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什麼奉獻給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不停地找、不停地問、不停地想啊——”在歌手如林、歌海波起雲湧的當今,我最愛聽臺灣歌手蘇芮這首聲情並茂的《奉獻》,每當聽到總是不由有種潸然淚下的覺,這首歌唱出了我的心聲。
“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愛人——”對愛人,我也正是懷有這一種“我拿什麼奉獻給你”、無以回報的之情。記得初涉愛河時,我遠在北疆服兵役,前程未卜不說,因為我從小失去母愛,只靠父親一人獨自將我們姐弟六個拉扯成人,家中一貧如洗,而她各方面條件都不錯,還有份不錯的工作,但她仍是頂住重重壓力,義無反顧地選擇了一無所有的我,而婚後度過
月,我就隻身踏上歸隊的旅程,每年除了一個多月的探親假期外,總是兩地牽掛,只能靠書信和電話維繫情
,沒有花前月下的
漫相依,沒有"你耕田來我澆水"
"後夫雙雙把家還的溫馨,不但沒能履行照顧她的義務,反而為她平添不少擔驚受怕的煎熬。特別是有了小孩子後,愛人獨自一人擔負起照顧小孩子的重任,每天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孩子,忙得
不出一口氣。小孩體弱多病,打針吃藥、尋醫問診是家常便飯,但她都處理得細緻入微,從不讓我分心,每次打電話給我都是報喜不報憂,久病成良醫,她便練成一種特異功能,只要一聽到孩子的哭叫,她就能診斷得出他是否患上呼
病,只要一聞孩子的大小便就知是否患痢疾,只要一摸孩子的頭,就知是否傷風
冒,便對症下藥,往往十拿九穩,妙手回
、手到病除。在她的
心呵護下,小孩子一天天長大,由呱呱落地時的皮包骨變得白白胖胖的,不知凝聚愛人多少心血。
我轉業回家後,一時沒能安排工作,心中煩悶,便經常借酒澆愁,喝酒後總是在家尋釁鬧彆扭發洩,但愛人總是寬我說:“你不是愛好寫作嗎?可以用這些時間再寫寫稿子,既可以提高寫作水平,還可掙到稿費啊”在她的鼓勵下,我拿起塵封的筆,潛心搞起文學創作,在她的不斷支持下,我的文章又開始見諸報端。
誠所至,金石為開,我靠發稿剪貼本在電視臺當上新聞記者。為了讓我安心工作,她包下了全部家務,從不讓我染指,我過意不去,總想偷偷地幫她一把,而她總是笑著說:“讓你們秀才做家務是高
炮打蚊子——大材小用,把文章寫好就行了,”聽過笑過,心中有股酸楚的
覺,便下定決心要百尺稈頭,更進一步。在她的支持下,我的業務大大提高,我已先後在《人民
報》《湖北
報》,湖北電視臺,咸寧
報等幾十家報刊發表各類作品600多篇,有的作品分別在全國和省市徵文中獲獎,被幾家報刊評為優秀通訊員。這是與愛人的幫助是分不開的。就象《十五的月亮》裡唱的那樣:“軍功章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
“白鴿奉獻給藍天,星光奉獻給長夜,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小孩——”提到小孩,我總是深懷愧疚,覺得自已沒盡到為人父的職責和義務,真不知“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愛人懷孕期間,由於我們為買房而負債累累,她一直緊衣縮食,營養沒有跟上,孩子出生時,瘦成皮包骨頭,皺紋象條條蚯蚓粘在他額頭,怎麼看怎麼象生出個小老頭?我嚇壞了。先天不足,後天彌補,遺憾的是隻服侍了一個月的月母子後,我就辭別他們母子歸隊服役,一走就是將近一年,沒有給小孩子半點父愛,讓他們母子相依為命,每年直到年底探親回家時,才能見到他,每當我要他喊爸爸時,他不敢喊,嚇得直往媽媽懷裡鑽。而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了四年。轉業到地方工作後,我也想好好地履行為人夫為人父的職責,但是由於工作緊張,我每天早出晚歸,家對我來說只是一家旅店,本沒有機會照料孩子,極少有時間陪他逛街、遊山玩水,有時發起火來還狠狠地揍他一頓,甚至連他上學接送及輔導做作業我都不能做到,所以在他眼裡我只是可有可無的一個稱呼而已。
