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間地獄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ps:上一章沒注意,有資料卻發字數少了,特地道歉,這一章多發補上,以後會陸續在每章中多發一些補救!

有喜有悲,是山東這邊人的覺,而在這一年的中國其他地方,絕大多數人,特別是中國的老百姓,就幾乎只有悲而沒有喜了。

1929年,蔣桂大戰,蔣馮大戰,閻唐大戰,從西北到東南,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內戰此起彼伏,攪得中原大地民不聊生,將近一億人捲入這樣毫無意義的軍閥混戰中,活得生不如此。

而就在這樣的慘景之下,老天爺也越發的不開眼,從1928年開始的旱災在1929年變本加厲,不但受災區域擴大,受災人口增多,就連災害之重,與兵災一起,便成了幾乎將整個西北和華中變成死地絕境的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

受災最嚴重的,是關中地區,陝西1300萬人口,幾乎全境受災,從28年底到30年初,光山東運糧車隊搶出來的人口就有兩百多萬,救濟糧和賑災修路覆蓋大半個陝西,但在通非常不便的陝北地區,有近一百萬人直接餓死,六百萬人無家可歸,賣兒賣女以求活命者不計其數,可以説是滅頂之災!

其次是甘肅地區,六百萬人口中,從蘭州一線靠近陝西的,能逃過來搭車到山東的約一百五十萬,能在陝甘地區留下來勞作求活的有一百餘萬,餓死的有一百五十萬!

山西地區,六百餘萬災民,受到救濟的僅不到兩百萬,察哈爾綏遠地區,在1929年底時,僅難民一項便有二百六十萬之多,餓死者無數,僅綏遠一地,被轉賣的婦女就在十萬以上。兒童被棄之路邊無人照料,或者被饑民分食!

河南地區,受災面積幾達全境,又是兩次蔣馮大戰的主戰場,整個豫東地區全部變成亂兵奔襲之地,百姓十室九空。村村有絕户着,三千五百萬百姓人口,自行逃難入魯者竟達五百萬以上!餘者餓死無數,兵災中累死無數,到1930年初,整個豫東數十縣除了奄奄一息待斃之人,竟找不到一個壯丁,成為全國兵源最差的地方!

如此驚天大災下,號稱創造“黃金十年”的南京國民zf捨不得把一毫來救災。整個192年zf軍費開支高達2300萬元,而撥付救災款竟只有元!

更有喪盡天良的,便是極度窮困的西北軍。他們不但沒有一絲一毫救助災民地行為,更大肆截取救災糧,僅山東一年多來源源不斷運輸過去救災所用的救濟糧,在1929年下半年始便再也控制不住,餓極了餓瘋了的二十餘萬西北軍蝟集關中,將一家一户每一粒糧食都搜刮出來以資軍費,然後不由分説強拉壯丁入伍,以此為藉口將山東乃至全國湊集的救災糧佔為己有,但這個仍然不夠。他們便幹出來更加喪心病狂的事情來!

國黨元老於右任是山西三原人,從1928年陝西大旱開始,他便心繫家鄉,極力敦促國府撥款救濟,並主動擔綱成立救災委員會,為西北災區籌措救災物資,儘量幫助老家親人逃出大難,但終因時局混亂,做起來也是杯水車薪。

陳曉奇帶領山東商界成立救災團體。其後更聯合全國士紳共同出資投入救災大計。表面上是給了西北災區巨大地援助。緩解了當時地困難時節。

但是。面對西北三千餘萬受災人口。他們便是大力籌措。終究不能代替老天來徹底將那麼多人救活。畢竟糧食不是天上掉下來地。就當是地中國而言。能夠從口中奪食救濟他人地。也就是山東一地了。其他地方都有不同程度地災荒需要解決。即便是山東自己。在1929年夏地時候。魯西北地區仍舊是形勢嚴峻非常。新遷入地數百萬人都面對極大地麻煩。這都是攢到了一塊地大問題!

1929年災情愈發嚴重。中間地幾次戰爭打亂了救災秩序。有將近一半地時間救災糧本運不過去。後來即便是運進去了。飢餓地軍隊那裏還管得了秩序。西北軍老大馮玉祥被軟在山西不得歸。手下將領自然也就沒那麼多地規矩約束。做起事來。誰能管得住!

