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0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师长,我明白了。”吴宇抬头看了看吴三桂清澈的眼神,仿佛又看到了当年地那个吴三桂,心中的畏惧烟消云散,取代的却是尊敬、护之情。
“至于我知道林丹是许立拦住,其实说穿了,只是我对喀尔喀这几部的骑兵有些了解罢了,若是仅靠这些心志不坚的蒙古骑兵,现在恐怕连尚可喜和明安还解决不了,如何能阻击林丹?必是许立率人先击杀了尚可喜和明安,再率喀尔喀各部骑兵布阵阻击林赃去路。你放心,许立的这些功劳到时我一样也忘不了。”这时被困中央的林丹已等得不耐烦了,拍马来到距吴三桂不远处,高喝道:“吴三桂吴将军可在,林丹有话要问!”吴三桂到来后,围而不攻,让林丹吃不准吴三桂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自己率来的八万大军到此时已只剩下自己身边的几百人而已,就算自己将来不想报仇,想来吴三桂也必不会放自己这个心腹大患离开。可辽东军偏偏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是杀是放倒是给句话,如此等待才是最折磨人的。吴三桂闻言一笑,对吴宇道:“看来咱们远道来的客人已经等不及了,走,陪我再去会会这位林丹可汗。”吴三桂和吴宇两人来到两军阵前,看到林丹孤身一人站在那里,虽知此时有无人陪伴已无用处,可还是为林丹敢只身前来问话的勇气佩服不已。
“林丹可汗,有何疑问尽管道来,我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听着吴三桂略显调笑的语气,林丹冷哼了一声,不过事到如今吴三桂别说是调笑,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骂娘,自己恐怕也是无可奈何。
“吴将军,今战败我无话可说,是杀是剐你给句痛快话,不要像个娘们似的藏着掖着。”吴三桂一听先是一愣,自己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说自己像个娘们,这话可是第一次听说,还真是新鲜。哈哈一笑道:“林丹可汗,眼下的形势你也清楚,我只问你一句话,降是不降?”未等林丹开口,吴三桂抢先道:“不急着回答我,你先想想你家中的
儿老小,再想想被俘的几万将士,还有你南蒙几百万百姓,考虑好了再回答我也不迟。”林丹本想痛快的回答吴三桂“宁死不降!”可吴三桂后面的话让他犹豫了,是啊,自己死了倒是痛快,可自己家中老小
儿怎么办?被俘的几万军卒怎么办?几百万无辜百姓怎么办?只要自己战败的消息传到西蒙和北蒙,他们若是不尽起大军来攻南蒙才是怪事。虽说天下的蒙古人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可这些年来三方战火不断,彼此之间的仇恨早已到了刻骨铬心的程度,若是族人被西蒙、南蒙俘获,必定被烙上奴隶的印记,这一生再也别想翻身,那可真是生不如死。
吴三桂的话不仅林丹听得清楚。其身后仅剩的几百蒙古军卒也听得明白,他们紧张地望向林丹,此时林丹的一句话不仅决定着自己的生死,更决定着南蒙几百万百姓将来的命运。林丹回头看了看几百名跟随了自己几年的亲卫,还有已经跟了自己二十几年的本,仅从众人的表情中便可以看出他们的想法。林丹痛苦地挣扎了半天,终于艰难地道:“我们投降!”不远处的
本虽为南蒙的智囊,平时足知多谋。可在听到吴三桂的话后。也是左右为难,他一方面希望林丹能放下往
地尊严,为了南蒙几百万百姓投靠辽东。可另一方面,在他心中又希望林丹能够宁死不降。保持往
的风骨,那才是不愧他跟随了几十年地可汗。所以在听林丹同意投降后。
本不
高声呼道:“可汗!”林丹一招手,道:“
本。你过来。”
本
