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安禄山的近卫在长安市上神气不可一世,他们至此才算得到了证实,马行之际,他们遇到了一位唐朝的将军,现在当然是已经降了安禄山,仍然维持了大将军的职务,俨然新贵,在市上耀武扬威,而且还摆开了仪仗。

可是见到了他们之后,韩宏还在猜测是否会受到盘问。他虽然略事化装,只不过把脸涂黑了一点,仔细看了,仍然会被人认出来。

但他却是白心,仪仗队老远瞧见了他们,赶紧避过在一边,而那位将军更妙,居然下马来,也垂手站在一边,向他们行礼先请了大燕王的安,又向他们问候。

许俊在马上只点点头嗯了一声,韩宏则扬著头,连招呼都不打,就如此扬长而过。

直到双方去远了,韩宏才轻呼道:“这是何苦来,那位将军在以前也是统率龙卫的,御前侍卫见了他,只有向他问候请安的份,现在他仍然统率著龙卫,却倒过头来要向安禄山的近卫请安了。”许俊一笑道:“大哥!这没什么希奇的,因为皇帝不同了,从前他是皇帝身前的贴身红人,现在他只是在外城守大门,跟一条看门狗似的,而我们才是皇帝面前的人,他敢不恭敬吗?”韩宏道:“那也不需要如此卑恭屈膝呀!他的官阶比一名近卫不知高出多少。”

“大哥,不是这么算的,像皇帝身边的太监,什么官衔都没有,可是一二品大员,见到他们,谁敢不客气?”韩宏道:“这是那些官儿们自己没出息,我会在李侯寓所里见到了官里出来的太监,李侯问候圣安时,他们固然是抬著头答话,但请遇圣安后,他们垂手肃立回话,礼貌上一点都不敢有失。”许俊一笑道:“这是李侯本身有尊严,开国公李老公爷对大唐的功勋太大,皇帝对三原李家都搭不起架子来,那些太监自然也不敢放肆了。

在灵武,也只有侯大人对太子身边的那些人不假辞,其他的那些官儿,对那些近侍仍然是十分恭敬的。”韩宏道:“我想这还是本身的问题,只要我立朝无亏,用不著对他们如此的,我也绝对做不来这些。”许俊道:“是的,侯大人对这一点也极为反,他说内廷近侍之所以在以往跋扈骄纵,甚至于干扰朝政,就是一些官员对他们太过于放纵阿谀,他劝太子要励行新政,革新政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削弱内侍的权力。”韩宏道:“好!这是针对时弊的一个大革新,以前这些内侍闹得太不像话了,太子对这一个谏议作河反应呢?”

“太子当然是赞同了,事实上他自己当年也吃尽了那些小人的亏,他身为太子,有时竟然半年见不著一次皇帝。”韩宏道:“会有这种事?”许俊道:“的确有这种事。那些小人最可恶了,皇帝身体不舒服,太子去省视,他们因为跟太子不太愉快,故意推说皇帝服药后已经睡著了,太医嘱咐不能惊扰,把太子给挡驾在外,然后却又在皇帝面前进谗,说太子在东府中宴享乐,而不来视疾。”韩宏道:“这批狗头太可恶了,皇帝信了吗?”许俊道:“皇帝起先是不信的。可是当不起这个说,那个说,居然就信了,于是以后病好了,太子来进省时,皇帝也下口诏挡住了,说叫太子回去请客重要,不必再来中耽误享乐。”韩宏棚一叹道:“这皇帝未免气量也太窄了,对自己的儿子,那怕真有此事,也不该赌那种气呀!”许俊道:“可不是。而且太子天仁孝,明知皇帝对自己有了误会,却不敢辩驳,只有含泪领命而去。”

“这是为什么?该想法子辩个明白的呀!”许俊道:“太子知道皇帝是受了蒙蔽,若是去辩明了,岂不是有损皇帝的英明?而且皇帝连骨至亲都无法信任了解,岂不是闹笑话?”韩宏道:“那顾虑是不错,但是如此一来,岂不是会更引起皇帝的误解吗?”许俊笑道:“太子虽然不加辩解,但是他却会在旁敲侧击的地方设法的,尤其是有侯大人为他居间参赞,当然不会叫他常受冤屈的。”

“不错,有司马大人为太子策划,当然不会让太子吃这闷亏的,可是侯大人又是如何为之缓颊分解呢?”许俊道:“侯大人知道这类家务事一定不能由廷臣直接进言了,皇帝除非有意改诏废储另立,否则也不会跟大臣商量这些事情的,倒不如走贵妃的路线,托她进言的好,于是就要太子去私访秦国夫人与虢国夫人,先说通了,由她们进去见贵妃。”韩宏道:“杨国忠不是跟太子素来不和的吗?怎么会让自己的妹妹去帮太子解释呢?”许俊道:“杨国忠虽胡闹误国,但是那两位国夫人却比他识大体,最主要的是她们看得远,皇上只有这么一位太子,而且外有许多功臣国公拥戴,大宝迟早要给太子的,为将来的长久富贵计,也不该开罪太子,所以她们姐妹俩立刻进了官,说动了贵妃。”

“贵妃怎么样?”

