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閲讀34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後一城已失,南陽的核心宛城便將直接暴在袁軍的兵鋒之下。

“袁譚麾下有辛毗為做謀士,他恐怕是看出了我們的拖延戰術。庶沒有想到這一點,是庶失策了。”徐庶自責道。

顏良卻擺手道:“元直何需自責,是本將有些小看了袁譚,這小子自己沒什麼本事,卻懂得用張郃和辛毗這等良將謀臣,看來躲躲閃閃終究不是辦法,是時候要跟袁譚正面來一仗了。”徐庶面,“袁堵雖在堵陽折損了幾千兵馬,但兵馬依然數倍於我軍,正面鋒恐怕殊為不易。”

“管他那許多。不正面打一場,我們又焉能試出敵軍虛實,以為下一步的決戰做準備,這一仗是避不了的。”顏良語氣決然,神情剛毅。

徐庶也知其道理。遂也不再多言,那素來淡若的臉上,漸也籠罩了一層肅然凝重。

後,顏良便留文聘率三千兵馬守宛城,自率文丑、呂玲綺等將,率九千步軍北往宛城二十里擊袁軍。

先期抵達的張郃雖有六千騎。但他卻表現的很謹慎,並未輕易出擊,而是就地安營,直等到袁譚所率的步軍主力前來會合。

袁譚聞知顏良率軍前來戰,便以一腔復仇之心,只留七千兵馬守營,自己盡起三萬大軍出擊。

午後,兩軍在淆水東岸相遇。

黑雲壓地,天地間一般壓抑。

嗚嗚嗚~~號角聲從北方傳來,悠遠而綿長,彷彿來自於地獄。

顏良緩緩仰起頭,但見一面土黃的“袁”字大旗正從北面低矮的山丘後升起,追隨在那大旗之後,則是無邊的槍戟森林。

那一望無際的黑漆漆的寒刃,將本就陰沉的天空,映得愈加沉沉。

無邊的人,洶洶而來。

滾滾如的旗幟,接連天地,數萬人密密麻麻,擺出方圓百丈的軍陣,緩緩的推進而來。

地面在隆隆的作響,飛鳥驚絕而起,不敢落地。

顏良了口唾沫,刀鋒似的目光漸漸凝成了一線。

袁軍的佈陣,果然和他事先料想的一樣。

處於最前方的是高可及人的大盾,那種蒙以皮革的木盾,縱然是天下間最強勁的弩箭也休想穿。

幾千黑的大盾齊刷刷的結列於前,如同魚鱗一般層次分明,形成一道黑的巨牆,將後面的袁軍保護。

而那一支支兩人多長的長戟,則從盾的縫隙中探出,密密麻麻的寒刃直指向前,森森如死神的獠牙。

戟手之後,五千弓弩手緊隨在後,左右兩翼,則是袁軍強大的騎兵。

三萬多袁軍步騎構成的巨陣,便如一隻披負着堅甲的龐然巨獸一般,咆哮着,怒吼着,緩緩的向南推進。

如此軍陣,唯有一字可以形容——堅。

顏良遠觀着那龐然大物,心中也不暗自唏噓,看來袁譚這小子擺出這麼一個鐵桶陣,分明是針對着他的元戎弩而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一溜再説吧。”顏良未有一絲懼意,目光中的肅殺之反而愈盛,他長刀向前微微劃下,下達了進攻的號令。

戰鼓聲隆隆響起,九千人的步騎大陣轟然而動,着對面那龐然大物而去。

五百步……

三百步……

兩百步……

兩座軍陣徐徐推進,相對近。

袁軍的大陣並未有任何異動,依舊笨拙的如牛一般向前緩緩移動。

這看似有些保守的進攻方式,卻正好剋制了顏良的長處。

敵方不破陣衝鋒,顏良的元戎連弩就無法派上用場,倘若就這樣九千人對三萬人捉對廝殺,袁軍正好就發揮了人數上的優勢。

顏良現在忽然體會到了當年曹的難受。

官渡之戰時。想必袁紹就是憑着十萬大軍的數量優勢,步步的向南推進,儘管曹費盡心思的小打小鬧,卻依然無法撼動袁軍前進之勢。

如今的顏良,同樣面對着這樣的處境。

轉眼間,兩軍更近了幾十步。

顏良已不能再等,厲聲喝道:“速傳令給文子勤。本將命他率三千騎兵,迂迴敵軍側翼,務必要擾敵陣。”傳令官急馳而去。不多時,隱藏於左翼的文丑率騎兵奔馳而去,繞往袁軍右翼而去。

文丑所率神行騎。乃顏良鋭中的鋭。

三千騎兵如風而去,很快就繞至了袁軍右翼,挑動着敵陣的神經。

中軍處,袁譚見得文丑的旗號,俊朗的臉上頓恨

“文丑這個叛賊也在,若不是他,本將上回焉能敗於顏良之手,速傳令給張儁義,令他率騎兵出擊,務必要斬殺了那叛賊。”袁譚恨意盪下。做出了變陣出擊的決定。

旁邊隨軍的辛毗忙道:“文丑此來,必是想誘使我軍變陣,大公子切務上了此賊的上,一定要沉住氣才是。”袁譚神一震,雖有一腔怒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