脸泪水,拍马跑了上来,看着林丹。未等林丹开口,一边的吴三桂听到林丹终于投降,哈哈一笑道:“林丹你放心,你等既投靠我辽东,便我辽东一员,凭你们地本事,先当个副团长,待
后
悉了辽东军事,定会让你重率大军。从今以后南蒙百姓便也是我辽东百姓,在我辽东决不会出现种族歧视的问题,万事凭本事说话,只要你有真本事,我辽东绝对不会亏待了南蒙将士。”林丹闻言,面
冷静的点头,道:“好,既然吴将军开了口,我林丹自然信得过,希望吴将军能够善待我蒙古子民,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说完转头对
本道:“
本,你跟随我二十几年,四处征战,大小战功不计其数,若非有你的帮助,决不会有我林丹的今天。只是今
我终于还是败了,不过败在吴将军手中,我也是无话可说,从今以后你定要仔细辅佐吴将军,也许有朝一
,我蒙古各部终将在吴将军手中重新合并到一起,将我蒙古一族的声名再次传到世界各处,到时你定要善待蒙古百姓,切记切记。”
“可汗!你…你这是什么意思?”本听着这话觉得有些不对劲,怎么听着好像是在
待遗言似的。吴三桂等辽东众将也是听得眉头深皱。林丹仰天长啸道:“
本,你跟我这么多年,还不了解我吗?我林丹站着便是一座山,躺下也是一道岭,又岂会仰他人鼻息生存?今
既败,我又岂会苟活于世!”说罢拔出战刀,便要自尽。
本一听,哭道:“大汗,我
本跟在您身边二十几年,你若要去,又岂可丢下我等,便是死也要追寻大汗!”林丹一听怒道:“胡闹!我南蒙还有几百万百姓,若是你也随我去了,他们怎么办?我的家小还有战死的这些弟兄的父母
儿还要
给你,你又岂可轻寻短见?今
是我自私了,留你一人在这世上受罪,不过这也算是我林丹最后所求,你告诉我的几个孩子,我本是自尽而亡,不可仇视辽东,如有可能让他们也加入辽东军,在吴将军帐下,也许将来更胜我等。”说完转头向吴三桂道:“吴将军,今后南蒙的一切便
给你了,希望你能善待他们。”
“林丹,万万不可,你若是放不下他们,留着这有用之身岂不更好,你放心,你若不愿为我辽东效力,我便为你寻一处宅院,让你安享余生,如何?”吴三桂虽有此才之心,可更重要的却是这林丹在南蒙的威望极高,若是此时自尽,自己将来收复南蒙必会多费周折,所以也是极力劝说。
“吴将军不必多言,有本在南蒙,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反对声音,我是诚心将南蒙
给将军,希望今后我蒙古一族能在将军手中再次扬威世界。说起来,我真的十分羡慕将军,将军年纪轻轻便已有了这大片江山,我是万万不如,不过看到将军今
风采便如看到我年轻时的光景,若是也如将军一般年纪,今
我决不会轻言放弃!当年败于你父之手,初尝败绩,我又何时想过自尽?我也明白那怕就是跟在将军身后,想来用不了几年,我林丹成就必将在今
之上。”说到此处,林丹不
长叹了口气,道:“只是我已老了,血战杀场二十载也实在是有些累了,再也没有
力重新奋斗二十年。吴将军,你我
格相仿,想来你也能够理解我的心情,便恕我林丹偷些赖了,
后这南蒙的一切便都
付将军了!”林丹说完不顾
本的苦劝,终于横刀自刎。一代人杰林丹可汗纵横草原二十余载,终于因此次大败而自尽,命丧黄泉。吴三桂听了林丹的话,从心底理解这位少年登基,青年得志的可汗,要知此时这个时代普通百姓大多寿命不过五十而已,而林丹今年已经四十几岁,确实无法东山再起,可要让他看着自己苦心经营起的势力被旁人接管,又岂能坐视不理?又有许多部下对其忠心耿耿,就算他不想起事,恐怕到时也由不得他。而辽东偏偏又极其强大,无法力敌,一旦起事,只能是害了自己的这些部下。如此以来,林丹便只有自尽一途可走。林丹虽死,辽蒙大战至此也算划上了一个句号,可诸般善后事谊还等着众人处理。
“本,林丹可汗确是一代人杰,只是今
自尽却是有些不值,令人伤
。我派一团骑军保护你等带林丹可汗遗体反回汗山,好生安葬,同时也防备北蒙、西蒙得到消息,趁机来攻,你意下如何?”
