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1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利索的好棋。那徐光縐因此在官署裏也和朱恆相處甚是融洽;朱恆可不想剛來就得罪當地元老,不然就算得王爺一個人重用也難以維持,漢代賈誼就是很好的例子。徐光縐在禮節上不必受制於朱恆,朱恆也不計較這種事,他本身就無意於身居高位耀武揚威;而要他幹實事,只要實權就可以,地位什麼的不必計較。
朱恆吃了晚飯,徑直進書房。雖然白天忙了一整天,但回到家裏還不是一天公務結束的時候,晚上正好據在官署瞭解的狀況繼續謀劃戰術。
長隨把磨好的墨汁及紙筆擺上來,朱恆提起筆在硯台裏蘸了蘸,但並未下筆。他低頭沉思了一陣,又抬頭看窗外的月
,另一隻手習慣
地捻動起下巴的鬍鬚。
月光中,朱恆的思想開始放飛,他好似看見了浩瀚的歷史長河,看見了文明的曲折,軍農百工之術盡在中。這必將是一場能在青史上落墨描述的重要戰役。……朱雀軍參議部官署內,幾個文官紛紛放下手裏的事,以先後順序沿着走廊向後面的書房裏走去。院子的另一頭屋檐走廊上,一行穿着灰
軍服披鐵甲的武將也陸續走來,他們走到一道門口,便自覺地解下了佩劍、小刀等冰刃
給侍衞存放。大夥走進了一間不起眼的書房,只是一處舊房子,不過這裏是張寧
常辦公接見部屬的地方,加上存放了許多朱雀軍的機密卷宗,因此算得上是軍機要地。這回能來這裏議事的人都是朱雀軍內擁有實權的重要人物。
朱恆汪昱等文人還是照多年的習慣抱拳彎行禮,稱呼道:“參見王爺。”而那些武將則個個直着
,抬起左臂跺腳一本正經地行個禮了事。張寧也抬起手臂回禮,在眾人面前踱了幾步便走回北面的椅子上坐下。
他拍了拍案上的卷宗紙張道:“這段時間不少人以文書言事,咱們也陸續聚一起小議了幾回,如今局勢緊迫、時不我待,是得拿出一個法子的時候了。”見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張寧便繼續他的開場白:“朱先生是咱們朱雀軍的參議長,攜諸官吏統籌策略,這就請他來向諸位説説戰略佈置。”朱恆聽罷便先向張寧拱手拜了拜,又轉身向其他人打拱執禮,其間特意對老徐作揖以示招呼,這才徐徐説道:“鄙人承蒙湘王信任,出任參議長一職已有一段時了。當下緊要之務自然是如何應對湖廣巡撫南北調兵攻打我們,我有一些拙見,也草擬也一份謀劃;這並非我一人所為,是與官署諸同僚商榷所擬。並且這份卷宗也非最終謀劃,諸位如有覺得不妥之處,可提出來大夥議一議……”他不愧是在漢王府裏做過兵部尚書的人,當着眾官的面從儀態到口氣都拿捏得很準,一時間張寧這個簡陋的統治機構也彷彿顯得堂而皇之頗有規矩。
朱恆頓了頓便進入正題:“以我之見,朱雀軍軍紀嚴明、行伍整肅,又有犀利火器,實乃鋭之師,對陣大明內地衞所正軍,戰力更強;從多方視察考校,我以為朱雀軍一萬有奇的兵力可以堂皇擊敗衞所軍兩萬至三萬的陣營,甚至也可能更多。或許有人要説高都之戰;據我所知,高都之戰大勝的結果除了戰力之因、還有成國公措手不及導致戰術明顯失誤的緣故……”
“咱們不能把希望寄於敵軍失誤上。兵部右侍郎于謙就任湖廣巡撫之後,對我軍已作了全面的探察;參議部的一些卷宗上有此筆錄,甚至有消息言朝廷已經仿製諸如‘火繩槍’、‘子母銃’等火器。不過從時間上看,官軍在即將的戰場上沒法使用新的兵器,既來不及大量製造裝備,更不能制訂訓練相應戰術。”
