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章橋頭初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一行人來到涼亭前,收了傘,先後拾階而上,進了半閒亭。自有伶俐的小廝上前去,替公子們將涼亭內的木椅抹乾淨了,道:“公子請坐。”亦珍見這一行人數不少,便學著湯伯的樣子,取了茶碗出來,先一一舀了桂花倒在碗裡備用。
果然沒一會兒,便有個圓臉細眼小廝從涼亭裡出來,跑到茶攤跟前,笑呵呵遞上一角碎銀子,“湯老伯,來四碗酸梅湯,查公子要多加一勺桂花,方公子的酸梅湯要濃些,謝公子前些
子染了風寒,才方好了,今
的酸梅湯且不要涼的,我們公子桂花
要略少些,另配六
茶果,再來四碗涼茶…”涼亭裡一個冗長臉膚
略深的公子搖著一把雞翅木扇骨京元紙扇面繪著松友圖,掛著玉扇墜的摺扇,坐在亭內揚聲對亭下的小廝道:“秋河,就你話多。”小廝想來素
裡就不懼他家公子慣了的,是以“嘿嘿”一笑,“公子您這可是冤枉小的了,小的這不是想把諸位公子都伺候得妥帖了,好多得幾個賞錢,存著以後…”小廝那後半截話在瞥見大眼生生的亦珍後,嚥了回去,一雙細眼笑得只剩一線縫大,“煩請小娘子東西上得快些。”說罷返身回到涼亭。
半閒亭內,白白胖胖的查公子汗津津地大力搖著玉骨鴉青紙灑金摺扇,整個人靠在涼亭的欄杆上,“這天氣,真真熱得吃不消。”說罷自袖籠裡取了汗巾出來,囫不圇統地在臉面上擦了一把,又回袖籠裡去,大是羨慕地朝坐在他斜對面,輕搖摺扇,意態悠閒的年輕公子道:“還是方賢弟適意,如此天氣,仍清涼無汗。”一旁斯文瘦弱的謝公子以摺扇遮著口鼻,輕輕咳嗽兩聲,“仲直有所不知,方賢弟身上佩著一塊採自南蠻幹昔山的寒玉,其質冰冷清澈,在夏季尤其清涼宜人。”方公子輕笑,“哪有謝兄說得如此神奇,不過是塊玉璧罷了,戴得久了,一樣是暖的。”那冗長臉的公子合攏摺扇,對查公子道:“方賢弟好東西見得多,自是不像我等覺得新鮮。”正說著話,湯伯在前端著茶盤,亦珍隨後端著茶果,送進涼亭裡來。
湯伯將四盞酸梅湯一一放在涼亭中間的木桌上,亦珍則將梅花茶果盤擺在木桌正中,另將一隻青花瓷陰陽碟兒放在兀自以摺扇遮口,偶爾咳嗽一聲的謝公子跟前。
等東西都擺後了,湯伯道一聲“公子請慢用”便叫了亦珍一道退出涼亭。
瘦弱的謝公子看了看自己眼前陰陽碟兒裡的一樣鹽金橘,一樣甘草橄欖,不由得格外多看了亦珍一眼。
他前些時候貪涼,夜間吩咐丫頭將薄絲棉錦被換成了夏裡才用的金絲錦被,哪料夜裡便著了寒涼,次
一早就了熱。氣得祖母將那晚他屋裡值夜的丫鬟婆子統統打了板子,送到鄉下莊子上去,另調了仔細謹慎的大丫鬟同婆子照料他的起居。又延了縣裡最好的大夫來,服了數帖藥,這才好了些,只是咳嗽未止。
老大夫叮囑他,口中無味,可以吃一枚甘草橄欖,鹽金橘亦可,皆有清肺利咽生津之功,止咳化痰健胃之效。是以家中總備著甘草橄欖與鹽金橘,供他隨時取食。
適才霍公子提出今由他做東,請幾位同窗吃酸梅湯,他自是不提自己這些
子應少食甜膩之物,不料這茶攤的小娘子竟如此乖覺,只聽霍家的小廝說他風寒才好,便另配了甘草橄欖同鹽金橘與他。
這邊謝公子多看了亦珍一眼,那邊廂查公子便停下手中頻頻搖動的摺扇,往亭外在茶攤裡忙著給過路的行商盛酸梅湯的亦珍身上望去。
只見她不過十二、三歲年紀,梳丱,穿水綠素紬窄袖褙子,身量還未長開,面目生得十分普通,站在正午的太陽底下,陽光自頂而踵,將伊攏在其中,似在她周身裹了一層金邊兒一般。
有那行商,身後跟著腳伕,急匆匆趕路,走得又累又渴,來到茶攤前頭,摜下十數枚銅錢,高聲吆喝:“來一碗酸梅湯,並幾碗涼茶。”她便清脆地應一聲:“哎,這就好。”然後手腳麻利地為湯老伯遞碗送盞。