“贵妃对这件事也很重视,立刻把两个姐妹留了下来,设宴请皇帝来吃酒,皇帝对这两个小姨子一向很喜,听说三姐妹陪他喝酒,当然很高兴,等他有了三四分酒意,最高兴之际,两位国夫人才婉转地说出太子的冤屈,而且贵妃也在旁边打边鼓,说皇帝生病时,太子不但天天来探病,而且也到自己这边来请安,因为被那些内侍所阻,所以每天都在自己这儿打听皇帝的病情。”韩宏道:“贵妃对太子倒是很支持的了。”许俊道:“是的。贵妃也和那两位国夫人一样想法。”许俊忽又低了声首道:“大哥,小弟听同僚说起,贵妃在未曾入侍皇帝前,跟太子也有过一段情,所以她对太子,一直是很照顾的。”韩宏也在民间听过此一传说,乃轻叹一声道:“李家天子风是遗传的,从太宗皇帝开始纳进武则天,父子同宠一女倒也不算是新鲜事了,还好他们在闱生活上虽然略加荒唐,在处理国事时,倒还算英明…”臣下批评君上,涉及官闱,是大不敬罪,要不是际此世,他们也不敢如此公开在闹市中直言的,好在他们此刻身穿胡服,且是大燕王近卫的身份,即使批评大唐皇帝几句,也不怕人听见。

许俊笑笑道:“反正那一次皇帝总算明白了是几个内侍在捣鬼,龙颜大怒,一下子杀了好几个身边的重要近侍,而且,听说这一次事件中,高力士还出了不少力,自从那天之后,高力士也升了内廷总监,成了皇帝身前的红人。”韩宏道:“这当然是道听途说的传言,而且还有内廷夺权的谋在内,内情不会如此简单,兄弟!你以后对这种事,听了放在肚里,却千万不可对人再转述。”许俊笑道:“大哥放心,小弟没这么鲁莽,这是在大哥面前才偶一谈谈,在别人面前,小弟绝不开口,侯大人也是因为小弟言行谨慎,才会一再地擢拔升迁,担任机密事务的传达的。”韩宏点点头道:“这就好,我也知道你是个靠得住的人,只因为我们是兄弟,我才对你要求多一点。”许俊动地道:“是!多谢大哥的教诲,小弟对大哥的擢拔举荐之恩,是永远不会忘记的?”韩宏忙道:“兄弟,别这么说,你我既是兄弟,本该互相照应的,而且,今后恐怕是你照料我的地方多了。”

“这怎么敢当呢?小弟在侯大人门下所以得受信任,完全是大哥举荐之故,而且侯大人巴巴地要小弟到长安来要大哥前往效力,主要是因为大哥的参赞策略高明之故,今后仍是大哥提携小弟之处为多。”兄弟两人一路低声谈著,已经穿过了城区,到了设关检查的地方,沿途他们已经遇到一些巡逻的胡兵,但由于他们身上那套服饰十分抢目,不但没人敢盘问他们,而且都是老远就避开他们,低头垂手行礼。

这使许俊更为充了信心,驰马直闯拓马的地方,连声大喝道:“开闸!开闸!不长眼的狗头,难道你们没看见老爷来了吗?”一名军官忙过来了问道:“什么事?二位是要出去?”许俊沉下脸道:“不是出去难道还是进来不成!”那军官陪笑道:“是!是!官爷别生气,卑职是为了职责所在,才特别问详细一点!因为外面虽是我们的地界,却没有派军驻守,那些唐人坏得很,大军到临时,他们是恭顺得很,大军一过境,他们立刻就变了嘴脸,我军弟兄落了单,经常受到他们的暗袭…”许俊冷笑道:“这都是你们会辨事,才挑得爷们这份好差事!”那军官忙道:“二位是出去公干?”许俊怒道:“不是公干难道还是私干不成?大燕王就是听说有弟兄在郊外受到暴民的袭击,才著令爷们出去调查一下,看看是那个王八蛋吃了狼心豹子胆!”那军官道:“就是二位出去?”

“怎么了?难道还嫌太多了?”

“不!不!卑职只是怕二位的力量太单薄,那些暴民之中,有些是唐军逃亡落在民间的…”许俊一拍鞍边的大刀冷笑道:“爷们追随大燕王从范一路杀过来,不知宰了多少南蛮子,现在居然会怕几个逃兵,你快给我滚一边去!”他神气十足,那军官却也没有被唬倒,只是客气地道:“是!上差既是追随大燕王征讨的,必然是艺高胆大,请上差赐下令箭!”许俊一膛眼道:“你说什么?”

