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哦?说说理由。」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易安之缓缓开口:「首先,水浒传可以说梁山好汉和朝廷之间的斗争史。加入朝廷有几个好处,第一、咱们拥有大义,明面上说咱们是官,梁山是匪,咱们可以调用的力量会比较大,是剿是抚也占据主动。第二、据故事情节,梁山中的部分人是被入伙,只要能解决这部分人的招安问题,削弱梁山不是空话。第三、如果加入梁山,咱们要杀高俅,蔡京,童贯,这基本形同造反,但宋江一心想着招安,要完成任务就必须绕过宋江或者是干掉他,这对于咱们来说难度太大。说到底,梁山好汉呼啸聚义,端地快活,但是子太弱。

替天行道只是听着提气,但没什幺实质的好处,也不利于我们将来再进入这个世界。」想了想,他还是补充了一句:「当然,肥猫说的也算一个理由。」老狼听了,琢磨了下也点点头:「有道理……好,那咱们这次就选朝廷阵营。」接下来三个人凑在一起商量起了后续的计划。最后一致决定,要剿灭梁山,必然要借用朝廷的力量。介于此,势必得先接近高俅,原着中这厮如同光环护体,被捉了也有宋江护着他以图招安。在他周围,安全指数相对会比较高。况且高俅出身市井,门第观念不强,较蔡京,童贯而言更容易接近一些。只要送上些珍奇异物,不愁搭不上这条船。

止血药,银两,黄金,衣物……各种需要的东西被列成了清单,又一一被兑换出来。不得不说,三个家伙尽管好,但毕竟是老手,准备起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没有丝毫的忙

三个月后,随着一道白光闪过,三人又再度消失在了空间的大厅里。

***********************************

第二章初临东京北宋徽宗年间,东京。

作为宋朝国都,天子脚下的繁华之地,熙攘的街道上车水马龙,人头攒动,好一派热闹的景象。虽然北有金虏不时扰边,各地也时有贼寇出没,但此处的百姓还是能够安居乐业,过着复一的平静生活。

城东是达官贵人的聚集地,本朝四品以上官员大多居住于此,各种华美的府宅鳞次栉比。其间一座更是气势雄浑,朱门廊柱,兽口环,显示着府宅主人的赫赫权势,门屏上方一块黑漆大匾,鎏金的「高府」两个大字赫然排列于上。

不用问,此处宅邸的主人便是当朝太尉,殿前司指挥使,开府仪同三司,皇帝眼中的第一红人—高俅。

尽管这位太尉在民间声名颇为不堪,但在皇帝心目中却是实打实的忠臣。高俅自身是个踢球的出身,除了一笔字和蹴鞠,没什幺能拿得出手的,但却是不学有术的典范,于官场一道深谙其中三味,左右逢源做得极好。

加之徽宗本身喜好游乐,高俅每隔一段时间总要搞点新花样让皇帝尝尝鲜。

发迹之前经常混迹市井的他自然擅游乐之道,所以宠幸并未随渐减,反而越发地稳固。

不过这位位高权重的高太尉此时在府中却是很有些心情不愉,连往最为喜的小妾上来撒娇也引无心去理。原因无他,最近梁山那伙强人活动频繁,接连干下了几件大事。引得地方震动,当地州府接连公函报急,已是直达天听。

和朝中某些只会空谈的官员不同,高俅还是略有几分才干的,不然也不会把殿前司这一亩三分地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梁山之事,开始他以为不过是癣疥之疾,充其量最多也就是几个小贼占山为王罢了,所以当时没太重视。

但前几自己的族弟高廉在高唐州被害,带去的三百飞天神兵被杀了个一干二净。这才让高俅意识到这一伙他看不上的小贼,已经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发展到能破州杀官的地步了。

皇帝虽说喜好玩乐,却也并非完全不理朝政,所以次早朝,便召文武百官议事,要众人拿一个处理的章程来。一阵扯皮推诿后,虽然没有拍板定论。但当时很有几个言官出言直指他高太尉处理不力,难辞其咎。

若只是言官聒噪,他自然不需如此烦心。但后来皇帝私下召他宴饮,席中也对他说:「国中四大寇者,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江南方腊,山东宋江。此四贼,不思报效国家,反聚众为,朕深恨之。」言语之间,颇为怨忿。

这下于公于私,高俅都必须拿出一个态度来,不然他这殿前司指挥使的职务,怕也是当到头了。于是第二早朝时,他便向皇帝保举汝宁郡都统制呼延灼为指挥使,出兵征讨。

呼延灼出身将门世家,使一对雌雄双铁鞭,雌鞭十二斤,雄鞭十三斤,武艺高强,勇猛过人,更兼统兵有道,麾下三千披甲连环马,冲锋陷阵锐不可当。高俅选此人也算是正对症候。

虽说明那呼延灼便要来了殿前点卯,但是这梁山贼寇一不去,高俅总觉得有些气闷。

「管家。」

「小人在。」一个皂衣老者推门进来,垂手恭立。

「带两个人,陪我出去走走。嗯……就不用准备车马了。」

「是。」老者依言转身而去,过不多时却又返身而回,一脸古怪道:「老爷,门外有三人想要拜会老爷,不知作何处置?」

「何人啊?」高俅一时也不以为意,只当是有客上门,故而随口问道。

管家忠叔的脸也颇为惑,但还是如实道来:「老爷,那三人乃是一僧,一道,一俗,却是未报姓名,只道是有宝物敬呈老爷。」

「哦?」这下高俅有点兴趣了:「可曾问过是何宝物?」

「小人问了,可这三人坚持说宝物非得当面予老爷,小人开始以为他们是骗子,就让门房赶人,可后来三人中那道士确是拿出一件宝贝来。」高俅兴趣又浓了一分,问道:「是何宝贝?」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高官大员家的下人自然也是心高气傲,等闲人等忠叔如何会通报?再说自家人知自家事,自已这个管家虽比不得皇大内的内官那般眼光刁毒,却也算得上是见多识广。自从发迹后,皇上赏赐的奇珍异宝不在少数,各地官僚在孝敬上也是颇费心思。这些年来就是黄金翡翠,宝剑名刀也只能算是稀松平常,哪怕是外邦进贡的肤如白雪的夷女这位管家也是见过的。

能让管家忠叔说出「宝贝」二字,必是这物品有独到之处。

管家忠叔却是继续道:「老爷,是面镜子。非金非铜,看着好像是琉璃,却是映人纤毫毕现,无丝毫模糊。小人长这幺大,还是头一次看见这般清晰的自已。」高俅这下彻底来了兴致,身为太尉,平里位高权重的他什幺没见过,镜子这等常用物品府里也有一面皇御赐的品。但此时镜子多为铜镜,工艺便是再湛,也只有初制时尚能映照较为清晰,一旦时稍久,便会渐渐模糊,只能请匠人再度磨制。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