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谁输谁赢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第三百三十五章谁输谁赢?(三)八月的衣烈河草原光高照,不一会就把这片土地晒得热气腾腾,离午时还有一个时辰,一直安静无比的明军大营突然有了动静。
在有节奏的行军鼓声,一队队身穿红军服,肩扛滑膛
的明军士兵有顺序地走了出来,然后齐步向前走去,整齐而缓慢的脚步随着鼓声一声沉过一声,期间有悠扬的笛声传出,似乎让官兵们的脚步变得轻快了一点。
军官们一边在旁边跟随着队列的脚步,一边时不时地转头看一看自己队伍的情况,他们的脸如同石头一样沉稳。而队伍中神情最严肃的是走在最前面的旗手们,他们将各自部队的军旗举在眉前,像旗杆一样笔直,而步子也迈得最为肃正。后面的士兵们则一步接着一步紧跟着。
走了大约半个时辰,大队明军来到了指定位置,随着军官的口令声下,士兵齐崭崭地停住了脚步。紧接着是彼此起伏的口令声,各队士兵们在军官的命令开始进行战前最后检查,支、刺刀、弹yào,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而数万骑兵策动着坐骑,慢慢地出现在步兵军阵中两翼。最后当埙声响起,整个近十万人列成大军阵在古朴、浑厚、低沉、沧桑的乐声渐渐陷入沉寂,不一会便变成了衣烈河草原上一片红
的森林。
不一会,在全军官兵的注视下,身穿常服的刘浩然一行骑着马缓缓出现在队伍中间,他们只有七个人,shi卫长莫少雄以及其他五位shi卫,却连骑带牵有二十匹马。
他们穿过红森林,来到军阵前两百米的地方便停了下来。shi卫们在莫少雄的指挥下从马匹上取下一支大伞,撑开后有方圆近两丈,三个shi卫将其牢牢地
在地上,再摆出两张马扎,相隔不到一米对摆开。
刘浩然施施然在靠明军的马扎上坐了下来,然后接过莫少雄从马囊里取出的一本书,在大伞的影下看了起来,很快便入了
。莫少雄往旁边一站,刚好站在
影和
光的
界处,他左手握着
刀刀柄,右手垂在腿侧,整个身子跟伞柄一样直。五个shi卫检查了一下自己身上和战马上的装备,又检查了一下所有马匹的马鞍、马镫和缰绳,然后在伞影后侧围成了一个半圆。
这时,帖木儿的军队也陆续抵达,他们在离明军大约一里的地方停了下来。他们的马嘶人声丝毫没有影响到刘浩然一行。
过了一会,一名骑兵从西边急驰而来,莫少雄眼睛一亮,握刀柄的左手反而松了,而右手不由地微弯成一个空拳,五个shi卫身子微微动了一下,但都没有发出一点声音。而刘浩然却依然在埋头苦读,似乎他手里的书是这世界上最有引力的东西。
骑兵在离大伞不到二十米的地方停了下来,他身上没有任何武器,也没有做出什么动作,只是眺望了一会便扭头而去。
“素丹,只有七个人。”刚才那个骑兵向帖木儿禀报道。
“你确定那人是大明皇帝?”帖木儿急切地问道,话一出口他便意识到错误,自己接口道:“你不认识大明皇帝。”帖木儿犹豫了一下,对阿里木说:“你去找十二个人,跟我一起过去。”很快帖木儿一行十四人冲出了军阵,向大伞处急驰而去,不到五十米处,帖木儿勒紧了缰绳,战马很快便缓缓的小跑起来。
帖木儿眼神很好,一眼就将那悉又有点陌生的身影认出来了。坐在那里的他就好像一位嗜书如命的中年学者,可是再一仔细看,他却像一个在红
海洋边上钓鱼的渔翁。那随风卷动的旌旗就像一层层海
,在他的身后涌动着。
帖木儿再看了看刘浩然旁边的几个人,最近的一看就知道是个高手,可是他的间除了
刀之外,还
着两支短火器,对了,明人叫它短铳。而其余五个人应该也是好手,不过他们
间除了
刀,居然各自