本虽然因林丹去逝而悲痛
绝,可对吴三桂话中之意却是十分明了,说是派一团骑军护送自己,可实际上却是派人接收南蒙罢了。不过即有林丹临终遗言,辽东的强大军力也摆在那里,自己此战损失八万多将士。要知这八万军卒可是林丹的直属力量,一旦失去,林丹一系在南蒙再无实力震慑其他各部落,恐怕不等西蒙、北蒙来攻,内
便足以将南蒙彻底毁灭。
所以辽东军此时派人随其入蒙正合本之意,不过他也知道,请神容易,送神难。辽东军一旦进入南蒙。这南蒙今
以后便已不在存在,在这片土地上只有一个辽东。
本想及此处不
叹道:“多谢吴将军,不过还希望吴将军能多派些兵马,防备敌军来攻。以免南蒙落入旁人手中。”三桂听后大安,看来这个
本还算清醒。并不糊涂,只是自己手上兵马实在有限。仅有的三个骑兵团,既要寻找失踪的两位夫人,还要看押此战被俘的几万蒙古俘虏。这几万蒙古俘虏吴三桂决不会在此时让他们返回南蒙,不然他们若是再作起
来,自己可就更加头疼了,此时只能将他们押回辽东,待南蒙安定下来,再从中择其
壮编入骑兵团方可除其不安之心。
“你且宽心,我一团骑兵足抵其他各方势力十万兵马,可保南蒙无事。半月之后辽东步兵一团两万余人也将进入南蒙,到时南蒙便更加稳如磐石。加之南蒙尚有带甲之士几万之众,想来无人敢来讨野火,不然必让其惹火烧身。”本虽然还有些不放心,可既然吴三桂如此说了,他做为初降之人也不能再说什么,只好依令行事,随辽东骑兵二团一同返回汗山,处理林丹丧事。辽东军此战虽大获全胜,可损失也不小,消耗地粮草弹药便不必细算了,仅是阵亡军卒便有近两万人之多。不过阵亡的军卒绝大部分都是喀尔喀三部骑兵,原本两万六七千人的三部骑兵战后竟只剩下不到一万人,而辽东军此战三团骑兵阵亡军卒不过三千余人而已,
本不伤筋骨。当天夜里吴三桂连夜召集各团营以上将领大帐议事,对此战得失做了总结,并大赏有功人员。辽东此战损失甚小,收获颇丰,在场大小将领自然无不高兴。不过当吴三桂命人将许立带出后,现场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按辽东军令,战场上抗令不遵可是杀头的大罪,而辽东将领本就是亲如一家,自然是人人都替许立担心起来,生怕吴三桂一时
动,做出什么不可挽回的事来。
吴三桂在许立被带到营中时,面一沉,这更让众将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吴三桂见许立被带到,深锁眉头,一拍桌案,喝道:“许立,你可知罪?”许立为战友报了大仇,此生无憾,此时就算是被处以极刑也决不会后悔,闻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道:“末将知罪,末将不该违反军令,私自率人离开大营去找尚和喜和明安报仇。”
“好,你知罪便好,按军令战场抗命,你可知是什么罪行?”
“死罪!”许立高声答道。仿佛此时说得不是自己,而是在说旁人一般,回答时更是丝毫不曾犹豫。
“末将自知罪无可赦,只求师长能免去与我同去的那二百余人的罪过,他们俱是被我强令所致,所有罪行末将愿一力承担!”