“因此官軍在此戰中依然會使用通常的兵器和佈陣,不過在戰術上應該會針對我們炮和火銃作出調整。目前官軍各地使用的火器主要還是永樂二十年以後督造的;各重鎮的正軍火器裝備常例為十分一到十分三。基於如此狀況,我才作出朱雀軍一萬能擊敗二萬衞所軍的判斷。若是在某一戰場上差距太大,我軍將士縱是勇不畏死也難以取勝;人馬規模增大之後,協調都變得繁複困難,極易陷入被合圍、喪失要地、被斷糧道等窘境。”
“我以此做出第一點謀劃,咱們應盡力避免陷入一對三以上被迫決戰的局面;應以集中兵分對敵用各個擊破的戰略為要。”朱恆儘量把想法闡述清楚,不過見有幾個武將一臉茫然,估計是不能領會。他又見張寧對他示意,這才繼續論述。
“從各地的探馬細作報來的消息,大致有以下形勢:官軍分南北兩路進擊,北路兵力主要是在荊襄、武昌府兩地集結的兵馬,實力較強,有四萬到五萬人,會向常德府西北面進;南路從長沙府集結,可能有兩萬多人,應伺機攻打辰州府。”
“咱們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若是分兵拒敵拼實力,恐怕正中官軍下懷;而若要放棄一地,集中兵力對敵,腹背受敵的情況不僅沒有改觀,反而被壓縮了戰略縱深,陷入被困消耗的境地。要破此計,唯有主動出擊並準確抓住時機一條路。其中時機是勝敗的關鍵。”
“常德府五穀常,富庶之地,地形位置也更為重要;咱們最好以常德為重,官軍也應有此判斷、必認為我們會把重兵佈置在常德,所以才以北路軍進
此地。如果我軍沒有分兵阻敵,必將重兵集於常德府附近;官軍會以北路重兵進
常德府牽制我主力,然後南路長沙兵直取辰州如探囊取物。”朱恆説到這裏沉
片刻才道:“若是我軍先行出擊,解決掉較為薄弱的南路軍,形勢就會大不相同了。”
“但是此間有個時機十分重要,如果出擊太早,南路軍可能會避戰,難以殲敵;出擊時機太遲,萬一主力調走後,背後被北路軍趁虛取了常德,便得不喪失。在場的兵器局同僚定是清楚,我軍大量火器每需要修繕,沒有兵器局在常德建起來的工坊難以維持;火器對彈藥也甚是依賴。因故我們必須保住常德府以為基之地。”↓記住發佈頁↓www.maomaoks.com第二百七十三章炮聲下午城外校場試炮,張寧特意讓朱恆陪同去觀看。現場其實十分枯燥,半天才放一炮,打完之後兵器局的人要檢查記錄各種狀況,主要是將一些填藥試
後、炮管壁出現內傷的火炮報廢。於是張寧等人看了一會兒,便到北城城樓上去了。
炮響仍在偶爾響起,因為時不時就有這種狀況,常德城內的官民好像已經習以為常,從城樓上看下去街面上的人照樣各忙各的事。看着人可以想象一下,人們在碰面寒暄時或許會説,“又放炮了。”
“是啊,不然是打雷嗎?”目前試的這種火炮既不是攻城的臼炮也不是輕型子母銃,而是長管野戰炮,重達一千斤以上;這在大明真正算得上重武器,按重量也完全可以和永樂末期督造的天字號大將軍相比。
野戰長炮以發實心彈為主,也可裝填散子和爆炸彈,實心彈配置重量在三斤半到四斤之間;隨着使用時間的增加,炮彈直徑也要增大,因為炮管會延伸擴張、越來越大。眼下這批火炮是經過多次試驗改造後的成品,一開始因為考慮造價預算兵器局依照張寧的意思用鐵鑄,不料報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