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5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曾想袁崇煥卻轉身向在場的部將士大人聲道:“今殺了文龍,本部院不能恢復全遼以還朝廷,願試尚方(劍)以償爾命。文龍如此罪惡,爾等以為應殺不應殺?若我屈殺文龍,爾等就來殺我。”其實他早已命隨行的參將佈置停當,部將士已無反抗的可能。部眾將官相視無奈只能叩頭哀告。文龍見此,自知今恐怕是死罪難逃了,只得求饒道:“文龍自知死罪,只求大人不念舊怨,恩赦於我,後必有所報。”袁崇煥毫不鬆口:“你不知國法久了,若不殺你,爾江一塊國土恐非皇上所有。”說罷,朝西叩頭請旨:“臣今誅文龍,以肅軍政,鎮將中再有如文龍者,亦以是法誅之。臣五年不能平奴,求皇上亦以誅文龍者誅臣。”然後取下尚方寶劍,給旗牌官,命其立即將文龍斬於帳前。一代梟雄威震遼東的總兵,沒有死在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手上,而死在督師欽差的尚方寶劍之下,真是莫大的諷刺。待改編了東江軍隊後,袁崇煥為文龍舉行了祭禮,在他的靈柩前拜祭道:“昨斬爾,乃朝廷**,今祭爾,乃我輩私情。”袁崇煥離開雙島,經旅順口返抵寧遠後,寫了洋洋數千言的奏疏…《薊遼督師袁崇煥題本》,在列舉文龍的罪狀及處斬的全過程之後,向皇上出惶恐的心情。儘管皇上賜予尚方寶劍,可以便宜行事,但文龍也有先帝賜予的尚方寶劍,與一般總兵地位迥異。大敵當前,未經請示,竟然擅殺一名大帥,此事非同小可。

崇禎皇帝獲悉此事後,大為震驚,考慮到文龍既然已死,目前正要倚重袁崇煥收復遼東,不得不改變先前對文龍的優容態度,支持袁崇煥,表示不必引罪。看完卷宗三桂掩卷長嘆,既嘆這文龍剛俾自用,自以為是,最後竟落得個人頭落地。也嘆袁崇煥眼中竟容不得半點沙塵,因一點小事便自斷臂膀,不但給了後金可乘之機,也為自己埋下了殺身之禍。以三桂對朱由檢的瞭解,袁崇煥此舉可是犯了他的大忌,未經聖裁,便敢處斬一方統帥,這將他這個皇帝置於何地?更可怕的是斬殺文龍後,朝中雖有大臣上書數落袁崇煥,可關外將領竟聯名上書,支持袁崇煥,這也難免會讓朱由檢疑心大起。當初在午門外自己部下不過未聽他的號令攻城,自己便落得個賦閒的下場,如今關外十幾萬大軍,幾十萬軍民,俱聽袁崇煥一人之方,豈不更讓這朱由檢心中不安?眼下不處置,不過是因為崇禎皇帝已把遼事全盤託付給了袁崇煥,由他全權處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處死文龍自然難以問罪,不過以崇禎的格必然將此事記在心上,早晚會算此帳。轉眼距袁崇煥殺文龍已過去一月有餘,這段時朱由檢彷彿忘了還有吳三桂這麼個人,對他不聞不問。三桂只能老老實實的呆在吳府中,每打打拳,看看書,好在還有鐵衛的這些兄弟相陪,不然三桂非得鬱悶死不可。不過三桂明白這清閒子也是過不了幾天的。按歷史記載,袁崇煥斬文龍後不久,後金因再無後顧之憂,再次舉兵南下,幾乎攻陷京城。