“哼哼,你们倒是有情有义啊!”吴三桂冷笑抓起案上一本奏书扔到了许立面前,道:“你为他们开罪,他们却又上书说是因报仇心切,却又苦于无人指挥,才胁裹了你,同到战场上杀敌报仇,这上面可是有他们二百余人的亲笔签名,你说我到底应该相信谁?”许立一听冷汗都了下来,为死难地战友报仇,有自己一人来承担这抗令不遵地大罪也就是了,他们又来添什么
。别看许立平时放
不羁,可心中却明白,为上位者,最忌讳手下人私结
羽,自己手下这些弟兄虽也是为了自己着想,可实际上却不仅害了自己一人,更是害了他们自己。想及此处,许立心是暗自害怕,却不敢再说什么。其余众将眼看吴三桂正在盛怒当中,生怕他一时气愤真要了许立等一帮好汉的
命。其中吴宇最是后悔,若是当时自己态度再坚决些,看到许立私自出兵,马上派人将其押回原处,虽说后来也许无法斩杀尚可喜和明安,且有可能跑了林丹,可只要许立无事,这些人
后自然难逃辽东军的追杀。
第一百零四章因祸得福心中内疚的吴宇暗恨自己当时怎么那么容易被许立动,不但未曾劝阻反而赠
赠弹,更是助长了许立报仇的决心。此事自己也有责任,当然不能眼看着许立被斩,刚想上前自领罪责,却见一旁的祖泽远已抢先上前一步,吴宇只得暂时忍耐。祖泽远上前道:“师长,此次许立违反军令,末将也有领导不力之责,还望师长念在许立往
的功劳免其一死,准其戴罪立功!”祖泽远作为三团团长,许立是他手下,有事他这个团长自然要为其出头。况且祖泽远平时办事虽是一板一眼,可此次他的心中却不但不怪许立违军令,反而暗自称赞,虽说许立是违反了军令,可为了给战友报仇,一切情有可原。况且许立仅率二百余人便能于万余敌军中斩杀敌将,取其
命,这才是辽东军的人,这才是辽东的汉子。
待祖泽远说完,吴宇也上前道:“启禀师长,当时我看到许立私自出兵,未曾坚决制止,还赠送了一批支弹药,末将也算从犯之一。”其余众将见两团团长都上前为其讲情,并将部分责任揽到了自己头上,马上也都上来为许立求情。吴三桂见众人都上前为许立求情,足见辽东众将和睦,他可不似其他上位者那般无情,生怕有人造了自己的反,吴三桂有这个自信,自己手下的这些将领对自己的忠心
本不需担忧,那怕此时自己就是真的下令处决了许立,包括许立在内的所有人也不会对自己心生不
,产生背叛之念,只是暗自里
叹几句怕是免不了的。不过今
吴三桂本就没有想过要处决许立,许立如此将才。自己不能重用已是违背天意,更何况下令将其处死。此次当堂审问许立,只是要给他一个教训而已,违反军令一次两次也许有情可原,毕竟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将者自然应该
据当时形势作出正确判断,可若是许立此次违反军令尝到了甜头,
后上了瘾可就麻烦了。要是再有其他人学许立的样子。事情更加不可收拾。所以吴三桂今天只是想吓吓许立而已。让他长长记
。
看到许立已被吓得一身冷汗,就连其余众将也惊心不已,目地已经达到,以后应该再不会有人轻易违反军令。吴三桂这面一整,道:“既然众将都为其求情。念在许立以往功绩的份上,此次便饶一命。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来人,将许立拖下去重打二十军
,同时官降五级,以正军纪!其余跟随许立一同违反军纪者一律官降两级,以观后效。许立,你可心服?”许立一听,心中大喜,二十军
