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南燁祝融統南中馬超興兵報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屯兵犍為郡的高沛、楊懷二將得了劉璋進兵的命令之後立刻兵行瀘水。南燁早探知二人兵到,屯兵瀘水南岸以據之。高沛、楊懷見南燁謹守河岸,不敢渡河,便紮營瀘水以北。兩軍隔河相望。
高沛與楊懷商議道:“蠻兵把守河灘,我等若強行渡河,恐其半渡而擊,若不渡河不知要僵持到何年何月。”楊懷獻計道:“蠻人好勇鬥狠,不通兵法。我等何不下戰書誘其渡河來戰,待其半渡而擊?”高沛聞言稱善,下書一封送到對岸南燁營中。南燁展信一看頓時笑道:“高沛、楊懷欺我等不知兵法,要誘我等渡河。”説罷將書信於麾下眾將傳閲。
徐庶見信上寫的無非就是些挑釁之語,並寫明高沛、楊懷自願退兵三十里,待董斟人馬安然渡河之後決一死戰雲雲。徐庶看罷書信笑道:“雕蟲小技而已,正可為我所用。法師可如此這般。”南燁聞言點頭修書一封,送還對面營中。高沛、楊懷打開書信一看,只見信中寫道:“我等蠻邦之人,久慕劉益州大名誠心歸順,並殺雍闓等反賊以證真心。不想劉璋小人不守信義,非但不予四郡之地,反遣你等鼠輩前來相攻。我在南中百戰百勝,視你等如土雞瓦狗而已。你等願戰,我便與你等一戰。不用你等退兵相讓,我自退兵三十里,待你等渡河之後公平一戰。”落款是永昌太守董斟。
高沛、楊懷看罷書信皆哈哈大笑,高沛笑道:“蠻邦酋長果然不通軍略,竟然不知我等所用誘敵之計,要放我等安然渡河公平一戰。”楊懷突然止住笑道:“這董斟不會是在誘我等渡河吧?”高沛搖頭道:“蠻人豈有這般心思?既然他們自大,不願過河來戰,我等正好順勢渡河。我便不信正面鋒一羣
鄙蠻人會是我等對手。”次
一早,高沛、楊懷果見對岸人馬開始撤軍,一
光景南岸人去營空。楊懷不敢輕敵,命細作先渡河查看,發現周圍十餘里皆不見敵軍蹤跡,這才命士卒連夜渡河。
高沛見大軍安然渡河並無差錯,便笑楊懷道:“楊將軍也太過小心,我便説蠻人鄙不知用計,你偏不信。如今你可信了?”楊懷聞言不語,對董斟和一眾蠻兵也起了輕視之心。等兵馬渡河下寨之後,高沛對楊懷道:“董斟不知計略,只知對陣廝殺,想必此時正在營中靜待我等前去搦戰。依我之計不妨夜間出其不意前去劫營可好?”楊懷此時已然不像先前那般小心,又覺得高沛之計不錯,便點頭稱是。二人收拾兵馬趁着夜
便往南燁大營而來。
二將來到營邊,便見敵營之中漆黑一片,也無人巡哨,顯然毫無防範盡皆睡,於是一聲令下引兵衝入營中。
“啊~”
“敵軍襲營!”
“快跑啊!”令高沛、楊懷到奇怪的是,他們人馬剛入營盤還沒進營帳殺敵,營寨之中便響起了一片人喊馬嘶。緊接着就見無數蠻兵慌張的跑出軍帳四散奔逃。
高沛、楊懷來不及細想,只是愣了一瞬便下令追擊,他們都以為是自家兵馬入營的時候發出了響動才驚醒了敵軍。不過此時敵軍已經炸營,説明計策已成,二將毫不猶豫便開始趕殺敵軍。
讓高沛、楊懷鬱悶不已的是,眼前這些蠻兵雖然膽小如鼠一觸即潰,可是腳底板卻滑溜的很,一個個跑得飛快,自己的士卒竟然追不上對方。更可氣的是好不容易有跑得快的士卒追上了掉隊的蠻兵一刀砍去,那蠻兵背後捱了一刀竟然渾然無覺毫髮無損,繼續向前飛奔,反而把那砍人的士卒嚇了一跳,停在原地不敢再追。
士卒不敢追擊,高沛、楊懷可不信,催促麾下士卒緊追不捨。兩支隊伍一追一逃跑出數里,忽然高沛、楊懷便見前方一彪人馬攔住自己去路,救下了逃跑的蠻兵。二將定睛一看,只見一面大旗
風招展,上書一個“董”字。
“董”字大旗之下,黃忠拍馬而出道:“我家太守在此等候多時矣!你二人速速下馬歸降,我饒你等不死。”高沛、楊懷此時方知中計,可是有大軍在側,他們並不害怕,皆有信心戰勝對面董斟的蠻將。高沛拍馬上前道:“你等反賊屠殺官吏,殘暴百姓,攻掠郡縣,罪惡滔天。若是你等肯降,我可在劉益州面前保你等不死。”黃忠聞言大笑道:“劉璋昏庸無道,言而無信!我等先前助他討逆誠心歸順,他卻派遣你等鼠輩來攻。如今我等豈能再降他?不瞞你二人,我家太守已然歸順大道聖人光華國師多時矣!你等且睜開狗眼看看身後。”高沛、楊懷聞言大驚失向身後望去,只見身後塵土飛揚馬蹄聲響,飄揚的大旗之上繡着“大道聖人”
“大將軍”等等。還有兩面帥旗,一個繡着“徐”字分明是徐晃旗號。一個繡着“張”字乃是張遼旗號。他二人屯兵州、益州邊界,南燁一得南中四郡,便將二人兵馬放了進來屯紮瀘水沿岸,正好用來截住高沛、楊懷二人歸路。
徐晃、張遼截住後路還不算完,只聽得左側山一陣鼓響,趙雲、楊雄、鄂煥等將引無當飛軍而出。右側山
一陣鼓響,典韋、周倉、高順、張白騎等將引法師親衞、陷陣營和無數蠻兵居高臨下。
南燁此時跨騎白象懷抱花蓓,周圍藤甲軍環繞,隱在董斟陣中對花蓓笑道:“今劉璋這二將要倒黴了!”花蓓依偎在南燁懷中滿臉幸福,輕輕“嗯~”了一聲。她早已見識過南燁手段,相信凡是與自己夫君為敵者皆要倒黴。
南燁斷定眼前二將死期不遠急忙存星、取星。高沛、楊懷見四面受敵,十面埋伏,便突圍而走。他們不敢與身後南燁大軍對壘,更不敢在山上與蠻兵
戰,所以選擇了正面突圍。不過黃忠率領的藤甲軍又豈是好對付的?黃忠與高沛一個照面,就將高沛斬於馬下,楊懷也死於亂軍之中。劉璋士卒見主將身死,敵軍刀槍不入盡皆跪地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