只是這歷史已經因為吳三桂有了許多改變。此時文龍雖然已經被斬,使後金少了一些牽制,可當年在寧錦大戰中,後金卻是損失過重,加上莽古爾泰等幾員大將戰場損命,使後金再無力征討朝鮮、蒙古,至今三方雖因後金威脅頓減,可朝鮮、蒙古卻依舊對其深懷戒心,雖沒有開戰,可時不時便會有些磨擦,情況不容樂觀,這後金若想再次進攻大明,難保他們不會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在背後搞些動作。可要是後金真對朝鮮、蒙古用兵,大明也不會坐視不理。而同時若是大明想要征討後金,朝鮮、蒙古恐怕不但不會配合,反而會拖大明後腿,他們當然不想看到一個強大的明朝重新屹立在自己身邊,所以現在只能保持這麼一個微妙的平衡,只是不知最後是誰會打破這個僵局。這三桂正和狼騎在院中練拳,突聽下人來報,說府外來了一支車隊,說是從關外老家來的,要見三桂。三桂一聽關外來人,也顧不得收拾,連忙來到府門接。其餘狼騎聽說老家來人,也都紛紛出來觀看。三桂剛來到府門口,見府門外停著一輛馬車,馬車周圍有近百騎兵,領頭之人正是吳龍,也就是當年杜松之子,被吳襄收為義子。三桂離開關外已有兩年,一見吳龍倍親切,吳龍見到三桂也是動萬分,叫了聲:“大哥!”剛想下馬拜見,沒想到卻從馬車上飛出一道紅影,片刻功夫已來到三桂身邊,一下子便爬上了三桂的身上。

三桂不用看也知道,關裡關外自己認識的人中只有一人有如此愛好,便是自己那個義妹吳鳳。三桂對吳龍苦笑一聲,吳龍對自己的這個妹妹最是瞭解,在關外這兩年,平均每都要提及三桂,若三桂有什麼信息傳來,往往未等吳襄等人過目,她便已經通過祖纖先看過再說,要是三桂傳來什麼好消息,她便比自己得了莫大好處還要高興,可三桂信中若是有什麼煩心事,這小鳳兒怕是要一連幾天愁眉不展,此時小鳳兒終於見到三桂,自己又豈敢與她相爭,只得退居其後。三桂也知道與小鳳兒一別兩年,若不能將這小姑逗高興了,她可是會弔在自己脖子上一整天都不會下來。吩咐一邊的吳陽將吳龍等人請到府中安置下來,自己卻只能帶著身上這個小傢伙回到書房。一路上小鳳兒的嘴就沒閒著,抱著三桂的脖子,輕聲道:“哥哥,有沒有想鳳兒?”三桂那敢說個不字“想,怎麼不想,我想的可是茶飯不思,夜不能寐,若不是顧忌身份,我早就回關外看你去了。”小鳳兒可不是兩年前那個什麼都不懂的小丫頭了,一聽便知三桂在哄她,小手扭住三桂的胳膊,想要教訓教訓三桂這個口不對心的傢伙,可是三桂這兩年除了訓練軍伍和出兵打仗,每最大的事情便是練功,一身肌可比古銅。三桂早就發現了小鳳兒的意圖,稍稍用力,股便鼓脹起來,如同鋼鐵,豈是小鳳兒這個小丫頭能扭得動的。

就在三桂還在暗暗得意之際,小鳳兒卻按了按三桂身上的肌,笑道:“桂哥哥,這就是你茶飯不思,夜不能寐的結果?要是你能吃能睡現在豈不是成了肥豬?”三桂頓時如洩了氣的皮球,這下可讓這個小丫頭逮到了把柄,沒想到小鳳兒卻因為三桂一洩勁的功夫,狠狠的掐住了三桂一塊,整整扭了三百六十度,只痛得三桂啊啊直叫:“輕點,輕點,鳳兒,哥哥知道錯了,以後每天至少想你三遍…”

“這麼勉強,哼…”鳳兒小嘴一撅,手上的力道更足了,三桂只得叫道:“不是三遍,是十遍…”隨著鳳兒手上的力道不斷增加,三桂口中的數字也是直線上升,最後竟達到一千遍的恐怖數字。小鳳兒這時才好想過足了手癮,鬆開了三桂。三桂這才有功夫問些正事“你哥哥不會只是要護送你才來的吧?”

“人家那有那麼大面子,是哥哥說有事要來見你,人家想你,好不容易才求父親和哥哥答應,帶鳳兒來找哥哥,誰知道你卻一點也想鳳兒。”說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三桂自知有些愧對鳳兒,這兩年來雖然往來書信不少,可卻從來沒有問過鳳兒一句,但也知道再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吃虧的還是自己,只能轉移話題,道:“父親、纖姨他們還好嗎?”