本算不了什么,官降五级便是从副团长降到排长,只要还能留在辽东军,至于当多大的官更是无所谓,虽然连累了二百多弟兄也官降两级,可与亲手杀了尚可喜、明安,为死难弟兄报了大仇相比,只要还能保住
命,其他都无足轻重。
“多谢师长,许立心服口服!”其余众将见保住了许立一条命,也是个个眉开眼笑,至于降职
本不是问题,不管许立将来到了谁的手下,只要多让其出战几次,以许立的本事,这官职不是如同像出了膛的炮弹一般,飞快的窜升上来。很快许立被重打了二十军
后又被带回营中,吴三桂特命人搬来软榻,让许立趴在上面继续开会。吴三桂看了看下面众将,才道:“有过便要罚,有功自然要赏。许立违反军已经处罚,可他在此战中先助吴宇歼灭齐赛延诺,后又助喀尔喀部大胜尚可喜、明安,并亲手斩杀此二人,为我辽东当年战死的几万弟兄报了大仇,最后又率人阻击了林丹,迫其自尽身亡,如此三件大功若是不赏必会寒辽东几十万将士地心。众将以为如何?”在坐地众将没想到吴三桂直到此时才提起许立这三件功劳,说实话,他们对许立仅率二百骑兵便能连立三件大功,心中也是服气得很。可师长刚才为何不提,直到打了军
,降了职后才提起此事,心中纳闷得很。只有吴宇想起了白天吴三桂的话,心中暗喜,看来师长这是要重用许立了,开始不提此事,恐怕是怕众将心中不服,不过此时许立违反军令一事已经处罚过了,而且处罚的结果还是众将为其争取的,如此再提及其立功一事,不论如何奖赏众将都不能再说什么。
“师长,许立连立三功,若不奖赏确实会让下面众将士心中不服,末将以为,确实应该重赏!”吴三桂点点头道:“嗯,吴宇那你说说许立这三件军功按咱们辽东军功法应该如何奖赏!”吴宇对辽东军功法知之甚详,忙道:“启禀师长,现在许立只是排长,这三件军功中任何一件都足以让其连升三级,官至副营长。再按其副营长之职算起,一件军功又可使其官进两级,便是副团长,最后一件功劳尚可使其再升一级,便是团长。”其余众将一听,大吃一惊,刚才连降五级,已是一名排长地许立,眨眼间竟可积功升至团长,比原来的副团长还升了一级,不过这一切确实都是按照军功法来计算地,不曾违反任何规定。
“众将可有异议?”吴三桂稍待片刻,见无人站出反对,才道:“那好,许立听令,你因连立三功,官升六级,你从今以后便是团长一职。同时跟随你出战的二百军卒也因此次出战有功,每人官进三级。”许立已被这一连串地变故唬得完全傻掉了,直到一边有人连扯其衣襟才将其惊醒,忙道:“许立谢师长提拔之恩!”没想到自己违反军令私自出兵,不但为弟兄们报了大仇,竟然还官升一级,只是挨了那二十军让他有些不舒服。
吴三桂看着许立有些呆傻的表情,暗自发笑,不过却又抛出一枚重磅炸弹,道:“如今我辽东经过几年征,领土已达近千万平方公里,境内有百姓千余万人,特别是这次又大胜南蒙,很快便要派军入驻南蒙,如此一来,现有军卒守成尚可,可进攻略显不足。因此我决定再次对辽东骑兵进行扩军,同时对步兵、海军进行调整。”重磅炸弹一经抛出,立即伤敌无数,只见下面众将一听都呆在那里,特别是许立原本便有些发傻,一听到扩军消息,惊得一张嘴足可下一枚鹅蛋。过了片刻,众人才反应过来,心中更加着急,自己先前竟未听到一点风声,不过扩军总是好事,一旦扩军自己的军职也必将随之升迁,顿时人人
抬头,注视着吴三桂,等待着吴三桂的命令。吴三桂见众将已缓过神来,才将此次扩军计划一一道。此次改革,辽东军正式升级为军,吴三桂亲任军长,吴宇、祖大寿、吴徽俱为副军长,同时三人分兼骑、步、海三师师长。其中骑兵改革最大,在原有三团基础上扩编至六个团,即一个骑兵师和一个亲卫团。原有骑兵一团
