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姚夫人坐起身来,怔了一下,道:“关扑算什么罪过了,是谁下得手?”
“二郎他叫嚷着要去报仇,说是被人告发了,夫人快去看看吧。”---前院,一个身材魁伟的年轻人趴在一张椅子上,嘴里骂骂咧咧。
在他跟前,是他的弟弟姚平逸,想笑又不敢笑。
被打的,赫然是杨霖派人举报的青年,原来他是姚古的养子,名叫姚平仲。
自己不过是被戏耍了一顿,一向厉害的二哥,却被打了股,不由得姚平逸有些好笑。
这个二哥,虽然是叔父的养子,却处处自己一头……其实不光是
自己一头,姚平仲在整个关中,也是了不得的遮奢人物。
姚平仲在西北颇有些声望,为人四海,有勇有谋,在西军也是屡立战功,关中的豪杰都推崇他,叫他“小太尉”。
当初童贯征讨西夏,心里知道姚平仲的本事,却又不喜他桀骜的
子。
童贯实在是佩服他的沉稳勇猛,为了能打赢,便又调他同行。
结果姚平仲的功劳在全军最大,于是面见童贯说:“我不想得到赏赐,只愿见一面皇上。”童贯立马变了脸,一顿腹黑,你小子野心不小啊,还想见圣上,便把他的功劳全部了下来,直接赶出了西军,军中没有一个服气的。
这小子是个情中人,在原本的历史中,宋钦宗做太子的时候,听说了姚平仲的名声,等到一即位,金人南下,京都被围,姚平仲正好在京城,得以在福宁殿被宋钦宗召见询问对策,赏赐了他十分多的金钱布匹,许诺退敌后给他重赏。
于是姚平仲战,带着一群临时拼凑的敢死队攻入敌人的军营,准备擒贼先擒王,把女真鞑子的将领献给宋钦宗。
他出击后,接连攻破金人两座营寨,不可一世的女真鞑子也被他吓得不轻,趁着夜偷偷撤走了。
姚平仲一看金人逃了,自己岂不是不能完成对钦宗吹下的牛,于是他……也逃了。
这个逗比独身一人,骑着青黑的骡子逃命,跑了七百五十里,到达邓州。
进入武关,到了长安,打算在华山隐居,担心离朝廷太近,又跑到蜀地,到了青城山的上清,人们都不认识他。
钦宗当然不会怪罪他,这样能打的将军实在太少了,多次下诏搜寻他,都没有找到。
这就是宋金劫寨之战,是当时重大战事之一,后世的所谓专家喜把功劳算到李纲头上,其实这场难得的胜仗,是钦宗谋划,姚平仲执行的,和李纲关系不大。
几十年后,这个人出山,已经是南宋孝宗时代,令人吃惊的是钻到山里这么多年的姚平仲得道了……
当时他已经八十多岁,陆游在渭南文集中描述,他紫红的胡子很密,长好几尺,脸上有红光,走路不躲避崖、沟、荆棘,速度就像奔马,也经常给别人写草书,字迹非常奇特雄伟,但是从不说他得道的原因。
这个奇葩,因为打了一场胜仗而连夜狂奔八百里,就差没逃到天涯海角。
也因为这项独一无二的本事,他被戏称为史上最能跑的将军,不过难以否认他确实能打。
如今被人举报,万岁营的人带着衙役来到酒舍,把京兆府有名的“小太尉”捉了,衙役们脸苦
地打了他三十板子,已经成了笑谈。
一阵香风袭来,姚平仲顿时闭了嘴,姚平逸也站起身来,笑道:“娘,你来了。”姚夫人一看侄子的惨像,顿时双眼一红,道:“这是怎么说的,二叔他不在家,京兆府衙直如此欺负我们姚家么?”姚平仲有些不自在,自己这个婶子,实则和自己年纪相仿,他起身强撑着挠头道:“婶婶不必伤心,此乃小人诈,不干府衙的事。来
见了那厮,我必让他好看。”话虽如此,姚平仲自己也知道,未必能奈何得了那个人。
亏自己白天还看他十分顺眼,谁知道竟然这般不厚道,你要是说关扑违,那你自己怎么不被打
股。
越想他越气,姚平仲一瞪眼,问自己弟弟:“他这么大的官,进了城你没去接嘛,怎地让他在街上如同闲汉般
窜。”
“谁说没去……扑了个空。”姚平逸摊手道,不过心里多少平衡了些。
“真是个混蛋!”兄弟来异口同声地骂道。
------------第三百一十九章姚氏二子上三竿,杨霖推门而出,这几天赶路实在太累,一觉睡到自然醒,心情十分舒畅。
门外侍卫们都已经准备好,正在酒店的小桌上,吃着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