“都好,特別是三鳳,最有意思了。”說起三鳳的趣事,小丫頭笑聲不斷,聽得三桂也忍俊不止。終於來到書房,碧豔早已等在門口,見到三桂,叫了聲少爺,回身去沏茶。沒想到小鳳兒一見碧豔,頓時有些不高興了。趁碧豔端茶的功夫,低聲問道:“她是誰?”三桂順口道:“不過是個丫環。”沒等小鳳兒再問,吳龍已來到書房門口,一見小鳳兒直到此時竟還賴在三桂身上不肯下來,怕惹三桂不高興,急道:“鳳兒,還不下來,別累壞了大哥。”小鳳兒卻是一噘嘴,道:“才不,誰讓他都不回去看我,我今天就不下來了。”

“好了,沒事兒,我不累。”說著三桂輕輕捏了捏吳鳳的小臉蛋,接道:“吳龍,此次來京有什麼要事嗎?”

“一是想念大哥,來看看,二嘛…”說到這裡吳龍停了下來,看了看四周。

三桂一見便知道,吳龍必是有什麼要事,只是不方便當著其他人說,便道:“好了鳳兒,我和你哥有事要說,你先去找吳陽他們玩會兒,一會兒我再來找你。”吳鳳雖然心中不喜,可也知輕重,只好不情願的從三桂身上下來,嘴裡還道:“那你們可要快點,我還有好多話要對你說呢。”這時碧豔端著茶來到書房,這段時間碧豔一直負責處理各類情報,不但整理的井井有條,有時還會提出一些連三桂也沒想到的疑點,讓三桂不得不對她另眼相看。既然吳龍有事要說,想來也必是關外形勢,有碧豔在一邊也可以幫自己分析分析,便道:“碧豔,你也跟著來吧。”沒等碧豔開口,一邊的吳鳳卻叫道:“桂哥哥,你…你不讓我跟著去,怎麼她卻可以?”說著已是淚水盈盈。吳龍雖然不知道這個碧豔是什麼身份,可既是三桂開口,自有他的道理,見吳鳳有些無理取鬧,怒道:“鳳兒,怎麼連吳府的規矩也忘了?該你知道的必會告訴你,不該你知道的,就不能問,明不明白?”說起來這條規矩還是三桂定下的,他知道自己有些事是不能外傳的,便立下了這條規矩,這些年來吳府上下也從沒有人違反過。吳龍一方面是氣吳鳳不懂事,另一方面也是怕三桂責怪吳鳳,便先說出來,警告吳鳳。吳鳳被吳龍訓斥的更加委屈了,自己千里迢迢來找桂哥哥,可桂哥哥卻把自己當外人一般,反而對一個丫環十分親切,連這些機密也讓她知道,卻不理自己。

“哼,你們都把我當外人,我現在就回關外,再也不理你們了。”說著吳鳳氣乎乎的往外跑。三桂知道吳鳳這小丫頭平時雖然愛粘自己,可從來都是說到做到,讓她就這麼跑出去,誰知道會惹出什麼事來,忙幾步趕上吳鳳,一把將她抱起,勸道:“小鳳兒,不是哥哥把你當外人,只是知道的越多,責任便越大。你還小,哥哥不想讓你知道的太多,像哥哥一樣過早的擔負起這些責任,而失去了許多快樂。”小鳳兒在三桂剛剛抱起時還滿身的彆扭,掙扎著要走,可等三桂的話說完,她已經如同一隻溫順的小貓,老老實實的趴在三桂身上,她這時才知道桂哥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好,不過她卻不能容忍三桂將他當作小孩子一般對待,她已經十四歲了,雖然吳襄因家中一連三子,卻沒有一個女兒,對吳鳳這個義女更是百般痛愛,才使得她未失童真。可吳鳳卻也知道,按照大明律的規定,已經是個成年人了,可以結婚生子了。那個少女不懷,吳鳳從小便與三桂一起長大,小時對三桂是極其敬佩,有事沒事就想找這個桂哥哥一起玩。