部分军卒充实到现有亲卫营当中,组建亲卫团,由原一团副团长吴洪任团长,原亲卫营营长吴习及副营长吴苟担任。吴洪是当年跟随吴襄的老部下,吴习、吴苟俱是从小跟随吴三桂一起长大的家中陪读,忠心方面自然不用担心,足可保证吴三桂的安全。骑兵师下辖五个团,吴宇担任骑兵师师长并任骑兵一团团长,副团长为吴初和巴岳特部首领特巴尔。有吴宇和吴初镇着,也不怕特巴尔敢有二心。祖泽远任副师长。兼二团团长,副团长由多尔衮和李恩东担任。这几年多尔衮在辽东军中表现也算中规中矩,吴三桂相信,只要自己还在一天,多尔衮就决不敢有异心。而李恩东是冰凌学院毕业的学生,原为骑兵二团四营营长,对辽东
情深厚,忠心耿耿。
许立任副师长。兼任三团团长。副团长为张晃和齐布什部首领腾特沃杰,张晃原为放立手下副营长,此次也跟随许立一同出兵。因为许立这个团长现在还只是有名无实,手下尚没有军卒可用。所以吴三桂特将此次随其出征的这二百余人全调到许立手下,做为基干。负责组建骑兵三团。至于腾特沃杰早被许立的英勇擅战和狠辣地手段所惊,在许立手下决不敢玩出什么花样。
骑兵四团团长由许有利担任。副团长为吴相和李安。其中吴相原为吴三桂亲卫营副营长,李安则是骑兵一团四营营长,对吴三桂都是忠心之极。骑兵五团团长为阿桑,副团长分为吴教和侉尔侉部首领杰尕格。阿桑为吴三桂岳父,吴教原也是吴三桂身边亲卫营一名连长,两人联手足可控制杰尕格。因为骑兵从原本的三团一下扩编到六个团,兵源严重不足,所以眼下各团除吴三桂的亲卫团和吴宇的骑兵一团是由原来的骑兵一团二团改编而来的,还保持着强大的战斗力外,其余各团只是有建制,却无军卒,暂时还不能形成战斗力。而步军和海军除升级为师外,基本编制并未做巨大调整。
其中步兵师长由祖大寿担任,副师长为何可刚和吴三辅。海军由吴徽任师长,副师长为祖泽沛和吴之担任。大会结束后,在坐众将自然是人人喜,众人最少也升了一级,其中许立更是先从人间坠入地狱,连降了五级,成了一个小排长,随后竟又直接升入天堂,连升了七级,成了副师长,让众人羡慕不已,纷纷上前祝贺。许立也忘了身上的伤痛,只知裂嘴傻笑。与许立差不多地还有喀尔喀部三部首领,虽然此战损失惨重,可毕竟如今也是辽东骑兵地副团长,手下直接管着一营三千余名辽东军,更可装备上令他早已眼红的各种火器。吴三桂的命令连夜派人送回辽东,步兵、海军也随之进行调整,同时还要准备好新组建的四支骑兵团地各种装备。大军休息了一夜后,第二
清晨便各奔东西。除吴宇所率的骑兵一团随
本远赴南蒙外,吴三桂率领着亲卫团留在此地,继续查找两位夫人地下落。其余四团则押着几万蒙古降卒和喀尔喀五部十几万族人返回辽东,进行整编,以求尽快将这些降军编入辽东军中,使四团形成斗力。被俘的蒙古大将桑噶尔也在此行当中,吴三桂虽然欣赏桑噶尔,可也明白桑噶尔这种没有什么心机地莽汉决不会像
本一样识大局,轻易投靠辽东,如果放他回南蒙,恐怕用不了几天功夫便会拉起一支反抗军,与辽东作对,所以还是带回辽东,待有空时再慢慢调教。
