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45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生暫養兩病,好了再登門拜訪恩師。”第三百九十三章病中偶拾內閣衙門就是以前的參議部官署,幾乎什麼都沒變,內書房外頭院子裏的櫻桃樹沒有花了,已長得綠油油的。楊士奇一連兩天都來問湘王,但被告知身體欠安偶
風寒連續幾天都沒來。
于謙“稱病”好了,不料湘王又稱病;不過湘王稱病恐怕是真的,他沒必要躲着誰、更不必要怠工。湘王平素給官吏們的印象和勤奮不搭邊,但“總能在衙門裏看到他,有什麼事也很容易找到”。
不過這兩天是例外。楊士奇本來準備得很妥善,先在舉薦名單上加上于謙的名字呈送進來,接着又讓于謙隨自己見客在內閣各署面……可惜一番作為之後,一點動靜反應都沒有,張寧幾天不
面了。倒
得復出的于謙處境有些尷尬。……張寧是真生病了,他一直覺得自己身體素質還好又年輕,但病來如山倒還是沒抗住。説不清楚是怎麼
冒的,先是鼻
頭有點暈一類的輕微症狀,後來喝了一碗薑湯睡一覺,反倒嚴重起來,體温攀高
覺忽冷忽熱、頭疼的厲害,在牀上躺着起不來。並非真起不來,起牀如廁什麼的堅持一下可以活動,神智也清醒,但
受是非常難受。身上滾燙,頭暈目眩加心慌,一點力氣也無,虛弱得厲害;躺着,卻睡也睡不好。有郎中來把脈瞧病,有老頭子也有婦人,然後被勸着喝中藥,滿嘴全是苦味。
恍惚中一種脆弱籠罩在張寧的心頭。一個人原來可以如此不堪一擊,此中
受只有在病中才體會得到。
幸好是在楚王宮中不缺人照顧的。姚姬和週二娘都陸續來探視了幾次,擔心之下一連請了幾個郎中來把脈看病。郎中們的診斷如出一轍,都是一口話:偶然風寒,對於身體強壯的年輕人無大礙;法子便是喝藥調養自愈,只要有人照顧靜養,一般不出七天便好。
於是大家也就漸漸安心,本來按照生活經驗,不是郎中也看得出來張寧是染了風寒(冒)。這種小病司空見慣,每個人都會得,很多時候人們都不用費錢抓藥,養養就自己好了。
週二娘便吩咐丫鬟輪照看着,和姚姬等人一樣不太在意了,只待幾天等他痊癒。張寧沒
神和力氣,白天也躺在牀上睡,自然也沒人會成
枯坐在他身邊……除了張小妹,她向來閒得無事,便一直在房裏進出做些瑣事守着。
到了晚上她也不願意離開,房裏當直的丫鬟勸她不聽,便在暖閣外面的耳房裏和身睡了。稍晚時張小妹的近侍小荷也送了毯子過來,沒法只好由得她。張小妹困了便在牀邊上披上毯子趴着睡覺,怎麼也不走。
張寧睡了一整天,半夜就醒了,睜開眼睛覺燈光昏暗,又看窗户的光景便知還沒天亮,忽見旁邊趴着個人。雖然只瞧見頭髮,他已猜出來是張小妹,況且除了她沒人會幹這種事。他下意識伸手摸她柔順漂亮的青絲,不料小妹睡得很淺,一下子就醒了。
她抬起頭來,一張白淨清純的臉便出現在張寧眼前,飽滿的額頭上沾着幾絲亂髮,睡眼惺忪的樣子,伸手了
眼睛,這幅模樣卻是別樣可愛。
