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賓諾莎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的,多少有這種意味,史賓諾莎所指的倫理學與現代不太相同,它包括生活的藝術與道德行為。”

“可是…怎樣用幾何方法來展現生活的藝術呢?”

“所謂幾何方法是指他所有的術語或公式。你可能還記得笛卡爾曾經希望把數學方法用在哲學思考中,他的意思是用絕對合乎邏輯的推理來進行哲學的思考。史賓諾莎也稟承這種理主義的傳統。他希望用他的倫理學來顯示人類的生命乃是遵守大自然普遍的法則,因此我們必須掙脫自我的覺與衝動的束縛。他相信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獲得滿足與快樂。”

“我們不只受到自然法則的規範吧?”

“你要知道,史賓諾莎不是一位讓人很容易瞭解的哲學家,所以我們得慢慢來,你還記得笛卡爾相信真實世界是由‘思想’與‘外擴’這兩種完全不同的實體所組成的吧?”

“我怎麼可能忘記呢?”

“‘實體’這個詞可以解釋成‘組成某種東西的事物’或‘某種東西的本質或最終的面貌’。笛卡爾認為實體有兩種。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擴延’。”

“你不需要再說一次。”

“不過,史賓諾莎拒絕使用這種二分法。他認為宇宙間只有一種實體。既存的每樣事物都可以被分解、簡化成一個他稱為‘實體’的真實事物。他有時稱之為‘上帝’或‘大自然’。因此史賓諾莎並不像笛卡爾那樣對真實世界抱持二元的觀點。我們稱他為‘一元論者’。也就是說,他將大自然與萬物的情況簡化為一個單一的實體。”

“那麼他們兩人的論點可說是完全相反。”

“是的。但笛卡爾與史賓諾莎之間的差異並不像許多人所說的那麼大。笛卡爾也指出,唯有上帝是獨立存在的。只是,史賓諾莎認為上帝與大自然(或上帝與他的造物)是一體的。只有在這方面他的學說與笛卡爾的論點和猶太、基督兩教的教義有很大的差距。”

“這麼說他認為大自然就是上帝,只此而已。”

“可是史賓諾莎所指的‘自然’並不僅指擴延的自然界。他所說的實體,無論是上帝或自然,指的是既存的每一件事物,包括所有神上的東西。”

“你是說同時包括思想與擴延。”

“對。據史賓諾莎的說法,我們人類可以認出上帝的兩種特質(或上帝存在的證明)。史賓諾莎稱之為上帝的‘屬’。這兩種屬與笛卡爾的‘思想’和‘擴延’是一樣的。上帝(或‘自然’)以思想或擴延的形式出現。上帝的屬很可能無窮無盡,遠不止於此。但‘思想’與‘擴延’卻是人類所僅知的兩種。”

“不錯。但他把它說得好複雜呀!”

“是的。我們幾乎需要一把錘子和一把鑿子才能參透史賓諾莎的證言,不過,這樣的努力還是有報償的。最後你會挖掘出像鑽石一般清澄透明的思想。”

“我等不及了。”

“他認為自然界中的每一件事物不是思想就是擴延。我們在常生活中看到的每一種現象,例如一朵花或華茲華士的一首詩,都是思想屬或擴延屬的的各種不同模態。所謂‘模態’就是實體、上帝或自然所採取的特殊表現方式。一朵花是擴延屬的一個模態,一首詠歎這朵花的詩則是思想屬的一個模態。但基本上兩者都是實體、上帝或自然的表現方式。”

“你差一點把我唬住了。”

“不過,其中道理並沒有像他說的那麼複雜。在他嚴峻的公式之下,其實埋藏著他對生命美妙之處的體悟。這種體悟簡單得無法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

“我想我還是比較喜歡用通俗的語言。”

“沒錯。那麼我還是先用你來打個比方好了。當你肚子痛的時候,這個痛的人是誰?”

“就像你說的,是我。”

“嗯。當你後來回想到自己曾經肚子痛的時候,那個想的人是誰?”

“也是我。”

“所以說你這個人這會兒肚子痛,下一會兒則回想你肚子痛的覺。史賓諾莎認為所有的物質和發生在我們周遭的事物都是上帝或自然的表現方式。如此說來,我們的每一種思緒也都是上帝或自然的的思緒。因為萬事萬物都是一體的。宇宙間只有一個上帝、一個自然或一個實體。”

“可是,當我想到某一件事時,想這件事的人是我;當我移動時,做這個動作的人也是我。這跟上帝有什麼關係呢?”

“你很有參與。這樣很好。可是你是誰呢?你是蘇菲,沒錯,但你同時也是某種廣大無邊的存在的表現。你當然可以說思考的人是你,或移動的人是你,但你也可以說是自然在透過你思考或移動。這只是你願意從哪一種觀點來看的問題罷了。”

“你是說我無法為自己做決定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