在返回辽东的大军中,许立趴在一辆马车上,仿佛还在梦中一般,没想到不过一夜功夫,自己已不在是待罪之身,而是摇身一变成了骑兵师的副师长,兼任第三团团长,他就算做梦恐怕也会笑出声来。不到三天功夫,辽东军大胜南蒙之事便已随着寒风传遍草原。草原各部在惊叹辽东强大的同时,也都知道林丹的时代已经彻底结束,他们将来辽东的时代,或者说是吴三桂的时代。他们各自为自己的将来做起打算。特别是原本归南蒙所统制的中小部落,更是积极奔走,如今林丹已经自尽自亡,南蒙尽投辽东,自己若再想在这片草原上生存,势必要看辽东眼
行事。可辽东不比林丹,林丹虽然名义上统制着南蒙,但各部落的自由程度还是十分高的,除非如辽东、西蒙、北蒙等势力大举进攻,危及南蒙安全,否则各部从来都是自行其事,不然林丹此行也不会只有几万兵马。可一旦辽东统一了南蒙,一切必然发生改变,远的有科尔沁部,近的有喀尔喀五部为例,所有投靠辽东的蒙古各部落,都会被彻底融入辽东当中,辽东有着决对的实力,断不会允许有林丹时代那种不听命令,游离在自己
控以外的势力存在。蒙古各部落虽然向往自由,可投向辽东好像也并无不妥,除了自由受些限制外,辽东的强大、繁荣、富裕也是他们所向往的。只看投靠了辽东的各势力,现在已不需要看天吃饭,一旦遇有大灾大难,有了辽东这个后援,再不会发生饿死族人的事,仅此一事就让他们羡慕不已。而且从这次辽东军为死难的科尔沁部族人远征喀尔喀部,又为尚可喜和明安两人而与林丹开战来看,辽东这种有仇必报,只争朝夕的架势,恐怕没有人敢轻易招惹辽东,投靠了辽东则意味着安全,与辽东为敌则要做好接受雷定一击的准备,相信许多人都会作出正确的判断。
许多小部落为了争取到更好的发展时机,特别是那些原本就与辽东好的部落在得知辽东大胜的消息后,连夜便派人就近前往辽东或是来寻吴三桂,表示自己臣服之心,愿意彻底归入辽东。吴三桂虽然心念两位夫人的安危,可对些前来拜访的各部落首领或是信使也不能过于冷落,只能是强颜
笑,一一接见。没想到,就是在这些前来拜访的人当中,终于有人给他带来的盼望已久的好消息。如今吴三桂找寻两位夫人,誓要铲除吉赛的消息在草源上早已尽人皆知,吴三桂甚至提出了天价悬赏。只要有吉赛此时的行踪,便可得千两黄金,若是能将吉赛擒来,不论生死,一律酬谢黄金万两。而且各部首领也都知道如能提供有用线索,必将得到辽东地好
,所以此时整个草原上吉赛已成为众人眼中的黄金矿、升官路。而今
来见三桂的奈曼部落原本只是一个人口不过万,族中勇士不过三千之众的小部落。两
前吉赛曾率他的一万铁骑路过奈曼部落。在奈曼部落休整了一夜。奈曼部落首领拉克申当时还不知吉赛为何而来,却因自身实力过弱,不敢怠慢,盛宴款待。亲自作陪。在席上,吉赛却因情绪不佳喝多了酒。
最后醉倒在地。当时拉克申虽然也听说了辽东军正在追查吉赛,还没想过要将吉赛的下落告诉辽东。他本与辽东没什么情。又怕暗下告密而得罪了吉赛,更怕将来林丹找自己算帐,要知奈曼全部不过只有万余族人,不管是谁都有实力将他们一举
平。不过当辽东一举击败了林丹,已成为草原新霸主的消息传到奈曼时,年轻的拉克申心思活跃,知道此时再不上前讨好,将来若是辽东知道自己知情不报,自己今后再想在草原上生活恐怕就难了。所以奈曼部落首领拉克申亲自来见吴三桂,将情况一一禀明。吴三桂一听,忙追问道:“那你可知我两位夫人地下落?吉赛现在又去往何处?”拉克申回道:“吉赛在席上曾提起,他正是一路追着大人地两位夫人才路过我们部落的。而且据小人所见,他所率近万兵马中有近百人身负重伤,尚有些轻伤之人,只是我却未曾遇到大人的夫人,第二
一早,吉赛率军又向西行去。随军的几十名重伤之人正在小人族中养伤,小人已命人将其严加看管,大人到小人族中一问便知。”吴三桂听后不