張寧的嗓子有點幹,聲音沙啞道:“小妹怎麼又趴在這裏睡覺?”她也不答話,用手背在張寧的額頭上摸了摸,又在自己的額頭上試,説道:“還是有點燙。”如此小小的關心在平素張寧是不會太在意的,但此時卻不知怎地心裏一陣好受。嘴上卻口道:“風寒是會傳染人的,你在我旁邊呆久了自己也生病,夠你受的。”張小妹認真地説道:“以前在南京家裏的時候我生病了,不是什麼要緊的病,可是大家都有事做沒工夫管我,心裏就特別難受,想哭。現在也是,常常幾天不舒服肚子疼,雖然有丫鬟照顧,可是晚上疼醒了卻也沒人管。那種時候我常常想,如果哥哥在身邊就好了,可以用熱乎乎的大手握着我,然後脾氣很好温柔地和我説話呢……這幾天見哥哥生病,我就覺得你也會在沒人管的時候、想我在旁邊疼你。”張寧聽到這裏,不留神之下心理防線就被小妹輕易擊破,頓時説不出是什麼滋味,卻是非常真實的。他不
伸出手來,摸索到她的小手,緊緊握在手裏:“都怪我太
心了。”小妹
出甜甜的笑容,使勁搖頭:“沒關係的,哥哥有大事要做。但我就不會
心啦,也不會讓哥哥像我生病時那般傷心。”人的內心肯定是和身體狀況密切相關的,虛弱的身體會造成內心的脆弱。張寧此時好像突然卸下了野心、慾望、責任,心裏有點酸,卻好似又有一絲暖
靜靜淌過……頭依然昏又疼,但好像一下子整個
覺沒那麼難受了;苦澀而淡的嘴裏也似乎咀嚼到了一些滋味。
他動容道:“幸好沒把你嫁出去。好像每多見你一次,我便會多捨不得你一分……”他想起自己擁有的權力和財富,已可以窺那些富有豔名的閨秀,以及富人公子們追捧的“女史”。但此時覺得,世間的百媚千嬌在一個普通小姑娘面前竟然彷彿一文不值。
小妹微微羞澀地低下頭,悄悄説道:“我知道這樣想不對,可忍不住會想哥哥生病的時候更好,沒心思管別的事了,安安心心讓我照顧你,陪你説話。”就在這時,耳房裏丫鬟被説話聲吵醒,“嘩啦”一聲掀開簾子來瞧,見張寧睜着眼睛正和牀邊的張小妹説話,便小心地問道:“王爺醒了,渴麼,要不要給您倒杯甜漿?”張寧下意識地想把手縮回去,避免這種過分親密的舉動出現在人前,但手微微一動便又生出一股倔氣,索繼續握着,並吩咐道:“小妹在這裏照顧,她在的時候你便不必過問。”丫鬟聽得口氣不善,忙屈膝應道:“是,奴婢知了。”第三百九十四章暖和的手掌養了兩
病果然見好轉,張寧開始出門活動,但暫時未出楚王宮,只叫人把官署這幾天的一些卷宗送到宮中來瞧。首先他便注意到了楊士奇添加的舉薦名單,于謙的名字在列,心下頓時一陣高興。
及至旁晚,他同週二娘去見姚姬,告知母妃自己病癒好教她安心。姚姬便下令廚房做了一桌菜餚準備家宴。
她在席間提起:“聽説武昌府的崇寧萬壽撣寺是天下馳名的寶寺,自唐朝便有。我們在武昌也有好些子了,我平素不喜出門,也沒去過。正好數
後便是四月初四文殊菩薩的誕辰,文表那天如得空便陪我去上柱香。”姚姬難得要求這種事,當然是不便拒絕的。張寧立即就先答應下來,而且也十分情願。他剛病了一場,忽然間才意識到自己平素的
常生活其實也缺少户外活動,不是在楚王宮就是在官署,同樣是宅,或許多到户外活動更有利健康。
“那天我定與二孃陪母妃出城……”張寧沉片刻,又道,“您還記得於謙?我剛得知楊士奇已舉薦他進官府為官,因之前他任湖廣巡撫與我們作對,後又被我們關押,從中恐怕還有些過節。正好趁此訪山拜佛的機宜,我邀請他也來陪同,彼此私下走動走動也便把事兒化開了,母妃意下如何?”姚姬笑道:“我一向居宅中,從不見大臣官員的。”但她沒有明確回絕,張寧便當作默許了。
這時他又問:“怎麼沒見小妹來一起用膳?”姚姬答道:“派人去叫她了,在房裏不出來,好像身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