那行商接過茶碗,也不坐,只管站在茶攤前,當街鯨海飲,“咕嘟咕嘟”將整碗沁涼的酸梅湯喝下肚去,然後一抹嘴,嘆一聲:“舒服啊!”只把查公子看得目瞪口呆。
那行商待腳伕吃罷涼茶,一聲吆喝,便又大步星趕路去了。
謝公子笑著對瞠目結舌的查公子道:“他們自有他們的快意,我們自有我們的逍遙。”查公子拿扇子一拍掌心,“謝賢弟說得是。”霍公子一邊吃酸梅湯,一旁小廝秋河替他將榧實剝出來,放在帕子上。
“五月十五,西林禪寺的月望詩會,諸位可打算去?”謝公子喝一口溫涼的酸梅湯,拈起一顆鹽金橘來,咬了一口含在嘴裡,問在座的三人。
霍公子頜,“自是要去的,我已經收到詩會的帖子。”方公子懶洋洋搖了搖摺扇,“做詩,我是不如諸位的。”誰要跑到一群老和尚鼻子底下詩作賦?方公子腹誹,他倒寧願走馬看花,章臺賞月。
“方賢弟,同我們一道去嘛,人多熱鬧。松江府的才子到時都會到場,”查公子當空拱一拱手,“聽說督學大人亦會出席,正是我等表現一番的機會。”謝公子聞言,蹙眉輕嘆:“不知祖母肯不肯讓我出門。”眾人不由得一陣默然。
謝公子是謝家三代獨孫,兼之謝老爺前幾年因病癱在上,謝夫人為此愁腸百結一病不起,不多時便撒手人寰,整個謝家倒要靠老夫人一手支撐,主持中饋。因此謝老夫人視唯一的孫子為命
一般,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惟恐一個不留神,寶貝孫子會出了差池。除開到慶雲山莊師從東海翁學字,謝老夫人幾乎完全將他拘在家中,極少允他外出的。
方公子見謝公子情緒低落,“啪”一聲合攏摺扇,在手心輕輕一拍,一反稍早懶散模樣,“停雲想去?”謝公子點點頭,一年一度由西林禪寺法王扁主持起的月望詩會,乃是松江府文人舉子以詩會友的盛會,甚至有學子從江浙遠道而來,只為一睹詩會的盛況。
他作為松江府本地秀才,自然希望能躬逢其盛。
方公子粲然一笑,“既然停雲想去,也不是沒有法子的。”他本就生得紅齒白,這樣一笑,簡直燦若星辰,亭中諸人一時竟看得呆了,好半晌查公子才出聲問:“稚桐有何法子?”方稚桐以扇點
,賣關子,“山人自有妙計。”聽得查公子抓了兩顆長生果擲了過去,“籲!”四人在半閒亭內笑鬧片刻,吃罷酸梅湯,身上汗意略收,便一道出了涼亭,相互作揖道別。
亦珍手腳利落地步入亭內,收拾茶碗果盤,水綠的身影彷彿一抹清淨的涼風,不疾不徐,教人心曠神怡。
查公子在亭外同霍公子謝公子道別,帶著小廝與方稚桐並肩前行,玩笑道:“這茶攤中的小娘子,手藝倒比你家裡的大丫鬟強,只可惜姿略遜幾分,否則放在屋裡,也不失為美事一樁。”方稚桐聽他此語,不由得回,瞥了一眼正從亭中端著茶盤出來的亦珍。
大抵他們離涼亭不遠,查公子的嗓門又響,說的話悉數被小娘子聽了去的緣故,伊瞪圓了眼睛,鼓著腮幫子,一副怒從中來的模樣。
方稚桐是個皮厚的,索上那小娘子的目光,豈料伊卻倏忽垂下眼簾,自去做事了。
方稚桐的眼神驀然落空,一時十分錯愕。
就如同他看見一扇明窗,才想一窺究竟,那扇窗卻突然落了簾,教人無從看見裡頭的風景,不免令人惆悵。
查公子卻已經拋開這一茬兒,絮叨起月望詩會的事來。
“…舊年是以風為題,不曉得今年會以何為題?需得回去先醞釀推敲好了…”方稚桐轉回頭來,一笑,“我便去也只湊個熱鬧,小弟預祝查兄到時能拔得頭籌。”查公子老實不客氣地拱手,“借你吉言。”兩人有說有笑,帶著書僮去得遠了,亦珍這才起眼皮來,狠狠瞪了矮胖查公子的背影一眼,心裡暗道:你才姿
略遜幾分!你全家都姿
略遜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