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地窟历险飞蛾投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个人已经被我制住了,六爷,快请过来,我伤得太重。”对面寂然片刻,似在思索,好一会儿才:“蔡福,熬着点。我这就来。”接着,是一阵悉索轻响,却未见有人现身。

“余坤”虽然凝聚目力张望,无奈那人藏身处正在甬道转弯的地方,视线被石壁隔阻,看不真切,于是,息着又道:“六…六爷请快些…”对面应道:“蔡福别慌,我来了!”话落,一缕黑影突然从壁后闪出,飞一般掠了过来。

“余坤”大喜,低笑道:“朋友,你上当啦!’’身形半蹲,长剑疾扫而出。

他竟生擒活捉,并不想伤那人命,是以出剑舍上取下,有心避开要害。

谁知剑锋过处,虚而不实,刃飘落的,只是一片衣角,那黑影直飞到甬道底“噗”地一声撞在石壁上,原来仅是一件黑外衣,其中包着了一块石头而已。

“伞坤”骇然一惊,才知道上当的竟是自己,急忙收剑回护回护全身,扭头看时,那人已经飞步疾奔而去。

他未逞多想,振腕一抖,长剑已而去,轻声喝道:“朋友,你还走得了吗?”剑芒掠过黑暗的通顺,只听那人-声闷哼,颓然倒地。

“余坤”近几步,-一扬手,晃燃了火摺子。

火光乍见,蓦闻一声。

“打!”紧接着,破空连响,大蓬牛飞针,突向火光处疾过来。

“余坤”全未料到那人还有余力反噬,一时间,倒了个手忙脚,皆因甬道狭窄,那人又是用“天花雨”手法施为,令人不易趋避,而己明彼暗,目力受制,更增加应变的困难!

仓促之下,只好将火摺子面掷出,一提真气,身子平空而起,用了一式“驾鹤凌虚”背脊紧贴在石壁顶端。

飞针像雨点般由身下卷过,几乎擦到“余坤”鼻尖,真是毫厘之差,险而又险。

等到飞针过尽“余坤”身形飘落,藉火摺子上余光,再看时,那人竟然失去了踪影。

甬道尽头是另一座石梯,梯下有一滩血渍。显然“余坤”掷剑出手时,那人正攀登梯,恰好避开了要害,故能强忍剑伤,打出大把牛针,趁机逃出甬道。

“余坤’’仰面打量石梯顶端,见出口暗门已经封闭,心里不犹豫起来,暗忖道:那人负伤带剑逃,必然已将变故传扬出去,假如后园之人与尤宁果真是一路的,自己形迹已二说不得,只好放手一拼了,如果他们不是一路的,这条秘密南道却从何而来?那蔡福又怎么会与“余坤”相识.自己硬闯出去,是否太过鲁莽了些?

正迟疑间,甬道内忽然传来一阵极轻微的“嘶嘶”声音。鼻中更嗅到一股异样香味,神志顿晕眩。.-“余坤’’情知不妙,急忙再度晃燃火摺子,不觉骇然犬惊,原来甬道壁角,正有一缕缕淡黄的烟雾溢出,不用猜,那准是“香”

“余坤”深纳一口真气,随即闭住呼,一长身,窜上石梯,匆匆运目搜寻,见石梯旁有块微凸的活动主石,连忙挥掌拍去。

谁知一连拍打了三四掌,那方石虽然应掌伸缩,暗门却纹风不动。

这进,那味带幽香的淡黄烟雾,已经在甬道中弥漫开来,而“嘶嘶”声音犹未停止,火摺子闪了两闪,忽然无风自灭。

“余坤”情急,顿萌退意,忙又转身穿越甬道和“香”奔回到假山人口处。

然而,一切都太晚了,人口暗门机关也同样失去了作用。

两端暗门都被拴紧,甬道又密不通风“香”迅速充斥,成了个“香熏活人”在这种情形下,武功再高也是白“高”了。

“余坤’’被困在后园甬道,黄石生恰好又补上了“缺”两人一隐一现“走马换灯”竟然天衣无,丝毫未破绽。

与此同时“关洛第一楼”后院内,应氏兄弟却在互斗心机。

自从“节孝坊”败兴而归,应氏昆仲便显得有些神思恍惚,各在肚里藏着腹心事,一直哑吃闷睡,难得说句话。

但“吃”得即不多“睡”也没睡,不过是碍于应伯伦和一剑堡主易君侠等尊长在座,午晚两餐,到饭桌上去应个卯,低头扒完小半碗饭,就回房躺倒在上,望着屋顶发呆。

哥儿俩口虽不言,心里想的却是同一件事,同一个人-一那就是“节孝坊”巨宅门前邂逅的冉肖莲。

说不出为什么?只那么匆匆一面,冉肖莲的影子,已深深印在哥儿俩脑中,无论“寝”与“食”无论他们是望着“屋顶”或“饭碗”那些尘板或碗盘中,都浮着冉肖莲勾魂蚀骨的眼波,扯动着冉肖莲玲珑剔透的体,睁开眼,是她的笑靥,闭上眼,是她的娇容那些人遐思的峰峦,那些扣人心弦的笑嗔,竟是挥之不去,紧紧纠在他们心头。

晚饭后,哥儿俩闷闷不乐回到房中,各据一榻,默默想着心事,但谁也不愿把自己想的告诉对方。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