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以太庙里还供着前朝列祖列宗的牌位,以及南让和元后马氏的。

二人跪在蒲团上,或许是由于有不少陌生的牌位,南静女并未多说什么,按照准备好的奏表背诵了一遍,又说了一下自己登基以来做过的事情,之后齐颜也说了几句,二人便出来了。

乘着轿辇回到甘泉已经临近中午,朝中百官和各州府官员已经在朝堂上跪侯多时了。

静女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只是和齐颜各自用了一碗粥,就来到了朝堂。

在帝王宝座旁边,设立了另外一张金椅,齐颜的专属。

静女和齐颜分别入座,接受百官叩拜,然后从中书令和太尉开始,群臣依次献上贺寿词……

静女稳坐高位,齐颜却在暗暗乍舌,场中朝臣从大殿里一直跪到外面,就算每人说一句也要很久吧……

齐颜听了一百多段贺寿词以后,就有些心烦意燥了,她心里着事儿,想要像平时一样安稳也难。

一直目视前方的南静女却突然伸过来一只手,握住了齐颜的手。

有御案挡着,下面也看不到什么。齐颜觉到南静女的手心里有汗,心知对方也是烦躁的,只是没表现出来罢了。

齐颜又暗暗慨:南静女真的长大了,从前让她在书房坐一个时辰都好像会要了她的命,今却表现得比自己还要稳重。

齐颜回握南静女的手,二人十指相扣,大臣们还在说着令人烦躁的祝寿词,可她们的心却是平静的。

第239章生辰夜破釜沉舟齐颜不得不佩服渭国文臣武将们的才华,上百段祝寿词说下来,竟然没有多少重复的……

静女依旧是一副泰然之,但也被这帮朝臣吹捧得晕晕乎乎的,自己登基不过半年多,怎么听这些朝臣说的,自己俨然是千古一帝,万古明君了?

静女有些飘飘然,心里喜滋滋的、时至今她终于明白了为何皇位如此人……

不过很快南静女便恢复了理智,她知道这些大多都是吹捧之词,自己离这些赞美还有太遥远的距离。

除了外,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南静女多少明白了这些朝臣,或者说天下人对“明君”的定义和期许,这让南静女有了全新的方向,原来百姓们要的如此简单:国泰民安,丰衣足食就足够了。

大殿内御阶靠前的位置跪着一人,穿着藩王的绛紫蟒袍,头戴紫金冠、放眼整座大殿只有他面郁目光深沉,与周围的所有人都格格不入。

这人便是——临江王南保,曾经的八皇子,丽太妃之子。

说来也是奇,自从南保奉先皇遗诏回京后,淮王南离失踪,临江王南保称病住到了丽太妃的披香殿,依照内廷律例藩王是不能住在内廷的,但南静女对自己这个弟弟心有愧疚,便任由他去了,之后还给南保挑了一块最丰饶的州府做他的封地,也下了旨准许藩王接母亲回封地居住,可是……

保没走,就连丽太妃也没有离开的意思,仿佛本不知道有这道圣旨一样,母子二人依旧住在内廷,过着和从前差不多的子。

如今的后除了丽太妃和情况更特殊些的雅贵太妃外,只有几位年迈无子,母家无人的前朝妃嫔还住在后,南静女下旨后能走的都离开了。

保能来为自己庆祝生辰,南静女很开心,她还给南保安排了离御案最近的位置……

百官的祝寿词说完,天也黑了。南静女象征地说了几句,站起身大袖一挥:“诸位卿家,随朕前往畅音阁共赴宴!”由于人数众多,宴会的场所只能安排在畅音阁,南静女和齐颜坐上主位,临江王和灼华公主分列左右首位,小辈里唯有齐玉萧得到南姝女的邀请坐在了她身边,剩下的都单独开辟了一处小场地。

宴会设有乐但并无歌舞,乐器的选用上也多采用编钟,角鼓等音厚重的乐器,所有类都选用三净,可以说是充分考虑到了国丧守制的问题。

天气虽然有些冷了,好在人多,不少朝臣故友重逢,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闹起来。文官们以文会友,行酒令,诗作对,还有言官实时记录佳句,好不风雅。

武官集团这边,不少将军端着酒樽来到了公羊槐的桌前,他们这些人不敢灌南静女,对公羊槐却没有太多顾忌。

齐颜和南静女双双把目光投了过来,只见公羊槐站在人群正中,一杯接一杯的饮着,一副来者不拒的姿态,八樽过后,人群爆发出了喝彩声。

公羊槐脸颊泛红,抬起袖子擦了擦嘴,将四方酒樽倒扣过来甩了甩,一滴不剩。

他的身材在一群将军中算是瘦小的,可气势上却丝毫不输任何人,武将比文官的往方式要简单暴的多,兴趣相投就是较好的最前提条件。

静女低声对齐颜说道:“真没想到公羊槐能和这些武官这么快打成一片。”齐颜笑着为南静女添了一杯酒,回道:“臣当年在允州官学初见他的时候,便觉得白石的言谈作风更像是将门之后,白石未入仕前在京城诸多世家公子中的评风是极好的,不仅全无门第之见又仗义疏财,这样的人很难不让人喜。想当年臣不过是一文不名的穷书生,就的白石倾心相,他的这份赤诚之心武官们不会受不到,臣相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