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下一个目标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爸爸,你和妈妈到底怎么了?为什么妈妈常常一个人发愣,有时还掉眼泪?”
“岚岚,是爸爸不好,爸爸关心你们不够,可是爸爸也是身不由己啊!”贾士贞把岚岚搂了搂,又嘱咐了岚岚一会儿,拉着女儿,向周一兰表示谢,头也没回,心事重重地走了。
贾士贞没有心思去和那些市委组织部长们寒暄,一个人躺在上,觉得玲玲的行为太有些反常了。虽然现在两人不能进行
生活了,但自己作为一家之主,作为丈夫、父亲,过去十多年的生活还历历在目。想着想着,不知怎么就拨通了玲玲的电话。
电话居然通了,贾士贞既有些惊讶,也有些意外的兴奋:“喂!是玲玲吗?”
“是我。”玲玲的口气很平静,却从此不再说话。不管贾士贞说什么,对方就是不说话,也不挂电话。
最后到底是谁先挂了电话的,已经无法说得清了,但此刻,贾士贞的心境说不出的凄楚,他起身进了卫生间,浴缸里放了水,他静静地躺在水里,手臂像失去了知觉,半沉半浮地飘着。
省委组织部的会议主要是集中学习中央组织部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系列法规文件,统称“5+1”文件。钱部长在讨论时说,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指出:一个省有四五十个省级干部,几百个乃至上千个地厅级干部,一个县几十个县级干部,可以说古今中外没有过。更何况一个省、市除省长市长外,还有八九个副职,每个人再配上秘书,个别的还有助理。解放初期,一般就是一个县委书记,一个县长,或加上一个副职,甚至没有副职。
这次会议,贾士贞一直保持沉默,其实,他心里有很多话要说,但不知道什么原因,又总是无法启齿,为家庭的事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觉得中国现在各项工作缺的不是文件,而是如何贯彻文件神的问题。就像今天会议上学习的“5+1”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文件一样,就这六个文件来说,无论是从干部的选拔、
、调动、回避,以及民主选拔干部等方面都足以能够解决当前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然而,为什么文件发了,学了,各级政府仍然我行我素,不像经济体制改革那样,发展迅速、成绩显著呢?
会上,贾士贞没有见到卜言羽,他也就没有打听卜言羽为何没有参加会议。其实他想见到卜言羽,不光是两人之间的关系,而是他的心里还惦记着文化厅的那件事。凭他的分析,固然省里不可能因为那件事对张志云怎么样,但他非常关心玲玲在文化厅的处境。
末臾几个县领导出车祸后,边副书记叫停了一县一区政一把手的公选工作。市委市政府的检查送了出去,贾士贞也写了一个材料给省委,可从那之后再也没有人问过那件事。会议期间,钱部长一如既往,好像在西臾,在他贾士贞身上
本就没有发生过那件事。
散会之后,贾士贞既无心留在宾馆,也不愿意一个人回到寂寞孤独的家中,心里想念女儿,想去看看岚岚,可又犹豫起来了,最后还是连夜返回西臾。
末臾县选举中选票被调包事件,处理了两个乡的委书记,但他们不服气,这事汇报到常友连那儿,常书记没有表态,只是有小道消息传到贾士贞那里,说韦旭在常友连办公室哭着喊冤枉。还有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说省委有人提议把贾士贞调出,甚至说把贾士贞调省里某某厅当副厅长,西臾市委组织部长在现任副部长中挑选,最终没有得到省委书记谭玉明的支持,所以这事只能暂时摆下来了。许多事情都让人摸不着头脑,贾士贞更加提心吊胆了。
西臾的经济在稳定中有所增长,农村也是一片丰收的景象,火热的夏天又来了。今天和昨天,似乎还是出
落,风平
静。但是,人人都
觉到,一场暴风骤雨即将来临。西臾又像一年前那样,突然间狂风大作,风雨
加。
上午,一上班,贾士贞和卫炳乾就来到常书记办公室,这是常书记昨天下午下班前的决定,卫生、教育、通三个局领导的谈话工作让贾士贞共同参加。贾士贞知道,市卫生局长唐玉熙不仅资格老,而且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所谓的资格老,他医学院毕业后只在医院工作半年就调到市卫生局,从一般工作人员到副局长只用了八年时间,三十三岁就当上市卫生局长,如今也只有四十一岁。而且前段时间风言风语传说唐玉熙要调省卫生厅当副厅长。按照过去选拔干部的办法,只要他没有什么错误,任何领导都不会让他离开局长的位置。当然,提拔那另当别论。至于副局长,已经有七位,加上纪检组长,非领导职务,陪客就
一桌了,连客人的位置也没有。
当然,现在要在卫生系统进行选举产生局长一人,副局长三人,这不仅面临着那么多副局长要从领导岗位上下来的问题。而且,一旦现有的局长、副局长选不上了,他们要去干什么?过去理论上早就宣传干部能上能下,可是现实当中没出问题就能把他们的职务免了吗?