隨著時間逝,三桂漸漸長大,投身於戰場,並屢立戰功,與吳鳳相處的時間也就少了。直至三桂兩年前進京受封,轉眼兩人已有兩年未見,而吳鳳小時對三桂的敬佩也已轉為愛慕,只覺得將來要找夫君也一定要找桂哥哥這樣的。何況兩人本就不是親兄妹,這點吳家也從來沒有隱瞞過,只等兩人成年,也就是自己過了十四歲生時,便會恢復原來的杜,到時…

每每想到此處,雖然四周沒人,可吳鳳都會滿臉通紅,情不自的捂住紅得如同蘋果一般的小臉蛋,到不好意思。

聽三桂最後竟說自己還小,吳鳳當然不高興了,也忘了自己還在三桂懷裡,一身,道:“人家都十四了,那裡還小?按大明律人家也是成年了,都可以嫁人了…”吳鳳這一身卻讓三桂到懷中這個小丫頭真的不小了,前兩團軟正壓在自己前,雖然不如碧豔那般如密桃般成,高高隆起,可也讓三桂覺到了它們。吳鳳一動竟將自己平時所想的說了出來,剛一出口就後悔了,可說出去的話想要收回是不可能了,掃了吳龍和三桂一眼,只見兩人眼中滿是笑意,頓時羞得滿臉通紅,把臉伏在三桂肩上捶打著三桂的後背“讓你取笑人家,不許笑…”三桂見吳鳳有些腦羞成怒,只好道:“好,我不笑,我不笑了,鳳兒快停手,你想打死哥哥啊!”吳鳳本來就不是真心要打,聞言停下手,緊緊的摟住三桂的脖子,沉浸在幸福之中,不肯抬頭,只希望自己能永遠賴在桂哥哥懷裡不用起來。三桂見吳鳳不動了,在她耳邊小聲笑道:“小鳳兒已經長大了,心中竟有了情郎,那人是誰啊?”

“當然是桂哥哥…”吳鳳本沒有思考,心中所想脫口而出。只是剛剛說完便清醒過來“啊!”一雙大眼睛再不敢看三桂一眼,臉如紅布,掙脫了三桂,只說了聲“我找吳陽去了。”三桂也被這個答案一驚,他怎麼也沒想到吳鳳竟真的敢說了出來,好在聲音不大,其餘人都沒有聽見,可既使是這樣,三桂也是臉上一紅,見吳鳳已跑出書房,既是說去找吳陽,也不擔心她再獨自一人跑回關外,再說就是拉住吳鳳自己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轉頭對吳龍道:“好了,正事要緊,咱們去密室詳談。”密室中,三桂坐在案後,碧豔站在其身後,吳龍則坐在三桂面前。三桂先開口道:“好了,這裡不怕會洩密,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是不是關外又有什麼變化?不然也不會派你親自進京。”

“不錯,據安排在多爾袞身邊的幾名護衛傳信,自文龍死後,後金與蒙古中幾個部落走得很近,往來信使常常是幾天便是一批。”

“噢。”未等三桂說話,吳龍又接著道:“這些還只是小事,更重要的是這多爾袞近來極獲皇太極寵信,他又重新召集了一部親衛,我們安排的那幾名護衛經常被多爾袞以各種名義支開,他們來信問是不是要給多爾袞點厲害瞧瞧,不然以後恐怕再難控制多爾袞。”

“嗯。”三桂點點頭,當初在盛京那多爾袞簽訂什麼效忠書,只是一時興起,以三桂對多爾袞的瞭解,僅用一紙契約本不可能讓多爾袞為自己效命一輩子,不過當時多爾袞也是內外迫,才不得不與自己委屈求全。就是在錦州城下,多爾袞的敗退也是自己憑實力說話,他多爾袞基本上沒起到什麼關鍵作用。不過這些年派在他身邊的幾名護衛也算有些用處,將後金的情況一一傳到自己面前,讓自己瞭解後金的一舉一動,不必擔憂後金鐵騎南下,而安下心來對付魏忠賢等人。

