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什麼才是至誠,我靠,這簡直是千年以來都沒有的答案,他們居然問的出來?”

“無恥呀,無恥。我現在明白了,香江大學的排名為什麼比我們水木高了,就衝這無恥的作風,不高也得高呀。”

“咦,凡哥,你怎麼沒有反應,回個話呀。”拍了拍拿着報紙的黃一凡,李含問道。

“我在想,何為至誠。”

“不會吧,凡哥,這種問題你還想,這個世界除了聖人曾子或許可以解答,連亞聖都解答不了,你還想什麼想呀。這些傢伙擺明了就是故意為難你,或許是怕了你,讓你知難而退。”

“得,凡哥,這樣,我也寫一篇文章罵一下他們,就説他們太不要臉皮了。”

“李含,不要這麼動。”放下報紙,黃一凡在房間走了幾圈。

“這也不能怪香江學子,畢竟我之前也罵了他們,一説他們夜郎自大,二説他們jjyy,三我也有一些以‘大知’自稱,換位思考,的確很是讓他們討厭。”

“可是,凡哥你説的都是有理有據,他們憑什麼用這種無恥的問題來問你。”

“沒有什麼無不無恥,從邏輯上來講,這説得通的。”黃一凡倒是很看得清,回應道。

“好吧,凡哥,你心態好,那你想知道‘何為至誠’了嗎?”

“不知道。”

“汗…”

“那不就得了,想什麼呀想,這種問題就像‘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一樣的讓人蛋疼,這是聖人做得事,而且聖人也不一定能夠想得出來,若是真被你想出來了,你就是聖人了。哪怕不是聖人,最少也是亞聖級別的存在。”

“其實,我很想告訴你,我就是聖人,你信嗎?”黃一凡認真的説道。

“信。”李含也認真的回答。

“其實我就是上帝,你信嗎?”隨後,李含鄙視了黃一凡一眼,“你繼續想吧,別將腦袋想破了,我走了。”説後,李含就此離開,留下黃一凡一個人思考這聖人才能思考的問題。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靠,不對。

不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是何為至誠。

差一些,黃一凡都被繞進‘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裏面不能自拔。

雖然,他也很想在未來有時間研究一下,到底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不過,連亞里士多德,孔子,莊子,老子,他們都不能解答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這個問題,顯然,這已經證明這個問題的難度高於何為至誠。

既然如此,還是先研究“至誠”吧。

何為至誠?

諸子百家各家有各家的觀點。

孔曰成仁,孟曰取義。

他告訴我們,孔子的中心思想便是仁,或者説儒家的中心思想便是仁。

除了儒家之外,諸子百家也有各自提倡的觀眾念。

墨家的非攻,兼愛,莊子的無為思想等等。

不過,儒家思想並不僅僅只有仁。

在“仁”當中,還有很多闡述解釋“仁”的經典。

曾子語錄當中,聖人曾子便提出“至誠”這一觀點,認為,誰若能做到至誠,誰就是聖人。

至誠,也是聖人曾子所代表的儒家最高境界。

何為至誠?

黃一凡獨自思索。

“誠”或許比較好解釋。

大學之道當中,就有關於誠的解釋。

誠是端正內心,不欺人,也不自欺,這便是誠。

但是,這僅僅只是“誠”的一個初淺境界。

至誠又是什麼?

什麼才是至誠?

開始黃一凡覺得,這一道題並不是特別難。

他覺得,以自己悉前世上下五千年文化,這個世界沒有任何問題可以難倒他。

哪怕就是難倒無數人的哲學,也不一定能將黃一凡難倒。

這也是為什麼黃一凡敢於挑戰水木所有學子,敢於挑戰所有香江學子。

只是,當真正思考“至誠”這一個理念的時候,卻是一些為難住了黃一凡。

何為至誠?

這個問題,連前世的孔子,也都沒有給出解答。

====ps:兄弟們,月票已衝上前10,大家幫小白創造了新的記錄。在此向大家謝,不過,兄弟們,這個月沒有完,28一天,29一天,30號一天。那一些大神,隨時都可能反撲。兄弟們,求再砸月票,我們一定要堅守住勝利的果實。大家與小白一起,堅守這個月的最後三天。這是第二更,還有,還有,還有…小白今天一天都會撲在碼字上,小白將拼盡全力,奪取勝利。(未完待續。)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