1929年12月。沉不住氣地于右任終於下定決心。從南京出發乘車北上。在徐州與山東來地代表團會和。然後一起趕奔陝西老家。去看看天災兵災之後地老家。到底便成了什麼樣子。

山東方面代表團。領隊地是現今齊魯商會副會長苗先生。他年齡跟于右任差不太多。彼此之間都略有耳聞。因此見面之後稍作寒暄。便稔起來。言笑之間也多不羈。

於老是當世書法名家。革命先驅。教育前輩。國府要員。報業宗師。可以説是每一重身份都令人景仰而已。難以逾越。苗先生是學貫中西地水平。視野開闊。有錦繡。這些年逐漸參與山東大事多。對於國際風雲縱橫捭闔也頗有心得。因此二人談起來頗有相得之

談及今年的災情和救災的事情,于右任無限慨的説:“天不佑華夏,致此億萬生民遭受無妄之災,可憐可嘆啊!惜乎於某能力有限,眼看家鄉父老深陷水火之中卻無力襄助。幸而仰賴陳主席振臂一呼,山東各界慷慨解囊,方才解了數百萬鄉親痛楚,於某萬分那!”苗先生淡淡地笑道:“於院長不必如此誇獎,同時炎黃子孫,中華子民,我們山東父老口有餘食,便不忍見無數同胞深陷飢餓,此等大災大疫山東歷來並不罕見,同身受之下,焉能見死不救啊!分數應當!我們陳主席是心善之人,常恨自己能力有限,不能讓所有災民渡過難關,為此多次傷心落淚,哎!”于右任嘆道:“是啊!若是中國多一些陳主席這般有經世濟民大才之人,主政各地民事,則何愁我中國不能海晏河清。天下太平!似馮某閻某此等各圖私益,置生民福祉於不顧,妄動刀兵,不是百姓之福啊!”苗先生但微笑頷首,並不願意在這上面多搭茬。不要説馮閻,放眼全國。誰人不是自己打着一本小算盤在拼命的爭權奪利?以馮閻二人今時今的地位地盤,若他們肯安下心來發展經濟,未必不能繼續這種既成事實的割據行為,可惜本身都不是那塊材料,特別是馮玉祥尤甚,麾下一幫子人除了錢不認識別的,打起仗來毫無忠誠可言,變幻陣營跟換襪子一般利索,亂糟糟搞來搞去的。苦的還不是老百姓?

車到蘭考,不時關注外面情況的于右任覺得有點不大對頭,他思慮半天。猛然醒悟過來,好像他們這一路經過的地方,竟似一道炊煙都沒發現!他略帶疑惑地説:“奇哉怪也!河南人口之眾,放眼全國也是前三,為何這一路卻沒看到一縷炊煙?”苗先生淡淡地説:“此景並不稀奇,不光此地,整個豫東只怕是也難見到炊煙了!”于右任驚道:“這是為何?!”苗先生道:“沒有人了!豫東本就接近魯西北,近兩年來,兩地生活差距越來越大。聞訊前去投奔的人本已有百萬之數,今年又遭逢兩次兵災、旱災,徭役之重,有平時四十倍之巨!民生艱難,無以求活,因此幾乎舉家奔赴山東了!前些時統計出來,河南一地奔赴山東者有三百萬餘,我們壓力甚大,卻又不能驅趕出來。甚是艱難啊!”于右任慨嘆:“民生多艱啊!天不佑華夏,奈蒼生何!”自此,他的情緒就高不起來,一直出了河南地界,到達潼關車站休息之時,他才勉提神,下車與整個考察團一道從這裏開始巡查災情。

不料,他們剛出潼關車站,前來接的車隊一下子就被一股沖天而起的沸揚聲差點掀翻!至少有十萬人的呼喊聲將整個潼關城填地針不下。就連那些維持秩序開道的汽車鳴笛、呼喊。都一點也聽不見,每個人耳朵裏留下地。只是無數災民哀嚎地悲慼!

