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北宋.溫州龍泉縣。
只要是青瓷的玩賞家,沒人不知道龍泉最出名的兩座瓷窯名喚哥窯和弟窯。哥窯、弟窯就代表了龍泉瓷窯的品,因此行家一說起龍泉窯,指的就是龍泉最出名的哥、弟雙窯了。
哥窯燒製的青瓷藝品,又稱“百圾碎”釉面有許多疏密不同,猶如冰裂的紋片,口沿的釉較淡,顯出原始胎
,足底部位也
胎,故此又稱為“紫口鐵足”弟窯燒製的青瓷,釉
較多,其中最著名的有粉責與梅子青﹔粉青者
調柔和淡雅,好似青玉;梅青者
調青碧勻潤,勝過翡翠。
青瓷中以龍泉窯燒製的青瓷為最,龍泉青瓷冠絕天下,只要是上品的龍泉青瓷一經燒成出窯,立刻就被朝廷收購,一般人想見識,可以說是絕無機會的。
那麼,這樣出名的龍泉青瓷,究竟是由何人主持?
不只龍泉縣的人知道,就連當朝皇帝都清楚,哥窯和弟窯分別是由章姓兩兄弟——章生一和章生二所主持。
說到章生一和章生二兩人;章生一情陰沈,終生不婚,因此無兒女子嗣。章生二的
情卻和兄長不同,他為人慷慨樂觀,年輕時就發了孟氏,孟氏也十分爭氣地替章家生下了一女一男,大女兒名喚含青,幼子足足小了姐姐十二歲,名喚章研艾。
含青、研艾,顧名思義都是研究青,由此可知,章生二一生鑽研青瓷
調,已經到了痴狂的地步,連兒女的名字也不忘嵌上釉
為名。
父親章生二是如此,今年芳齡二十的章含青也承繼了爹爹的志趣,她鎮捏胎上釉燒瓷,年紀輕輕,在瓷藝上已經有傲人的成就。由於研艾年紀尚幼,對於燒瓷”知半解,所以大女兒含青是章生二的驕傲,也是目前哥窯和弟窯唯一的傳人。
可按理說,二十歲的女子該當出嫁了,難道章生二鎮醉心於燒瓷,因此忘了替女兒尋一門好親事?
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是章含青自己推拒了每一件上門來求親的婚事。
著名的龍泉窯傳人,章含青的才華自然是受肯定的,起初,不知有多少富家公子和官宦少爺託了媒人來求親,可一次、兩次、三次…乃至無數次吃了閉門羹,求親的人想當然地慢慢減少了。
後來更有謠言傳出,說章生二的大女兒壓兒是個醜得見不得人的醜八怪!再加上身有隱疾、
情又同她大伯父一般古怪難纏,讓章生二猶豫著是否該把女兒嫁人,這才耽誤了章含青的婚事。
知道內情的人,只要用膝蓋想便明白,這是媒人求婚不成所以惡意譭謗。因此,外面的人當然不知道,章含青推拒每一件親事的理由,只是單純的因為她不想嫁人。
在章含青眼中,燒瓷是她的生命。她的生命已經奉獻給龍泉青瓷,窮她一生在燒瓷上鑽研,追求龍泉青瓷在藝術上更深刻的境界。
所以,她沒有時間和神花在為人
、為人母上。就隨那些個滿懷惡意的謠言想怎麼傳便怎麼傳吧!她對燒瓷的熱愛,早已經超越了任何世俗上的瑣事。
“含青!”平靖遠渾厚有力的嗓音,大老遠的從屋外頭傳進來。
含青手裡捏著泥胚,正工作得出神,沒空回過頭去,就揚聲喊道:“我在泥房-靖哥。”
“你怎麼還待在泥房!師父同左僕餘謙餘大人在後廳密會,師孃正急著找你呢-.”平靖遠高壯的身子擠進含青口裡稱的泥房,實則這是一間小屋子,是含青平
為了避開擾吵,一個人躲起來捏胚士的小房間。
“你說左僕餘謙大人來了?”她終於回過頭去,臉
略微驚訝地望著平靖遠。
“是啊,不知道為什麼他會親自來到咱們這鄉下地方!”平靖遠撇撇嘴,他也覺得不可思議。
“左僕”官位何其尊貴,如今餘謙竟然肯移尊屈駕來到龍泉這個小地方,就為了特地拜訪師父——這件事簡直怪得啟人疑竇!不能怪他猜疑。
含青站起來,擦乾了雙手走出泥房。
“青兒。”孟氏在廊前喚住女兒。
“娘?”含青停下來,望住母親。
“你爹正和餘大人在前廳說話…”孟氏的神情顯得很憂愁,她皺著眉頭不斷回頭望著前廳裡的影子。
“娘知道餘大人和爹談些什麼?”含青問。
聽到女兒這麼問,孟氏嘆了一口氣。
“好象是說,契丹人要求朝廷送一名青瓷工匠到大遼,唉!”
“大遼?”一聽到這兩個字,含青瞼一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