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雖說農本商末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可惜圍簾深深,看不清裡面人兒的模樣,船頭風飛舞的一個巨大燈籠上,寫著一個燙金大字…“洛”

“是洛小姐啊,金陵第一美女兼才女洛小姐…”站在秦楓旁邊的一個女子高聲叫道,臉上滿是興奮的神,顯然是這位洛小姐的粉絲。

不管金陵第一才子還是金陵第一美女兼金陵第一才女,都不是他所關心的,對於他來說,現在能早趕回家是首要。

“聽說候公子追求洛小姐已經兩年了,他身為金陵府尹的公子,又是名揚江浙的才子,以他的家世,他的文采,唉,我要是洛小姐我早就幸福死了。”一個花痴女道。

“切,洛小姐號稱金陵第一才女第一美女,論文采,不比候公子差,又是江蘇總督的千金,論家世,比這候公子還要高上一籌。所以,洛小姐不一定會看的上候公子哦。”另一個顯然是洛小姐鐵桿粉絲的女子分析道。

“依我看,金陵第一才子和金陵第一才女,他們是郎才女貌,天生一對,不說這金陵城中,就說江浙幾省,再想找出似他們這麼般配的一對,也很困難哦。”花痴女接道。秦楓無奈的搖搖頭,女人天生好八卦,在哪個時代都一樣啊。湖中的風候公子已經將自己畫舫停在洛小姐船邊,正抱拳躬,顯然是在對洛小姐畫舫裡說著什麼。過了良久,那洛小姐畫舫裡才走出一個俏麗的丫鬟,站在船頭上對候公子說了幾句什麼,那候公子臉一陣失望。

接著又是一陣喜悅之,秦楓離他們距離太遠,本聽不見他們說什麼,不過看那候公子的臉甚是奇怪,這姓洛的小妞到底是接受還是拒絕了他呢?這公子怎麼一會失望一會高興的。

旁邊的花痴和粉絲顯然是一樣的疑惑,見洛小姐的畫舫慢慢向湖中心遊去,洛小姐的粉絲愉快的道:“怎麼樣,我沒有說錯吧,候公子不一定能打動洛小姐的芳心。”花痴切了一聲道:“我看未必吧,看候公子此時的樣子可高興的很,說不定是月上柳梢,佳人有約也說不定呢。”也許是秦楓對於她們討論的內容有些厭煩,他開始走動起來,回顧著四周。

突然不遠處的一人讓他大為驚奇,只見那人一身青布長衫,腳上一雙漏了頂的破布鞋,與那些風才子們的行頭比起來,實在是有些寒酸。再加上與路上行人完全不同的齊額短髮,頭上連個綸巾都挽不起來。

更是與這種環境顯得格格不入,但是秦楓卻不覺得有絲不正常,因為此時那人的打扮讓秦楓想起了前世中的一個名詞:非主,想到這他的腦海中浮現一絲想法,也許他和我同樣穿越來的。

帶著這絲想法,他逐漸往著那男子的方位走去。在一路上不可避免的撞到了一些才子佳人,但在他的道歉下都原諒了他,然而此時的林晚榮卻在與一個絕公子討論了起來,萬萬想不到此時自己已經被一個人盯上了。

當秦楓到達的時候,林晚榮正誦出“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詩句,這更讓秦楓確定了他的身份,應口說道:“好一個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不知兄弟認為我的如何?水光瀲灩晴方好,山空濛雨亦奇。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林晚榮與那絕公子聽到了秦楓所誦讀的詩句更是回過頭去,林晚榮含笑看著秦楓,想必已經知道他的身份了,而那絕公子眼中更是大放異彩,向著秦楓做了個揖,出口道:“在下肖青軒。

看兄臺文采出眾,敢問是哪家門下?茫茫人海中相遇即是有緣,不知可否過來一敘?”秦楓自然不會拒絕。

畢竟他要好好與林晚榮這個同道聊聊,便向肖青軒道:“不敢不敢!在下秦楓,乃洛陽人士,文之一道何其漫長,在這道路上出了不少前輩俊傑,在他們面前小生可不敢稱文采出眾。既然兄臺相邀,不才便與肖公子敘上一敘,我也可結識二位俊傑。”說完便朝著林晚榮他們走去。

經過林晚榮時恰巧看到了他豎起了中指,這更證實了他的猜測。待看到肖青軒的面容時他的心的一痛,對於他來說他怎麼也無法忘卻,在那個風雪呼嘯的聖誕節,她替他擋下了那一顆致命的子彈,讓他意外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付出的是她年輕的生命。自己將她抱在懷裡,不想讓她離去。她似乎看明瞭他的意思,向他搖了搖頭,對他訴說著她對自己的痴戀,她說如果還有下輩子,我好想跟你在一起。

自己聽著她的話語,心中是一陣陣的疼痛,那時自己明白自己也愛上了她。自己將她的骨灰放進了香囊裡戴在脖子上,時刻不離,直到自己死去的那一刻起。肖青軒見秦楓半天不說話,目光一直在自己身上溜達,心裡也是有幾分惱怒。

