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当时讲的是:如果我当大队长,一定把生产、社员收入搞上去。这个,你们可以到村里去调查。我的目的是改变农村面貌。”

“你认为就是你能改变吗?”

“我觉得我的想法比当时的大队长纪鸿儒更符合实际。”老董转头和另两位调查组的同志换了一下目光。那个女同志一边记录,一边不时用同情的目光看看李向南。

“社员听了你一篇讲话就都支持了你?”老董又问。

“我在那之前已经当过一年小队长。那一年,我们小队分红提高了一倍。”这个回答很有力。老董沉了一下。

“当时的形势是处处排挤打击老干部,你作为年轻人,当时对老干部是持什么态度?”他口气平缓地问道。

“我对老干部是尊重的。”李向南答道,同时想到纪鸿儒这个解放初期才参加工作的“老干部”来“我对纪鸿儒同志也始终是尊重的。不过,我们之间始终在农村政策上发生冲突。”

“什么冲突?”老董注意了。

“他单打一只抓粮食产量,我主张还要搞经济作物,搞林牧副渔,队办企业,全面发展。”

“你当时就反对‘左’的路线了?”

“当时,大寨谁也不能不学。不过我有我的解释,要结合本村实际。”李向南诚恳地笑了笑“我当了两年大队长,社员分红翻了一番。”

“你当时哪来的这样实事求是的思想基础呢?”李向南蹙眉垂眼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我那时已经读过《资本论》了。”

“《资本论》?”老董观察地看了看李向南“什么时候开始读的?”

“1966年11月。”

“为什么是11月?”

“我父亲在1966年11月被打倒了。”李向南答道。

老董点了点头:“你现在能给我讲一点你对《资本论》的理解吗?”李向南想了想,说:“商品生产的整个发展过程说明了社会经济,更广而言之是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辩证的,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超越历史的阶段是不可能的。”

“不是经常有人想超越吗?”

“有人想超越,有人想拖后,在一个时期他们的政策甚至可能推行几天。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就是不断使他们都垮台,最后表现出自身的辩证法和必然。更广地说,就连这些想超越历史、拖后历史发展的力量,它们的存在,本身也是历史发展必然的丰富表现。”老董用一种注意的目光看了李向南几秒钟,然后不易觉察地微微颔首。

这位调查组组长始终不出任何倾向

谈话就是这样有问必答地进行着。随着谈话的进行,李向南越来越对写揭发材料的人到愤怒,很多事情几乎到了捏造的地步。他极力控制着自己,但终于失控了。

“你在生活上有过什么不检点吗?”老董问。

“什么意思?”

“就是说,你在生活作风上有过什么啊…问题没有?”

“我不明白。”

“这些年你在省里,包括后来在大学,总之,在生活作风方面检查一下自己。”李向南愤怒了。看来揭发者是广为搜集“材料”了。显然这绝不是纪鸿儒个人的那一点历史嫌隙在起作用了。他隐约到,上上下下有一些人、有一个势力在对自己下手了。而其整个背景,他现在是难以一时看清的。

“我拒绝回答这个问题。”他说。

“你要冷静,要配合组织上调查清楚。”老董和气地说。

“揭发人可以提出具体事实,你们可以去调查。我要确实犯了纪国法,可以处理我。”

“向南同志,我们也是帮助你把问题搞清楚。”那个女同志这时温和地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