佛洛伊德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你把我的兴趣勾起来了。说下去。”

“佛洛伊德主张人和他的环境之间不断有一种紧张关系存在。这种紧张关系(也就是冲突)尤其存在于他的驱策力、需要和社会的要求之间。我们可以说佛洛伊德发现了人类的驱策力。这使得他成为十九世纪末明显的自然主义中一个很重要的代表人物。”

“所谓人类的驱策力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行动并不一定是据理的。人其实并不像十八世纪的理主义者所想的那么理。非理的冲动经常左右我们的思想、梦境和行动。这种不理的冲动可能是反映我们的基本需求。例如,人类的冲动就像婴儿的本能一样是一种基本的驱策力。”

“然后呢?”

“这并不是什么新发现,但佛洛伊德指出这些基本需求可能会被‘伪装’或‘升华’,并在我们无从察觉的情况下主宰我们的行动。他并且指出,婴儿也会有某种反应。但维也纳那些高尚的中产阶级人士极为排斥这个‘婴儿反应’的说法,佛洛伊德也因此成为一个很不受的人。”

“我一点也不惊讶。”

“我们称这种反应为‘维多利亚心态’,就是把每一件与有关的事视为忌的一种态度。佛洛伊德在从事心理治疗时发现婴儿也会有反应,因此他的说法是有实验据的。他也发现有许多形式的神失调或心理失调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冲突。后来他逐渐发展出一种我们称之为‘灵魂溯源学’的治疗方式。”

“什么叫灵魂溯源学?”

“考古学家借着挖掘古老的历史文物以找寻远古时代的遗迹。首先他可能会找到一把十八世纪的刀子。再往地下更深处挖掘时,他可能会发现一把十四世纪的梳子,再向下挖时,可能又会找到一个第五世纪的瓮。”

“然后呢?”

“同样的,神分析学家在病人的配合下,可以在病人的心灵深处挖掘,并找出那些造成病人心理失调的经验。因为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我们都会把所有经验的记忆储藏在内心深处。”

“喔,我懂了。”

神分析医师也许可以追溯病人以往的一个不幸经验。这个经验虽然被病人抑多年,但仍然埋藏在他的内心,咬啮着他的身心。医师可以使病人再度意识到这个‘伤痛经验’,让他或她可以‘解决它’,心病自然就可以痊愈。”

“听起来很有道理。”

“可是我讲得大快了。我们还是先看看佛洛伊德如何形容人的心灵吧。你有没有看过刚出生的婴儿?”

“我有一个一岁大的表弟。”

“当我们刚来到这世界时,我们会用一种直接而毫不到羞的方式来足我们身体与心灵的需求。如果我们没有喝或了,我们就会大哭。我们也会直接表达我们对身体上的接触或温暖拥抱的需求。佛洛伊德称我们这种‘快乐原则’为‘本我’。我们在还是婴儿时,几乎就只有一个‘本我’。”

“然后呢?”

“我们带着我们内心的这个‘本我’或‘快乐原则’长大成人,度过一生。但逐渐地我们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需求以适应环境;我们学到如何调整这个‘快乐原则’以迁就‘现实原则’。用佛洛伊德的术语来说,我们发展出了一个具有这种调节功能的‘自我’。这时,即使我们想要或需要某个东西,我们也不能躺下来一直哭到我们得到那件东西为止。”

“当然罗。”

“我们可能会很想要某样外界无法接受的东西,因此我们会抑我们的望。这表示我们努力要赶走这个望,并且将它忘记。”

“喔。”

“然而,佛洛伊德还提出人类心灵中的第三因素。从婴儿时期起,我们就不断面对我们的父母和社会的道德要求。当我们做错事时,我们的父母会说:‘不要那样!’或‘别调皮了,这样不好’!即使长大成人以后,我们在脑海中仍可以听到这类道德要求和价值判断的回声。似乎这世界的道德规范已经进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佛洛伊德称这部分为‘超我’。”

“是否就是良心呢?”

“良心是‘超我’的一部分。但佛洛伊德指出,当我们有一些‘坏的’或‘不恰当’的望,如情或的念头时,这个‘超我’会告诉我们。而就像我说过的,佛洛伊德宣称这些‘不恰当’的望已经在我们童年的初期就出现过了。”

“怎么会呢?”

“我们现在知道婴儿喜抚摸他们的器官。我们在沙滩上经常可以看到这个现象。在佛洛伊德那个时代,两三岁的婴儿如果这样做,马上就会被父母打一下手,这时也许妈妈还会说:‘调皮!’或‘不要这样’!或‘把你的手放在单上’!”

“多病态呀!”

“我们因此对每一件与器官有关的事情有了一种罪恶。由于这种罪恶一直停留在超我之中,因此许多人——佛洛伊德甚至认为是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对有一种罪恶。而据佛洛伊德的说法,望和需求事实上是人类天中很自然而且很重要的一部分。就这样,人的一生都充望与罪恶之间的冲突。”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