皱起眉头,既然吉赛所率大军有所死伤,必是曾与保护两位夫人地骑兵连
过手,不知那一连骑兵伤亡如何,两位夫人是否安全。
一边的亲卫团团长吴洪看吴三桂紧锁眉头,劝道:“大人,只要有了消息就是好事,如拉克申所讲,看来吉赛尚未追到两位夫人,只要咱们快些赶到奈曼部,将那几名吉赛手下重伤员审问一番,定可找到线索,就算一时找不到两位夫人,只要找到吉赛,将其消灭,也可保两位夫人无忧。”吴三桂听后稍稍放宽了心,命道:“马上传令下去,命探马立即向奈曼部落西方探明情况,全军马上集结,两刻钟后出发。”吴洪得令而去。吴三桂这才转头向拉克申道:“此次真是多谢族长了,吴某定不失言,只要见到扎鲁特部地伤兵,千两黄金立即送上。不过还要麻烦族长为我们带路,追击吉赛,不知族长意下如何?”拉克申今即然来见吴三桂,当然是有心投靠,闻言忙道:“小人岂敢领将军之赏,小人是真心投靠将军,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两刻钟后,吴洪已整军完毕,两万余辽东军骑着战马,站在草原之上,鸦雀无声。跟随吴三桂一同出来的拉克申被眼前这两万余名辽东铁骑惊得目瞪口呆。他虽早听说辽东军火器强大,可没想到辽东军训练也如此有素,两万余人仅两刻钟便已全部集结完毕,就算自己族中那三千勇士想要集合起来,没有半个时辰
本不可能,看来辽东军盛名之下确有过人之处,自己此次投靠辽东是对了。吴三桂亲率两万大军,在拉克申地带领下向西而行。探马也不断将情况传回。此次辽东探马再不象往
一般,只能凭着自身能力探路,自从辽东军大胜林丹之后,辽东探马所到之处,各部落全都热情相待,不管他们问什么,这些人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可能的为辽东军提供帮助。而吴三桂率大军一路行来,更是受到了热情款待,沿途所遇各部落首领亲自
接,为两万大军送上了热水热饭。只是吴三桂心念两位夫人安危,无瑕多做停留,顶多客气几句,若非用饭时间,大军决不停歇,
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中午时分赶到了奈曼一族营地。未等大军安顿下来,吴三桂便马上命人将吉赛留在此处的几名重伤员提到面前,详细审问他们追击两位夫人的过程。被留在奈曼部落的几十名重伤员开始还比较顽强,可吴三桂心念两位夫人安危,
本没有功夫与他们扯皮,拔出战刀架在其中一人脖子上,喝道:“我再问你最后一遍,说是不说?”那人以为吴三桂不过是吓吓他,
本没在意,可没想到,吴三桂竟连眼也没眨,一刀斩下,要了他的小命。之后踏着那人的鲜血,又将战刀架在了第二人颈间,同样的话,同样的结果,吴三桂
本没有再问第二遍,用手中战刀连续砍了七个之后,第八个扎鲁特伤兵看着
地的人头,再看看
脸鲜血的吴三桂已走到自己面前,未等吴三桂开口,已被吓得软成一团,忙道:“大…人,手下留情,小人愿招!”吴三桂怕此编些谎话来骗自己,一挥手,命人将其带下,抄录口供。剩下的二十余人眼见不招是死,招出来却有一线生机,再说已经有人招了供,自己硬扛着也是无济于事,所以剩下的这些人除去几人依旧宁死不屈做了枉死鬼外,其余人都被分别带了下去,详录口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