但眼下這多爾袞羽翼漸豐,僅憑那幾名護衛、幾把火槍很難再控制多爾袞,打入後金軍中的幾人雖說官職不小,可要是多爾袞一旦公開他們身份,他們便是過街的老鼠,再無容身之地。在這後金即將再有大動作的關鍵時刻更不能得太急,免得多爾袞狗急跳牆,將自己派去的護衛殺人來口。好在自己另有打算,除了明著派去的那些護衛外,秘密挑選的暗探也已有百餘人打入到了後金軍中,雖說此時官職並不高,不過將來的用處卻要比那些護衛大得多。

“吳龍,你告訴他們不可之過急,平時對多爾袞也不必控制過嚴,若是到多爾袞要對他們下手的話,就馬上啟程回到義州,找吳宇,吳宇會安排他們在軍中任職。”

“大哥,你誤會了,他們不是這個意思。”吳龍一聽這話有些急了“兄弟們都是好樣的,決非貪生怕死之輩,他們來信裡提到,他們願意與後金的那些王侯大臣們同歸於盡,必能將他們後金攪得天翻地覆。”三桂一聽反而笑了,道:“同歸於盡?無此必要。吳龍,我來問你,你可還忠於這大明朱氏王朝?”若是換了別人,那怕是自己的父親,三桂也決不敢如此直言,因為他知道父親吳襄此時還是一心忠於大明。不過對吳龍卻無此顧忌,其父死於後金之手,可他全家老小卻死於明庭之手,可以說吳龍對後金、對大明都沒有好

“朱氏?我一家老小便死於其手下,我還忠於他幹什麼?何況他如此對待大哥這等有功之人,說句大逆不道的話,我真恨不能親手推翻番這明王朝,為我一家老小及大哥一雪此恨!”

“既是如此,那後金若是亂起來,誰最高興?”

“當今萬歲…”

“這便是了,這兩年來,我也算是認清了朱由檢這個人,雖然他有心中興大明王朝,可這大明朝早已是病入膏肓,決非幾個人便能救得了的,如今的大明朝從上到下,無論是文臣還是武將少有不貪財不惜命的,不然現如今的山東、山西、陝西等地也不會盜匪四起,幾萬朝庭大軍多次繳匪卻反被其所傷,還不是那些為官為將者貪生怕死,不敢與敵決戰,只能徹底推番這腐朽的大明,重新建立起新的秩序,才能還百姓一個安居樂業的空間。”自三桂回京的這一月以來,原本以為已被消滅的賊軍竟如雨後筍般四起,藏在太行山中的高祥、李自成部,躲在山西陽城的王嘉胤、張獻忠等人都再次出山,高舉反旗,打劫百姓,攻打縣城,平靜了僅一月的陝、晉、寧、甘等省再次燃起戰火,可沒有了吳三桂,其餘諸將卻不是賊軍對手,竟被賊軍連破幾座縣城,急得朱由檢這些子真是食不知味,睡不安寢。

第三十三章吐心聲(三桂停了片刻,又繼續道:“朱由檢其多疑稟也決定他不可能中興明,我們更不能用咱們兄弟的血,來換那朱由檢安心坐在龍上享樂,弟兄們的命便如此不值錢嗎?何況若是沒有了後金這個威脅,你說朝庭還會養著你們這幫人,如數發糧發餉嗎?”碧豔在一邊聽得真切,雖然他早知道三桂所謀不小,可怎麼也沒想到這吳三桂竟是在一心謀劃著要推翻整個大明王朝,不過她卻絲毫沒有到擔心,反而是滿懷希望,這大明朝竟能讓魏忠賢之當上九千歲,攪得天下怨聲載道,還有什麼好留戀的,如果少爺真的能推番這明朝,自己也算是為少爺盡了一分心力,報答了少爺對自己的大恩。

吳龍在一邊聽得目瞪口呆,三桂這番心思還是第一次向其他人講,見吳龍一時消化不了,也不著急,反觀碧豔卻不見驚,只是滿面笑容看著自己,暗道:這碧豔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鬚眉,如此大逆不道之事也彷彿無事一般鎮靜,可堪大用。過了半響吳龍才長嘆了口氣,道:“大哥,小弟誤會了大哥…”

“好了,咱們兄弟不必客氣,不過這話可千萬不能告訴父親,更不能說給其他人聽,不然你我怕是命難保。”

“大哥放心,小弟知道輕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