于右任等人的腦袋幾乎一下子炸了!那山呼海嘯一般地叫喊,那悽風苦雨一般的慘叫,那歇斯底里一般的哭喊,匯聚成地獄鬼蜮一般慘絕人寰的聲音灌入人地腦子裏,無論如何驅趕不開揮之不去。

于右任渾身顫抖着,抓住陪同的軍官肩膀,用盡力量大聲吼道:“這!這是怎麼回事!這是哪裏來的聲音?!”那軍官地臉異常難看,他沒有馬上回答於的質問,而是拉開車窗伸出頭去,衝着旁邊隨行的人大吼:“你們是怎麼辦事的!不是説了把他們都驅趕開麼!怎麼還有這麼多!去,把他們都攆出去!別擋着路!”回過頭,他陪着笑臉説:“於院長!這是一些災民,在這裏等着吃救濟,這些懶貨,見啥都不幹就有飯食吃,就整天賴在這裏哪也不去,這大概一看到火車進站,又開始鬧騰了!”于右任怎麼會相信他説的這般容易?陝西的災情到底如何,現在官方都沒有一個明確的説法,各路人馬來看過的也有,卻是表述不一,他是不放心才親自來的,但是這個兩省界三省通地潼關,怎麼會有這麼多的災民?沒有十萬人能掀起這麼大聲麼?

在他的旁邊,苗先生沉着臉喝問道:“這位長官!我記得昨天應該剛剛有一批救災糧從山東運抵該處的,自潼關到寶雞隴縣,都有設立賑災舍粥之處,斷然不應有這麼大的人停滯!你老實跟我説,那些救災糧哪裏去了!”那名軍官冷冷的看了苗先生一眼,面無表情的説:“苗先生!雖然糧食是你們出的,但是這救災大計,牽扯的是西北全境數千萬人口地吃食,可不是那麼簡單的啊!這僧多粥少的,照顧不過來很正常嘛!”苗先生心中冷笑,事情真是這樣麼?只怕糧食都被這些餓極了窮狠了的大軍都到自己的肚子、到自己的包裏去了吧!要知道在今的西北,一石麥子能賣到三四十元,一畝地卻是被這些人高價賣了,分而食之。百姓!若有一口熱食果腹,何至於如此地嗷嗷待,淒厲如鬼!

他也不説破,只冷冷地問:“我只想知道,昨天來的救災糧哪裏去了!那本是配合着於院長視察專為陝西配發地糧食,其中一部分是從潼關開始發放地。你只需答我,糧食何在!”那軍官卻也不受他嚇唬,兩眼一翻,眉一豎,冷哼一聲道:“沒了!全都發下去了救了災民了!”除此之外,他是一句都不説了。苗先生是什麼身份他是知道的,此人得罪不得,否則一旦氣急了,斷了救濟糧。他們便一點便宜都賺不到,因此就這麼不管不顧的,隨他怎麼説去吧。

于右任看出其中端倪。卻也不能上來就斥責,這種事情暫時是死無對證的,在沒有跟這裏的賑災人員接觸上了解清楚內情之外,説別的那都是沒有用的。不過他心裏大體也有點數了,昨天來了多少糧他也清楚,本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沒了!哪裏去了?想想都明白!

汽車開出車站,沿途立刻出現密密麻麻的維持秩序的軍隊,而在街道兩邊人牆後面,無以計數衣衫襤褸瘦骨伶仃半死不活地災民一堆堆一片片一叢叢如同死物一般的擁擠在一起。除了發出悽慘的哀號之外,他們似乎再沒有別地氣力!

于右任和苗先生等人看着這樣的場面,只覺得嗓子眼如同被棉花頭住似的,一句話都説不出來,膛裏面如同壓着千斤大石,呼都萬分的困難。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已經充分估計了災情的嚴重,已經充分估計了災民的艱難,但是即便是在有救災糧和救災措施的情況下。居然是這般模樣,那麼陝北那些地方又該如何?難道整個陝西就無有幸免麼?!

但是,人間悲劇似乎只是開了個頭,車隊出了城,另一番景象呈現在他們面前,饒是於苗等人有了充分的心理準備,卻也被現實給衝得幾乎無法忍受!

從城門口開始,道路兩邊就出現越來越多沒有及時清理的死屍餓殍,寒冬臘月裏天氣冷。死屍暫時不會出現異味。也沒有人管理,就這麼任由他們倒在地上。然後清理道路邊溝渠之中,擺出各種模樣,一個個形似骷髏!

