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派快马来报,说在鸿雁楼摆了宴,大人是否要先随贾公子过去?”身后那人对我们拱手,“下官贾淳青,纪府郡吏,纪大人在鸿雁楼摆了宴,大人不如先移贵步,随下官过去。这一路距鸿雁楼不过百十米远,下官恰有时间为大人详细介绍一下平湖的风土人情。”郡吏亲自来请,我哪有不从的道理。
恰好这一路行来,下了落鹰山路过的第一个村子,着实有些古怪。只是那时急着赶路,也不曾细细去打问,如今进了丹州,纪信亲自接待,悬了一路的心总算是堪堪放下,那些古怪之处便也跟着浮了起来。
“大人这一路骑马大约是累了,那几辆车下官先叫他们送回郡守府上。”贾淳青回头对身后的几个属官安排着,“之前给大人收拾出来的那处睦缘堂,你们再去打扫打扫,那些伶俐的小厮们,多分派过去几个。”接着回过头又对我拱着手道,“实在不是下官不愿意为大人备车,只是平湖郡里的路坐着车实在不大方便。”我倒是无所谓了,骑了一路马,正想走一走。
丁四平也点头应了,叫余下的金甲卫们跟着贾淳青的属官们回了郡守府,先行在睦缘堂里修整。
这行人里也就我与丁四平品佚最高,且看着他又将圣上的佩剑藏了起来,似乎并不打算将自己是此行监察史的身份暴出来。
也是,毕竟暗里行事也方便些。
因而我只称他为丁大人。
凤相来的信里也不曾点破丁四平的身份,贾淳青也道他只是个随行的官员,是而对他的态度便没有对我殷勤。
“丹州人情与京师可是大不相同了。”贾淳青带着我们拐了几道巷子,笑道,“京师大开大阖,就连道路也宽阔平坦,丹州小似掌上明珠,虽五脏俱全,到底少些气魄。”
“却多些曲径通幽的风味。”我亦笑了一声。
官场上来往,无非是互捧互吹,譬如我真的觉得丹州不如京师好,却也要寻些别致的词来夸一夸。
“再过了这鹿角巷,就是鸿雁楼了。”贾淳青拱手让我先行,“这鹿角巷便如其名,七弯八折的地方多,一个入处多道出口,大人往右边请。”到了鸿雁楼,掌柜的打起笑脸来,“贾爷,您来了。”显然自我上了落鹰山后他们就接到了消息,鸿雁楼被接连清了几天场,就连门口的石砖都被擦的一尘不染。我随着贾淳青大摇大摆的进去,心里却总有些愧疚,因是穷人出身,知道他们不容易,所以这一路上我已尽可能的避免劳民伤财,但有时候避不太过,也不可能拗着节度使和诸位郡守的意思来一切从简,只得应承着。
进了包厢,已有三个人在那处等着了。贾淳青先过去行了礼,这才对我介绍道,“这位是临旸郡的方静,这位是雍广郡赵士琛。”待我们彼此见了礼后,方才指着身穿蓝布衫的那人道,“这位是五仙县的县令,余海。”五仙县?我想起来时路过的那个县,百姓四下谈里模模糊糊的好像有这么几个字。
于是我在余海身边坐下,对他点了点头。
现下里纪信未到,余海算是纪信下辖属官,我坐他旁边倒也合适。贾淳青在我另一侧坐了,替我斟了一杯茶,“大人一路辛苦,听闻并不曾从官道下来,山里恐怕受了不少累吧。”
“尚好。”我正好有些渴,接过那杯茶来一气饮了。
“不过山里的路确实不大好走。”
“有些山匪剿的不大干净,大人可曾遇上过?”贾淳青又问,接着又笑了一声,“下官也是糊涂了,那山匪凶恶,倘若大人遇上,又怎么能在这里与下官等谈笑风生呢。”赵士琛也笑了一声,“贾公子向来嘴碎。”又闲话一会儿,过了半晌,纪信终于快马赶到,推开包厢进来,身侧还站着红衣节度使唐代儒。
除却正一品,三品以上朝服都是红。从一品是大红,正二品是深红,从二品是水红,正三品是浅珍珠红。我向来觉得水红与浅珍珠红都有些女气,故而在朝时也不常去打量这些品佚的老爷。
平湖郡纪信是出了名的俊俏,但如今一身水红的唐代儒站在纪信身边,虽发须花白,面庞生皱,但儒雅风,竟也丝毫不落下乘。
我们连忙起身与唐代儒行了礼,纪信显然是唐代儒亲信,不待唐代儒说什么,他已先扶着我道,“客气什么,唐老爷亦是自己人。进了丹州,往后便是自家兄弟。”人齐了,掌柜的亲自上菜,纪信道,“都是丹州的家常菜,孟大人不必客气。”贾淳青给我挟了一筷子,“这是我们丹州的茄丁,大人尝尝。”一段饭倒也和乐,只我身旁的余县令不时地蹙眉,似想与纪信说什么,却总被纪信一眼给噎回去。于是他低头扒菜,心不在焉,我也总想着五仙县里那些人,同样心不在焉。
喝多了茶,告罪去如厕,恰余海也出来醒酒。
我在他身后站了站,随即出声,“余县令,你怎么站在这里,仔细一会儿回去罚你的酒。”
“孟大人。”余海回过神来,连忙踅身对我一揖,“心里有些事,总吃不安稳。”
“说来我们一行从落鹰山下来,经过的就是五仙县吧。”我往前几步站在了余海身边。丹州的冬天虽不像京师那样严寒,但总还是带了丝丝缕缕的寒意,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