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有时,他忙得来不及卷了,只得将以前的一些旧作拿给对方。
那时韩宏却会告诫对方:“姑娘,你可以拿去唱,可千万别说是你自己作的,这与你的身分、心境、口气都不适合,勉强认了,对你有害无益。”这一类的作品,多半是韩宏言志之作,充了少年的豪情与才气,唱出来果然又是大受
赏。
因此,乐坊中,韩宏成了最受的客人。
他信步所至走到那一家,不但婆子鸨儿把他待如上宾。
当家最红的姑娘不管再忙,也会空过来陪著他,竭尽所能的唱给他听,舞给他看,然后由他指点一番。
最后临走时,他会取出早就写好的曲子,或是即座挥毫,立成新章,对方天喜地的收了去。
归还那个旧的诗囊时,里面必已了一两片金叶子。
照说,韩宏的子应该过得很好。
但他却时常闹穷,因为他的手头太散漫,而偏生就了一份好义心肠,很可能还没走回家,囊中这两片金叶子,就花掉了。
遇见贫苦无依的老弱孤寡,他要济助,遇见了远途来投靠未著,落京师的穷汉,他也会慷概解囊。
有些跟他一样来京赴考未第的寒士向他求告,他更是不小气。
在长安,韩宏渐渐也略为知名了。
在下层社会中,他不折不扣,是个受尊敬的豪士,但是在上层社会中,他却有著儇薄之名。
这一天。
他刚从一个名家中出来,脸红红的有了点酒意。
那是因为他心中忽而有了触,多喝了几杯后,写了一阙新曲子,那虽是充
了伤
,却是别饶意味的别离曲…
“昭君上悲琵琶,胡茄声动
山下;万里关山啼不住,从此香魂寄天涯…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还;为酬知己始轻命,生固不易死更难…
李陵马头声咽,双泪挥落使君前;自古伤心岂独我,仰头无语可问天…
力拔山兮气盖世,正是天绝项王时;三尺剑上美人血,千顷涛中英雄死;人生愁恨何能免,第一难堪是别离,闺上怨妇珠有泪;戍边远客夜无眠,呜呼此恨兮!恨绵绵…”他把江陵的别赋上,一些古来英雄美人的不幸遭遇,变成了哀歌,谱就了悲调,然后送给了那个叫哀娘的女。
哀娘生就一付小巧多怨的模样,情很脆弱,一唱歌就要掉眼泪,然而她也是以哭而著名,多少客人,千金
头,就是为博一哭。
韩宏早就答应为她写一阙新歌了,今天心血来,终于在她的香闺,藉著几杯酒,写下了这首哀歌。
他写一折,哀娘轻著哭一回。
写到终篇,她哭到终曲,伤心得倒在地上起不来。
然而哀娘的假母谢婆子却在心里直笑,她知道凭韩宏这一曲哀歌,将为自己赚进无数的财富。
所以,韩宏兴尽出门时,她在韩雄的兜儿里著实装了几片金叶子。
婆子当初也是乐户出身,自然识得好歹,韩大郎这一阕新辞,她在旁边听得都是心酸酸的,那还错得了吗?
韩宏有了钱,身不由主又向著清和坊走去,一连经过几个门口,都有人热络地招呼他,请他进去坐。
韩宏却推辞了,一脚走向巷尾,对著一扇淡绿的大门发呆。
这是清和坊中,唯一对韩大郎不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