“雨季奉獻給大地,歲月奉獻給季節,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爹孃——”生我的是爹孃,撫養我成長的也是爹孃,可謂是情深義重,可我卻沒有為他們作些什麼,特別是我的父親。因為母親英年早逝,三十多歲的他為了我們不受欺負,獨自一人擔負起撫養我們兄弟姐妹六人的重擔,他當爹又當媽,忙裡又忙外。當時大姐才十五歲,最小的我只有一歲半,農村當時是極為貧困,穿衣吃飯都很困難重重,我們家更是吃了上頓愁下頓,為了填飽肚皮,父親勤扒苦做,在我的映象中,父親長年累月為生產隊種植莊稼,並挖過煤,拉過板車,打過鐵,常常是一身汗水一身泥,儘管如此,子過得仍是非常艱難,每年青黃不接之際正是父親發愁之時,吃小麥疙瘩,吃紅苕飯都要全靠他去想辦法,其艱難困苦可想而知,就在這種環境中,父親獨自一人將我們姐弟六個撫育成人,併為他們成家立業,還為我們蓋起一棟房子。
我參軍入伍後,父親已到了晚年,體弱多病的他雖然他已為我的哥姐成了家,對我卻有種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負疚,開始是為我的前程擔憂,生怕我再回到農村無依無靠,每天為我牽腸掛肚,直到數年後我順利轉為士官,離開農村,他一顆懸掛的心終於一塊石頭落了地,可憐天下父母心,我的婚姻大事成了他最後的牽掛,每次探親回家,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嘮叨村裡誰誰結婚了,誰家生了個大胖小子,盼望早點抱上孫子。後來,我在城裡成了家,回家當天,父親拿出僅有的一張50元大票要給我作禮金,內疚地說:“你們兄弟姐妹幾個我都盡到義務,只有你我對不起,無能為力啊”我眼噙熱淚安說:“您把我撫養成人就很不容易了,我不會責怪您的”並再三謝絕他的禮金,最後仍是推辭不掉。
我的孩子出生後,父親高興極了,逢人就說他最後一樁心事了結了,那情景真象吃了一樣甜,並急著要到城裡來看孫子,由於當時住房緊張,我想將新買的房子裝修好後再接他來住,盡我的一份孝心,但禍不單行,孩子剛出生一個月後,父親就因病與世長辭,含笑九泉了,沒有到過我的新家,沒有看到最小的我的小孩子,也沒吃上一口我作的菜,只留給我終生的遺憾,因此清明節立墓碑時,我贈父親一幅輓聯以
其生平:鐵肩擔道義無私
神昭
月;匠心鑄忠誠滿腔正氣壯山河。
“白雲奉獻給草場,江河奉獻給海洋,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的親朋——”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這句話我深有體會,我能有今天的幸福也是靠親友的大力相助,我成家立業主要是有了兩個姐姐的幫助,一個是我的堂姐,一個是愛人的堂姐,我家與堂姐由於多種原因,雙方有二十多年沒有來往,我在回鄉探親期間順便與哥哥一起輾轉找到她們家去玩,她們全家非常高興,當聽說我還沒有談戀愛後,堂姐便熱心幫我物對象,她得知最要好的同學有個堂妹還沒出嫁時,便積極撮合,穿針引線,使我有了認識愛人的機會,結婚時沒有住房,她的堂姐想方設法為我們借到兩間房子,後來又通過
人幫我們買到比較適用的房子,解決我們的後顧之憂,我轉業後,工作無法安排,是她的堂姐積極幫助解決,四處找人打通關節,使我如願以償地參加了工作。
如果說成家是依靠親戚,那麼我的事業和成才則是靠戰友相助。當初入伍時,我只身一人,無親無故,而且是身無分文,要想幹番事業其難度可想而知,正當我到沮喪時,我有幸到一名四川藉的頂頭上司手下工作,當他偶而得知我的家境後十分同情,不失時機地將我調換到機關工作並大力扶持,為我的進步創造條件,使我有了自學寫作和工作兩不誤的好環境,從而不斷地取得工作成績,先後入黨、榮立三等功,並送我到院校學習,特加是當我留隊受到名額限制時,一位吉林藉的大隊首長積極為我找關係,為我爭取名額,解決緊缺的難題。使我最終如願以償,留在部隊。
“我拿什麼奉獻給你?我不停地找、不停地問、不停地想——”是啊,我拿什麼奉獻給你?對於這些好心人,我總是常懷之心,常有報答之志,總想去為他們作些什麼,可卻往往是心有佘而力不足,正如有名作者在一首詩歌中描繪的那樣:“真想給你以綠蔭/而我卻不是枝柯/真想給你以滋潤/而我卻不是清泉/真想了結的心願不能了結/這不僅是一種負疚/更是一種折磨——”我想,只要我吃水不忘挖進人,常念著這一份份情、一份份愛,知恩圖報,我想是會有報答的機會的,好人終會有好報——好人一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