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回曹袁鏖兵戰官渡南關合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曹、袁紹二人陣前相見可謂分外眼紅。許褚等將簇擁曹
出馬陣前。曹
以馬鞭指袁紹道:“袁家四世三公,祖輩皆食漢祿忠心耿耿。如今本初作亂妄自稱帝,豈不愧對祖先?”袁紹道:“天下乃萬民之天下,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漢帝無德,不足以守社稷,故禪讓於袁公路,復又禪讓於我,有玉璽為證,怎是妄自稱帝?你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挾持先帝,罪惡彌天,更甚於董卓、李傕,還敢誣朕造反?”曹
道:“今
我奉大漢天子詔令討你!”袁紹道:“我奉衣帶詔討賊救先帝!”曹
聞聽袁紹也知衣帶詔,頓時想到是劉備投了袁紹,當時大怒,命許褚出馬鬥將。袁紹早就打定主意不與曹
鬥將,便命高覽領一萬強弩手步步推進陣前,一萬強弓手緊隨其後。
許褚綽號虎痴,可是人並不傻,知道自己再厲害也抵擋不住萬弩齊發,只能後退。曹令夏侯兄弟各引五千刀盾兵想要破袁紹弩陣,不料高覽先命弓手仰
。一時間萬箭齊發,箭如雨下。
夏侯惇、夏侯淵急忙命士卒用盾牌遮擋從天而落的箭雨,便在此時高覽又是一聲令下,前排一萬強弩手扣動弩機,弩箭平而出。頭上箭雨亂下還遮擋不及,面前弩矢又到,這讓曹軍如何抵擋?一時間中箭者不計其數,袁紹趁機驅兵掩殺,曹軍大敗。
南燁的千餘鋭跟着曹
打順風仗還行,若想力挽狂瀾幫曹
反敗為勝戰勝袁紹數十萬大軍還真不現實。除非南燁把這一千多人都豁出去,直衝袁紹本陣來個斬首行動。可是南燁又怎麼捨得讓自己的親信去為曹
拼命?他才沒那麼傻呢。於是跟着曹軍一同敗退,到了官渡方才下寨。
曹這一敗算是一夜回到解放前,之前斬顏良、誅文丑時攻佔的地盤又都還給了袁紹。若不是曹
的官渡大營結實,堪比一座城寨,恐怕也要被袁紹一舉奪去。如今曹
只能守在營中暫避鋒芒。
袁紹大軍近官渡下寨,往曹
營中進攻數次,皆被曹
守住。曹
這座大營用巨木環繞如同城牆,木柵欄外設有拒鹿角、鐵蒺藜。袁紹的騎兵衝不進去,弓箭也
不進去,若用步兵推進,曹
便士卒依寨而守,往外
箭殺傷袁紹人馬。
數次進攻失敗之後,袁紹便聚將商議對策道:“如今曹守營如同守城,我軍雖眾卻一時難以攻下,諸位愛卿可有良策?”郭圖道:“陛下何不用衝車、雲梯攻城之法破營?”逢紀道:“衝車、雲梯皆是破城之法,曹營既無城門可衝,又無城牆可讓士卒攀爬立足,便是雲梯架設又能如何?依我之見可在曹
寨前築起土山,土山之上再設樓櫓,令軍士立於樓櫓上往寨中放箭。
若棄寨而去,陛下得此隘口,許昌可破矣。”袁紹知道逢紀所説的樓櫓又叫樓車或井闌,也是一種攻城兵器。其主體是一個極高的木架,上設望樓可以藏兵,下設輪軸可以移動,士卒在望樓之中就可以高於城牆,居高臨下將箭矢
入城內。若按逢紀所言,先壘砌土山再設井闌,那就可以在很遠的距離之外將箭矢
入曹軍營寨,還讓曹軍無法還擊。
眾人聞聽逢紀之言都説是好計,袁紹也是大喜,遂在軍中選壯士卒挑土到曹
寨邊壘土成山。
曹在營內見袁紹士卒堆築土山雖然不明其意,可也知道袁紹沒安好心,幾次命人領兵衝出,想要破壞袁紹的工程,可是都被袁紹用弓弩手
回。
別人或許不知袁紹用意,南燁卻心知肚明。他也不費力氣去阻止袁紹築山,而是讓自己人馬從後營而出四處伐木,再運回營中。
曹聽説南燁四處籌集木料便來南燁營中問道:“法師命人伐木可是要防袁紹築山?”南燁點頭道:“正是如此!”曹
驚訝道:“如此説來,法師已然知曉袁紹是何用意?”南燁笑道:“這有何難,袁紹是想居高臨下往城中
箭。我
命人在寨中修建木屋,多造木盾以避之。不但可以防箭,還可得袁紹箭矢為己用,何樂而不為?”曹
恍然道:“若非法師所言,我還不知袁紹用意,如今可讓全軍皆用法師之策。”言罷便下令營中軍士也去伐木造盾。
待曹離去,郭嘉問道:“法師為何不早告知孟德有霹靂車可以破井闌?”南燁一笑道:“我若提前説了,孟德又怎會來向我求計?我又如何向孟德索要好處?”郭嘉忍不住笑道:“法師如此
明,此次便不帶我同來,也不會吃虧。”曹
、南燁在營中伐木準備,袁紹在營外不停挑土壘山,一時間兩軍竟然相安無事,各自忙着工程。十
之後,袁紹築成土山五十餘座,上立井闌分派弓弩手立於其上不停
箭入曹營。
南燁準備的早,麾下人馬又少,已經用木屋替換了帳篷,任由袁紹在山上箭,南燁全然不懼。反觀曹
士卒就沒那麼幸運了,十萬大軍的木屋可不是十
之內就能建好的,所以只建好了少量木屋可供將官躲避。其餘士卒就要頂着木盾防禦箭矢了。
袁紹在土山上望見曹軍在營中皆頂盾伏地而行,狀如烏龜,忍不住哈哈大笑。眾將士見狀也吶喊而笑,沒事做就賞曹軍一陣箭雨,戲稱曹軍為“雨中王八”曹經南燁提醒做了準備,所以袁紹這一招萬箭齊發給曹軍造成的傷亡不大。可是一連幾
被袁紹士卒連打帶罵,曹軍士氣可是下降不少,偏偏還被袁紹遠程壓制,無法還擊。於是曹
召集眾將問道:“諸公可有計策能破袁紹土山井闌?”荀彧、荀攸等謀士智力不低,可是卻無一人
通土木工程,原本該為曹
獻策的劉曄也早被南燁挖走了,所以眾人一籌莫展。忽然李儒開口道:“光華國師既然先知先覺,料到袁紹計策,説不定也有應對之法。丞相何不去向國師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