“令箭!史元帅亲下的谕,说任何人要通过,必须要有他的中军令箭!”许俊一听,内心焦急异常,他知道史元帅必然是指安禄山的都招讨大元帅史思明,此人是安禄山部下的勇将,统率著大燕一半的军马,十分跋扈。而且连安禄山都要让著他几分。

没想到此处已换了史思明的部属把守,看来自已这个大燕王的近卫也不管用了。

但是他若回头,将更为糟糕,因为安禄山的近卫也是不肯服人的,所以他率冷笑一声道:“爷们办任伺公务都是凭大燕王的一句口谕,从来也没领过什么令箭,难不成还要跑去向史思明去讨令不成!”那军官不也愠然道:“二位上差,怎么直呼史元帅的名讳!”许俊道:“爷们当了他的面也是如此叫他,你若是不信,把他叫来,爷们且叫给你听听看!”部军官肃然道:“这个卑职不敢,不管二位在大燕王面前有多得宠,但此处是史元帅辖区,以元帅的将令为上,二位没有通行令箭就无法放行。”许俊冷一声道:“好!大燕王的口谕居然没有史元帅的命令行得通了,行!你要令箭是不是?把这个带给史思明去。”说著刷的一声,对那军官的脸上就是一鞭,然后又是一鞭,卷著了横在路中间的拓马圆木,信手一拉一抖,竟把三百多斤重的拓马架子卷起抛开一边。

这一手神技震住了那些涌过来的胡军,许俊装著脸怒地道:“大哥!咱们走!回来再跟这狗头算帐,看史思明是否有种把咱们哥儿俩的鸟咬下来!”这一副腔调像煞安禄山属下亲兵家将的口吻,因为安禄山未叛之前,长安市上已有许多胡人,他们都是一些胡将的亲信,蛮横不讲理,许俊学得很像,何况又了一手,使得部些胡人都慑然不敢动,韩宏拍马前行。那挨打的军官却恼羞成怒喝道:“弓箭手!放箭他们下来!”刷的一声,两边草丛中站起两列弓箭手,每个人都是一面强弓,长筋新弦,比住了他们。

许俊倒是进退无据了,他自己拍马冲出去,尚可利用骑术,藏身马腹下突围,但韩宏却无法身了,当然,这时若是回头,就更为丢人了。也有更引起疑心了。

他只有装做到底,慢条斯理的除除驱马,中还冷笑道:“好王八羔子你倒真有种,跟爷们玩上这一手了,行!算你厉害,你叫他们放箭好了,只要爷们碰断了一,你看看史思明那小子会怎么奖赏你!爷们同标的哥儿会怎么地谢你。”韩宏一颗心,本已几从腔子里跳出来了,可是他看到许俊在后面那付从容的样子,也心知他是为了自己在硬著,心中又动又歉咎,不过他看到那些弓箭手的态度,心中不由得一动。

由于他经常还跟曹二虎等人接触,虽然是匿居城郊,但对长安市上的动静倒并不隔阂,而曹二虎那批混混儿,则终穿行市上,他们不理会谁当皇帝,仍然混他们的子,而且还特别起劲,因为变的时候,他们混水摸鱼的机会特别多,因而消息也特别灵通。

韩宏好像也听得长安城中的胡儿们也时有冲突,尤以安禄山的亲兵与史思明的亲兵冲突最多。

安禄山的亲兵对长安较,因为他们早先跟安禄山来过,那时犹是客居,虽然蛮横,毕竟还有点拘束,此番则已是征服考的姿态,重入长安,自然更不可一世了。

他们凶蛮,但是长安市上的生意人更为聪明,豺狼当道,霸王生意实在难做,而安禄山又不准歇业,尤其是茶楼、酒馆以及布匹绸缎、珠宝古玩等业,为了点辍升平,亏本也得继续营业下去。

开门做生意,本来是不大会亏本的,但登门的顾客若是不付钱的多,那可就非倒闭不可了,这些生太息人灵机一动,想到与其应付一群狼,不如养肥一头虎。

因此,他们就凭著一些旧的关系,跟那些亲兵们搭上了线,店中营业算他的乾股,只求他们出出力做后盾,叫其他那些买东西的人付帐。

本来,这些胡儿们不过是强吃白喝,强买一点小东西而已,安禄山做了皇帝,对老百姓多少也要照顾一点,对所属的部下也命令不得扰民,问题是这命令没人来执行而已,这下子安禄山的亲兵自己也当了老板,坐在家中就有白花花的银子,黄澄澄的金片进帐,何乐而不为?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