着好几支短铳,多的有四支,少的也有三支。而不到五米处停着二十余匹马,都是配好鞍蹬,骑着就能走的。在每匹马的鞍边,隐隐可以看到有好几支短铳的摸样。
帖木儿在不到十米的地方下了马,将缰绳丢给了shi卫,然后迈着他的瘸腿一步一步向大伞走去。他的脚步终于让刘浩然抬起了头,目光刚好对上即将走进大伞的帖木儿。
刘浩然微微一笑,帖木儿也回了一个微微点头,还没等他开口说话,刘浩然突然指了一下他对面的空马扎,对帖木儿说道:“坐!”帖木儿到喉咙的话马上被憋了回去,他觉自己一见面就被对手把气势
下去了,他很想做点什么或说点啥来挽回局面。可是帖木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直接坐下去,好像有点丢面子,不坐就这么站着,好像显得更尴尬,难道扭头就走?自己岂不成了小肚ji肠的人物了?那说些什么?帖木儿更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是犹豫了那么几息时间,帖木儿便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眼睛也看到了刘浩然手里的书。
“不知你皇帝陛下手里是什么书?能如此引陛下的书一定是好书,希望能借我一阅。”帖木儿首先开口道。他从大明回来倒是苦心专研了一番汉学,至少大明官话说得还能让刘浩然听得懂,至于能不能读懂刘浩然手里那本书就不得而知了。
“是《忠义水浒传》,有人喜它,说它是一本好书,但是我不喜
。”
“哦,陛下为什么不喜这本书?”帖木儿原本只是想找个话题,听到刘浩然这么一说,反而有了兴趣。
“这本书标榜忠义,可是书里的忠却似忠实愚,义却似义实匪。大举替天行道,可是天是什么?道又是什么?只不过是人心中的好恶罢了。以人之好恶行事,要律法何用?不过最令我厌恶的不是这个。”
“不知皇帝对这本书最厌恶的是什么?”两人居然在近二十万严阵以待的大军之间讨论起一本书来。
“做人包子的人却成了书中的好汉,这种视他人生命为草芥,杀人不需要理由的人应该是我大明最该杀的人。”刘浩然毫不客气地说道。
“尊重生命,是一个人良心的最底线。”刘浩然最后叹了一口气道。
帖木儿对刘浩然前面的话听得半懂非懂,但是听到最后一句,心里却不由腹诽道,尊重生命?就在我俩坐着的这块土地上,前几就被数万人的鲜血浸泡了一遍。想到这里,帖木儿不由地挪了挪脚,他觉得自己的鞋底似乎有点黏糊糊的。
“好了,帖木儿素丹,我们闲话少说,该说说正题了。”正当帖木儿想就这本书的话题继续讨论下去时,刘浩然开口道。
对于刘浩然抢先一步把话题转到正题来,帖木儿心里不由又一阵懊悔,真是一步失步步就落后了,看样子自己一时半会还得被对手牵着鼻子走。
“帖木儿素丹,前几你该试探的也已经试探过了,现在能够和我面对面坐在这里。我想你也明白我的意思,我也大致明白你的意思了。说说你的条件吧。”
“皇帝陛下,就以现在双方占据的地方为界吧,我们各自休兵。我愿意与皇帝陛下结成兄弟之盟。”帖木儿斟酌了一会说道。
“以现在双方占据的地方为界,你的意思是我们平分这片草原?”刘浩然似笑非笑地说道,他抬起手向远方指了指说道:“这片草原广袤无比,而且很不容易分清界线。将来如果你的子民丢了一只羊,找着找着一不小心就可能过界了,我的子民丢了一头牛,说不定找着找着也过了界。来回几次,很容易发生冲突的,这会伤了我们兄弟之盟的情。”帖木儿明白了,这位大明皇帝对与自己结兄弟之盟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地盘分配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