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道:“你们梁国人也忒是小气,饮宴就准备这点酒,两碗不到就没了,真是没意思。”殿中许多大臣脸便不好看起来,倒是太子神平静。他瞧一眼坐在上首的父皇,而后便对人吩咐道:“去取几坛酒来,每个使节都备上两坛。”人退下,很快便重新抬了酒来,比水桶还大的酒坛,再是酒桶两坛也够喝了。

先前挑事的大汉撇撇嘴,自顾自拎起一坛拍开封泥便仰头痛饮,酒水落了襟,犷豪野不见风仪。乍一眼看去,还当是到了哪家街头酒肆,全没了宴该有的体统。

梁国的大臣们越发不了,陆启沛听到许多人嘀咕着“蛮夷无礼”云云。

荣国的正使却并不阻止,见大汉喝完又跳出了席位,挥挥手冲着一众舞姬道:“走走走,这软绵绵的歌舞有甚好看?不如让我表演来给大家看看。”北地条件艰难,戎狄传统尚武,酒宴上也少见这些歌舞,倒是角抵颇为盛行。

大汉招呼同伴表演的也是角抵。若在荣国,这也并不算失礼,相反倒是为主人宴席添彩,是亲近友好的表示。然而两国关系并不融洽,大汉这一出头,显然就不仅仅是为宴席添彩了,众人从他神中,更多看到的却是明晃晃的挑衅。

有那年少气盛的,见到如此场面,险些气得拍案而起。

但皇帝始终未置一词,荣国正使见闹得差不多了,也将那大汉叫了回来。而后他起身,冲着上位的皇帝俯身一礼:“陛下勿怪。我荣国儿郎肆意惯了,有些受不了宴席冷清,这才助兴一二。”这话算是变相的指责了。皇帝掀起眼皮看他一眼:“客随主便,使者竟也不懂吗?”正使笑了笑,并不在这事上纠,或者说他本就是想引皇帝开口而已:“陛下见谅,是我等犷之人不懂歌舞。不过歌舞小道,也不打紧。只是几过去,陛下不见我等,也不曾回应国书,我等亦不知今宴席散后,何再能得见圣颜……恕在下冒犯,我国陛下还在等着我等回去呢。”这是要就国书上的条款讨个说法了,可在宴上这般说起,着实显得咄咄人——陆启沛看向对面的正使,他脸真挚,可她却在他脸上看不到结盟和谈的诚意。

不止陆启沛,殿中众人或多或少都觉到了违和。可如果不是为了和谈,这些使节跑这一趟又是为了什么?闲得慌,跑来梁国蹭吃蹭喝吗?!

许多人心里泛着嘀咕,包括皇帝都有些看不懂这套路了。

不过不管对方打着怎样的算盘,眼可见的亏却是不能吃的,皇帝当然不可能答应那些荒谬的结盟条件。他望向荣国使节,目光威严睥睨:“那般的国书,使者以为朕会答应?”正使不语,仍旧笑着,好似对皇帝话不置可否。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抑起来,最后还是太子开口打破了僵局:“使者应当明白,那般条件,我大梁是不可能答应的。且是你等主动前来,既要和谈,便不妨拿出些诚意来。”正使闻言正要说话,袍脚却被人扯了扯。他低头看去,就对上了小少年带着倔强的脸,黝黑的眼眸正一瞬不瞬的盯着他。正使无奈,又垂眸想了想,再开口便道:“荣国初立,尚需休养生息,我等自是带着诚意而来。只是国中众人,对梁国多有不服,国书条款便也不肯退让。”这话说来虽然不客气,但好歹算是说到了正题,众人也不由得稍稍郑重。

接着就听正使继续道:“我为使者,带着这样的国书前来,也是为难。不如这样,陛下若是容许,两国不如比上几场,若是梁国更胜一筹,我等自是无话可说。”此言一出,殿中顿时议论纷纷,多是斥责蛮夷不自量力的。

趁着热闹又凑到陆启沛耳边,问道:“阿沛觉得,这些荣国人又在打什么算盘?”陆启沛只觉一股热气上耳廓,让她不自觉往后缩了缩,而后才答道:“不知。可说什么比试,我只觉得这些荣国人好是儿戏。”说完话便到一股视线投来,她循迹看去,便对上了异族少年带着挑衅的目光。

第49章他是为我而来在对上谢弘毅挑衅目光的那一刻,陆启沛便生出了一种觉——这人是冲着自己来的,包括所谓的比试,恐怕也是冲着自己来的。

不是陆启沛自我觉太好,自视太高,而是少年的情绪几乎不加隐藏。他对自己似乎有着的敌意与挑衅,但真要论起来,却又不似陆启成那般,全是昭然的恶意。

很复杂很陌生的情绪,陆启沛垂下眼眸,心中思量更甚。

殿中渐渐喧闹起来,原本正襟危坐的众人也开始与左右议论起了比试的事。

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个提议甚是儿戏,甚至怀疑荣国正使并没有资格改变国书上的条款。亦或者退让的尺度有限,是原本谈判就能得到的结果,本不用多此一举……

众人渐渐议论开来,虽然大多数人都觉得比试的提议不靠谱,但意外的却没多少人反对——许是被这些荣国人的无礼刺到了,也不知他们那儿来的优越咄咄人,当下不少人心里还真生出了与之比试,然后对方一头,让他们灰头土脸滚回荣国的心思。

因此在一阵议论声过后,便有人问到:“使者说要比试,不知比试什么?别又是角抵之类,我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