贾士贞和卫炳乾刚坐下,常友连说:“十个先期试点的市直机关领导都已经听到风声了,方案即将出台,现有的领导就恐慌起来,担心自己选不上后怎么办。所以,还要稳定他们的情绪。”停了停,常友连接着说“反应强烈的是群众,群众情绪昂,为我们的改革拍手称好。同时,那些符合条件的同志,正在跃跃
试,
呼西臾大地又吹来了强劲的东风。”贾士贞看看常书记,他没有想到常书记如此兴奋、
动。
对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最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进行不同程度的试点,无论是通过试考选拔,还是在一定范围内的推荐,都是局部的,而且只是拿出少量的职位进行公开选拔。至于如何体现群众的参与,一直被选拔机关领导所忽视。现在,西臾市改革的重点是出人意料的,把现有的正副职统统拿出来,也就是说现有的领导面临着很大的危机,其次是让整个系统的群众来参与选举,这更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问题上,市委常委争论是很大的,但最后大家统一了思想,一个班子、一个领导工作干得怎么样,让群众来检验,那么多群众了解一个领导必然比市委书记、组织部长、常委们了解的情况更多,更全面。在常书记讲话的同时,贾士贞的头脑里进一步对怎样选举、差额选举,作了细致的设计和构思。
常书记讲完之后,贾士贞笑笑。正在这时,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周崎推开门,没等周崎说话,常友连说:“请唐玉熙进来吧!”周崎刚退出去,又转过身,周崎一手推着门,唐玉熙出现在门口。
贾士贞和卫炳乾同时站起来,握着唐玉熙的手,把唐玉熙让到常书记对面的单人沙发里。
唐玉熙很快把目光从贾士贞、卫炳乾身上移向常友连,或许他在犹豫着是否去和常友连握手时,只见常友连指指对面的单人沙发,说:“请坐吧,玉熙同志。”唐玉熙微微一笑,显出几分尴尬,仍然站着,看看贾士贞和卫炳乾,直到贾士贞说:“坐呀,唐局长!”常友连说:“玉熙同志,今天请你来,或许你已经想到了。”唐玉熙笑笑,目不转睛地看着常友连,心脏有些擂鼓样地跳了起来。
“继去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之后,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和改进领导干部选拔的办法和渠道,主要核心是围绕着‘民主’这两个字,改变过去由少数人选官、官选官的程序,做到真正的为民选官。”常友连说“过去,我们在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时,主要是某领导推荐,在极小范围内进行考察,最后由市委常委讨论,正职提市人大通过任命,副职提
政府任命。这种做法沿革了几十年,同时也暴
出选拔领导干部中许多矛盾和弊病,中央关于干部制度改革的决心,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中国要政治文明,民主是政治文明的首要前提。所以市委决定不仅乡镇、县区的领导干部要直接选举,机关领导的产生也要改革,试行选举制。”唐玉熙一动不动地坐着,贾士贞看看唐玉熙,觉得他有些紧张,额头渗出细细的汗珠。
“当然,你在卫生局干了那么长时间,从一般工作人员到局长,应该说为西臾市的卫生工作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市委对你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还是肯定的。”常友连又说“这次要把这个局长的职位拿出来,让大家来参与竞争,让卫生系统那么多群众来投票选举,你可能有一定的想法,这很正常,但是,老唐,你这个局长当得怎么样,卫生系统的广大群众是否继续认可你?也是对你的一次检验。如果群众认可你了,应该继续努力做好工作,当然,也有可能群众并不认可你,那说明你在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唐玉熙觉得脸上一阵阵发热,有点像辣椒水浇了似的。
常友连停住了,唐玉熙红着脸,说:“我找遍了过去和现在前后几十年里,有关干部方面的文件,都没有找到这种选举办法的依据。”看来,唐玉熙还有话想说,但他没有说下去。