于右任清楚地看到,在田野道邊,絕大多數的屍體都是殘缺不全的,他問陪同軍官這是怎麼搞的,軍官回答説:“這是被野狗咬的!”但是,這樣的災荒,這樣的大難,人都剩不下了,哪裏來的野狗?哪裏來的這麼多地野狗?!

答案很快就揭曉了。他們出潼關往風陵渡去,經過一個村子的時候,看見有一户人家似乎正在冒着裊裊炊煙,一股罕見的香味隨風吹過來,透過車窗鑽進所有人的鼻腔,調查的人都微微皺起眉頭,心中有些疑惑,怎麼會有香?而那些陪同的人,卻一個個的面容死板,什麼表情都沒有。

于右任吩咐停車,然後帶着人急衝衝的奔到那户人家,打開形同虛設的殘破大門,看到院子裏,一羣人正圍着一口破鍋,鍋裏渾濁地水裏正煮着什麼,見到這麼多軍人衝過來,他們如同受驚地鳥羣般一鬨而散,躲到牆角里瑟瑟發抖,于右任伸頭往鍋裏定睛一看,驚叫一聲,扭轉身“哇哇”大吐起來!

其他人見狀心知不妙,但仍有遲鈍的湊過去觀瞧,赫然見那破鍋之內,煮着一個殘缺不全地孩童,看樣子也就七八歲大,被渾水裹着的切開手腳在滾滾水中上下浮游,一陣陣香正隨着蒸騰的熱氣飄出院子!

一羣人一下子全都逃命也似的掩面逃離現場,奔出院子捏着鼻子不去聞那味道,然後找個溝渠大吐不已。

于右任勉力壓下中不適,令軍兵拉過剛才圍着鍋的那些人,用顫抖的手指着大鍋問那些人道:“你們!你們簡直喪盡天良!就算餓極,怎可食人?潼關離得如此之近,你等就不能去討點救濟糧果腹!這等禽獸行徑,怎麼做得出來!”一羣人除了害怕,臉上在沒有別的表情,反倒是有幾個鼻孔翕張,聞着鍋中的味道,眼睛發着綠光,口角着涎水,貌似已經麻木不仁。

倒是有一個年齡頗大的半大老頭顫抖着説:“軍爺!長官!俺這是吃的自家孩子,這不犯法吧!”于右任差點氣的倒仰,他厲聲叱道:“這是什麼話!難道吃人還分內外不成?你等不知這吃人乃是禽獸的做法麼?你們怎可…怎可…!吃人!”老者拼命地趴在地上磕頭,口裏一疊聲的説:“俺也沒辦法!俺餓得不行了!孩子先餓死了,俺不吃他,也得讓別人吃了。”于右任只覺得腦袋有些暈,這是什麼話!這是什麼人!這是什麼事!古書常言,大災之時,易子相食,可他們今天吃自己的孩子,竟是因為自己不吃,也會被別人吃,那麼一路之上,那殘缺不全的屍體,所謂的“野狗”分屍,真相便是如此麼?

他氣得説不出話來,苗先生從旁冷靜的問道:“潼關的救濟糧呢?從去年十月開始就發放救濟糧,你們怎麼不去?”老者道:“哪有救濟糧!今年5月馮大帥興兵,俺們就沒見過糧食了!山西河南的逃荒的人都往這裏跑,就是有糧食也分完了,那還得先供着軍爺吃完,俺們,樹皮都三個月沒吃過了!”旁邊陪同人員聽得滿臉黑沉沉的,此時趕緊過來拉着于右任道:“於院長,這裏不是久留之地,民亂匪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聚一堆,咱們還是趕緊回去吧!”于右任忽然發了狠似的叫道:“不!繼續走,去風陵渡!我要看看到底還能看到什麼人間奇景!”他們繼續上路,沿着去年開始賑災修路計劃整出來的大路趕奔省界的風陵渡。快到地頭的時候,他們視野中出現另外一片奇特景象。在靠近一座小鎮的茫茫田野上,一個個巨大的市集堆滿了人,正在大聲呼喊着叫賣着,出售的對象,是無數年齡在十歲左右的孩童!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