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7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面。”

“第二,人物。”燕灰推翻了先前的結論,他笑了一聲:“人物的模仿是鋌而走險,但我願意一試。”第37章初七扯來個藍胖子抱枕摟懷裏。

懷裏暖和了,後腦還涼颼颼。

她盯着燕灰,覺得他簡直被什麼人附了身,連説話的語氣和節奏都區別於平常。

“人物。我既然想盡快成名,就比其他作者更要鋭察覺到人物的重要,這是一個隱秘關卡,突破了,就非常能好加分。

我的人物必須要有鮮明的特點,不僅僅是格,這個形象可能是我從已有形象中復刻,如果能做到獨自提起書時,即便遺忘了文章本身情節,也不會忘記我的人物形象。

他或她,甚至可以徵用某些特徵,讓人們能立即聯想。”孟淮明見初七想説話又不敢的樣子,示意燕灰停下來。

燕灰斜着掃視過來,薄薄的鏡片反着白熾燈的光。

初七睜大眼,有些猶豫地説:“可是,這不是所有作者都想達到的目標嗎……寫作教程上也有類似,形象鮮明的指南吧?”

“沒有聽清題幹啊初七。”燕灰一推鏡架,那股冰冰涼涼的氣息霎時消弭無形。

“抄也是要有本事的,只會複製粘貼的抄法那才是真的愚蠢。

文章形成的步驟大同小異,而具體如何搭建,有多少是來自本人獨創的,也就是‘原創’,才是衡量的標準。”喬禾在那邊薯片都不吃了,倒是很興致

她早先就發覺燕灰的創作模擬很強,他能與角共情共,快趕上全息格模擬,類似於體驗派的表演方式,她極其有興趣。

如今親眼一見,倒是也惋惜燕灰沒走演員這條路。

“繼續。”

“我剛説到哪裏了?”燕灰翻出手機備忘錄,裏面用思維導圖密密麻麻宮似的畫了大片,孟淮明説:“聯想。”燕灰點頭,“一旦能產生聯想,人物就已經非常出彩,某些特徵被獨特賦予,這一類的文章想不出名都難。

但要從傳統的真善美延伸形象中擴充新的特徵,除非作者筆力過硬,能將純格特徵通過劇情展現,那麼就要事先賦予某些特點,比如……”燕灰想了想:“紋身。”

“這就是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特徵,然而必須基於故事,如果我是原創,那麼這個刺青會有一些背景故事,比如經歷和象徵,這樣這個特點就有了我的原創

而非原創就是,這個典型特徵喪失了來源,因為他的來源還在原本的那個形象的故事中。”

“鹽燻並沒有這種問題。”喬禾説:“如果還有機會,也許新文裏他在嘗試了,但我們恐怕沒有機會看到。”

“那麼過掉人物,就是劇情。”

“我必須先選擇一本書作為骨架,這本書還有很大可能是我所喜愛的作品,我先想所有學習文章骨架的筆者那樣,把文章的技巧先摸索一遍。

然後就要開始扒,扒起承轉合。”

“假如我腦子比較好用,起承轉合的節奏出來以後,我會進行適當的刪減,比如一篇文會有三個起伏點,我會刪掉最後一個,化長為短,這樣甚至可以稱為‘原創’,也就是中學生作文中的’三段式‘寫作方法。”客廳的窗户似乎沒有關牢,入夜的涼風從縫隙裏吹入室內。

紙張“窸窸窣窣”地響,好像暗處的人羣在竊竊私語。

“但一本是不夠的,我還會大量索引,你們不會想到,我為了完成這一本,所進行的積累量並不比其他作者少,甚至更多。

但由於力有限,需要原創的時間會被挑選和‘研讀’替代,所選範圍終究有限。

有的我只會挑選一些書中的細節和最彩,這一點全靠平時積累,因為這其中還可能包括名著和古典文學,而同題材中,就會是重點參考目標。”小眾的漫畫、早年影視劇、散文雜文、都能成為參考對象,這就區別了積累和借用的,以及論文中的“文獻綜述”。

燕灰調出百科,捧讀:“文獻綜述是對某一領域,某一專業或某一方面的課題、問題或研究專題蒐集大量相關資料,然後通過分析、閲讀、整理提煉當前課題的見解和建議……後面自己看吧。”

“見解、建議,同樣是獨創。但可惜,小説中並不需要那麼多的見解建議,説多了還會被嫌煩,所有我只要把零碎的梗積累起來就好,這幾乎無法查驗,並且也難以斷定。”

“但這些零碎的梗是無法構成文章的,我還是需要能夠填補骨架的血,也就是劇情。”孟淮明出聲打斷:“血,該是怎麼個填法?”燕灰説了個血腥的比喻:“都叫血了,當然是大卸八塊,再拼接起來的填法。”用腿填胳膊,用肚子填口。

“我的劇情都是從其他地方整塊搬運,繼而構成起承轉合,而這些劇情多來自於兩本到五本同頻道的文章間,我讓角按照他們的故事演繹,一個版塊一個版塊地搭起來。

同時加入其他地方收集的小梗,不用動什麼想劇情的腦子,就能寫出故事。”

“劇情這裏要説的太多了,我把圖傳你們。”燕灰咳嗽幾聲,覺得喉嚨裏有些刺痛,孟淮明給他倒了杯温水,喝下後才稍有好轉。

“嘖。如果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