但過了一會她卻又發現他的臉龐已經浸滿了淚水,眼中的傷逝之意讓她不想了解眼前的男子,有道是:“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到底是什麼事讓他如此的傷心,此時的肖青璇的心裡莫明的種上了一顆屬於他的種子,而站在一旁的林晚榮也甚是訝異,剛開始他發現秦楓緊緊地盯著肖青軒時,便認為秦楓是個基,喜好泰國人妖。

但後來觀望下來卻發現,眼前的男子竟被觸動了心事。他明白眼前之人與自己是不同的人,他的內心中必有一件不可告人的傷心往事。

“你這小子,看什麼看?”肖青軒尚未開腔,倒是他旁邊那位青衣小廝忍不住了,這一聲倒是讓秦楓從回憶中醒來了,忙向周圍三人告了聲罪,說道:“請各位勿要見怪,剛才我看青軒兄弟像極了我一個故人,不回憶起來,青軒兄,請您原諒一二!”林晚榮與肖青璇知道秦楓有所隱瞞,但也不能再行追究,便都說了聲:“沒事!”

“似秦兄這種重情之人又是文采出眾之輩與林兄這等孤傲之輩,實在是比那些所謂的才子卻要強上許多了。”肖青軒目光注視在那些泛舟湖中賣文采的仕子們身上,臉上的卻是一絲鄙夷。

“哦?”聞聽這話,林晚榮倒是奇怪了,他雖然才來一個多月,可是就他所見,這個世界裡的人都是重文輕武,以文才者最得賞識,科考也全部以文章論英雄,只要耍好了筆桿子,在這個世界裡絕對是大有可為。

可是看這個絕小子文才非凡的模樣,又怎麼會對這些士子同行們抱有偏見呢?而秦楓卻知道他這是對重文輕武狀況的蔑視。

“聽兩位兄臺剛才所絕句,便知兩位兄臺是大有抱負之人。”肖青軒停住了笑,望著湖面沉道:“正如兄臺所說,江南盛產才子佳人,多有文人墨客,絕句天下傳,這些是優點,但是也是缺點。”聽到了這裡秦楓已經可以預見他結下了會說什麼了,他也就默然不語,細細傾聽。

“哦?”這個時代還會有人想到這些,林晚榮頓時大興趣:“這位人…哦,仁兄,不知此言何意?”他一時漏嘴,差點連人妖兩個字都叫了出來,雖然估計這小子不知道這兩個字的意思,但若是真要解釋這兩個字,那豈不是大大的為難他了,肖青軒點頭道:“我朝自太祖皇帝開國以來,都有重文輕武的習氣,尤以江南為重,才子仕女,無不以文采為榮。放在太平盛世的時候,這些都沒有錯。

可是在如此國難當頭,北方重敵入侵的時候,他們卻還依然故我,置國家於何處?國家,國家,有國才能有家,如果人人都象他們這樣,‘暖風燻的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那我們大華朝,還有何希望可言。”他的臉上早已是怒火滿天。

“一個國家要強盛起來,文治武功,兩者缺一不可。像這樣的歌舞昇平中粉飾太平,還是少來點為好。”肖青軒終於做了總結發言,臉上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

“但是我認為主要問題並不是在這些才子仕女的身上,關鍵在於一個國家的國情與民生問題。一旦這兩個問題解決了,何愁外敵入侵。”聽著肖青軒的話語,秦楓想到了前世的華夏國,他發現雖歷史不同但國情卻是驚奇的相似,而自己已經成為了其中的一員,無論如何,這些都是自己的同胞,是絕不能允許外族欺侮的。肖青軒急忙說道:“那如何解決呢?”

“漢魏間文學家徐幹《中論譴》載有:”古之立國也,有四民焉。”立國之本就是建立國家或使國家存在下去的源、本、本質的內容。而四民中必有民生,民生可以從另一方面反映出百姓的生活水平。

“教育是民生之基”就是說“教育”是強國富民的基礎,要努力提高國民素質,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大投入,讓窮人的孩子能夠學到知識。

這樣全國的素質便提高了一個階層。

“穩定是民生之盾”就是說“穩定”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可靠保障和堅強後盾。

“穩定壓倒一切。”

“利莫大於治,害莫大於亂。”必須搶抓城鎮間的治安穩定,讓百姓相信皇家,甘願為國安康奉獻自己的力量。還有要促進商業的發展,雖說農本商末,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商人比從事農業的人更能掌控各方的消息,一旦掌握住商人這塊差,就等於掌握了消息通道。國家有難時更能夠出資援助。”秦楓侃侃而談道。肖青軒被秦楓的一席話引住了,細細品味後卻發現其中暗藏玄機,他望向秦楓的眼神中透著一絲火熱,此時的林晚榮也覺得頗有一番道理,但他卻也有自己的想法。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