贾士贞看看常书记,说:“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中组部就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最近又出台了‘5+1’文件,都是围绕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公开选拔政领导干部,这样一个严肃的问题,中央提出要实现群众对干部选拔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所以,一个领导干部,只有群众自己选出来的人,才能真正为群众办事,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拥护他。”常友连又说:“玉熙同志,其实,你和大家竞争,应该说优势比任何人都多,你刚才的态度有点消极,为什么不以积极的态度,勇敢地参加这场改革呢?”唐玉熙越发不安起来,其实,他的心里还有更多的话要说,可是他知道,大势已定,岂是他能扭转得了乾坤的。这几年来,特别是他在官场上算是一帆风顺的,从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市卫生局副局长,那时他才三十三岁,难道他就在这个正处级岗位上寿终正寝吗?下一个目标是什么?他自然想到了省卫生厅副厅长,也想到了西臾市副市长。这两年,他也在千方百计地向着下一个目标努力,可是偏偏在这个时候,西臾刮起了改革的狂风。
无论怎么说,唐玉熙觉得,摆在他面前的是凶多吉少,不要说副厅长、副市长了,能保住他这个市卫生局长的位置才是当前头等大事了。
谈话也只能这样了,接下来,又把市卫生局现有的七位副局长、纪检组长请进来,常友连也让唐玉熙参加谈话。
常友连说,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曾谈到,中国政治上的一大弊端是官多为患,所以这次市卫生局副局长的职数,由原来的七名减少为三名,纪检组长由其中一名副局长兼任,不再配专职纪检组长。听了常书记的话,大家相互看了看,都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常友连又说:“‘冰冻三尺,非一之寒’。干部中的许多问题,不是今天才出现的,而是长期的积累,各级领导不去抓落实,领导干部不是‘为官一任造福四方’,而是抱着‘明哲保身’、‘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也为‘破冰’改革带来了越来越大的障碍。当前,缺少的不是健全的制度,而是健全的干部;缺少的不是‘破冰’的机器,而是‘破冰’的勇气;缺少的不是说大话、说狠话的官员,而是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氛围;我们需要的正是像贾士贞部长这样敢于承担责任,敢于从
本上考虑问题的领导干部。”贾士贞说:“中国的干部制度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在‘官本位’文化浸透至深的国度,由于官员的级别大小跟他享受的特权以及社会声望密切相关,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去争着充任‘
食者’,而所有的小吏则竭力去捞更大的‘乌纱帽’,整个社会出现了一种‘当官至上’的风气。”
“在中国,当官比美国容易得多,因为在中国人的习惯里,只要你把决定你命运的人给抓住了,那很容易就当上官了,为什么组织部长这个角那么多人巴结呢?按照中国官场的潜规则,省委组织部长想提拔一个副厅级干部、市委组织部长要提拔一个副县处级干部、省里的厅长要提一个处级干部,那简直是易如反掌!而美国就不行,他们的对手太多,他们需要巴结的人太多,需要更多的小心和更多的知识。美国的官不是由某个掌权的人决定,而要人民投票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不知道市卫生局的领导们是否真的理解了常友连和贾士贞一番话的真正含义,还是他们为自己未来官场命运的担忧,也许,他们各自心中有许多话要说,但他们把那些无法言表的东西变成背上渗出的汗珠和忐忑不安的心跳。
最后常友连说:“从现在开始,市卫生局的重大事情必须经过分管文教卫生的殷副市长,尤其是财务和干部问题。这作为一条严格的纪律实行。”有人提出局长、副局长能不能兼报。贾士贞说:“这个问题方案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虽然在座的各位既符合报局长的条件,也符合报副局长的条件,但是方案中明确规定不能兼报。”随后,由常友连、姚雨生、贾士贞三人各带上市委组织部一名副部长,和其余的九个部门领导班子进行谈话,宣布在新的领导班子产生之前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