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185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知所措。
看穿了他的心思,顏良冷笑道:“高延優那般無能,怎麼配做一國之主,朕看你倒是有幾分見識。朕是有意扶你登上國王之位,你可不要不識趣。”此言。又是在威脅。
誘惑與威脅雙重的擠壓下,高上宮心中的那點猶豫,正在飛速的消逝,沉片刻後,他的神情猛的堅毅起來。
撲嗵!
高上宮再次跪倒於地,叩首道:“臣願聽從陛下安排,陛下若能解救我高句麗於水火,臣與高句麗子民,當世世代代奉大楚為宗主國,永世為臣。”狗永世為臣,幾百年後,大楚若是衰落,你們不落井下石,趁機蠶食才怪。
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滅了你們,這樣的話,你們就可可世世代代,徹底的享受為臣的厚待了。
顏良心中暗諷,表面上對高上宮這個可利用之徒,善加撫了一番,聲稱只要他聽話,將來一切都不是問題。
高上宮嘴上萬般,心中卻暗忖:“今
我借顏良之手,除掉劉備,奪回高句麗國,他
我歷經圖治,把高句麗變強大了,又焉能再臣服於你顏良,哼。”顏良自不知高上宮的心思,他也不屑於知道這小子想什麼,總之利用完高上宮後,高句麗國無論如何也是要滅了的。
於是,顏良便正式下旨,策封高上宮為高句麗王,並廢黜了高延優的王位。
同時,顏良又命錦衣衞的細作,在整個高句麗國內,散佈高上宮稱王的消息,煽動高句麗人反抗劉備,前來投奔高上宮。
細作們更宣稱,大楚的征伐,乃是應了他們的新國王高上宮所邀,征伐高句麗,只是為了除掉劉備。
消息散佈的同時,顏良已盡起十萬中軍,帶着高上宮這個傀儡,浩浩蕩蕩的向着遼東進發。
北上幽州,經濱海道,總計三十餘萬的大軍,源源不斷的向着玄菟郡所在進。
因是早先年時,顏良滅烏桓後,發烏桓十餘萬部眾,去修築了濱海馳道,故這條沿河的道路,現在已一路順暢,方便通行。
按照正常的行軍速度,顏良本可在十天之內,就抵達遼東,對高句麗國發動進攻。
但這一次,顏良卻故意放慢了行軍速度,不急不慢的緩緩行軍。
顏良這麼做,自然為了儘可以發揮高上宮這顆棋子的作用,給高麗句人對劉備的反抗,贏得更多的時間。
果然,高上宮稱王的消息傳開後,對高句麗人造成了極大的震動。
原先高句麗人,即使想反抗劉備,但因為沒有一個地位尊貴者的號召,只能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高上宮這個高氏王子稱王,無疑給高句麗樹立了一個效忠的目標,於是,成千上萬不願為劉備統治的高句麗官民,紛紛的從高句麗國中逃出,進入遼東四郡,前來投奔高上宮。
而高句麗各地的駐軍,以及太守郡臣們,不少人也公然改旗易幟,宣稱不再服從丸都城發出的號令,而改為效忠於高上宮。
劉備為了鎮壓這些不臣的郡縣,不得不以高延優的名義,下旨斥責高上宮為叛國之賊,併發兵馬前去平定叛亂。
高句麗國,一時間是烽煙四起,忠於高延優的人馬,和倒向高上宮的一派,彼此間爭鬥不休。
當高句麗國烽煙四起時,顏良率領着大軍,才剛剛抵達了昌黎郡。
此時,顏良已得到了高句麗內亂的消息,方知自己用了龐統之計,還未損一兵一卒,就已經叫高句麗元氣大傷。
未戰,劉備已先輸一籌。
顏良旋即叫大軍繼續東進,數渡過解凍的遼水,進入了玄菟郡境內,不
抵達郡治高句驪城。
高句驪城外,呂蒙、滿寵、馬岱、龐德等遼東諸將,早已等候多時,接聖駕前來。
這是顏良自平烏桓以來,第二次來到遼東,也是事隔數年後,再次見到呂蒙這一般駐守遼東,勞苦功高的將領。
顏良自是十分欣,對呂蒙等諸位大加撫
一番,與諸將一起入城。
步入行在,君臣坐罷,顏良便向呂蒙訊問高句麗之事。
“高句麗國中一片混亂,劉備雖然拿住了高延優,但因為高上宮的原因,高句麗人反叛四起,他所能控制的區域,僅只丸都、梁口等數座核心重鎮而已,臣想此時進兵,正是時機。”呂蒙的這番分析,與錦衣衞發回的情報,基本上是吻合的。
“那些高句麗人呢,有多少人逃到了遼東,前來投奔高上宮。”顏良又問道。
“近月以來,已有近兩萬人逃到遼東,臣已將他們統統都安置在了高顯縣一帶。”呂蒙答道。
顏良點了點頭,叮囑道:“你要多派兵馬,將這些高句麗人看管嚴密,休得讓他們逃走,待朕平了高句麗後,這些人自有用處。”呂蒙當即應諾,猶豫了一下,又忍不住問道:“恕臣直言,但不知陛下平了高句麗後,打算如何處置這些高句麗,難道陛下真打算改立高上宮為高句麗王,讓高句麗成我大楚藩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