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墊腳石絆腳石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還有這麼一點,送給部長試試,看看有沒有效果。

部長工作繁忙,可也要注意保養身體。”謝長順説:“一瑋啊,你看你,來就來了,帶什麼東西呀!”蘇一瑋心裏一喜,知道謝長順並沒有拒絕,就笑着説:“這算什麼呀?部長試試,如果有效果,讓我的老同學再搞點。”謝長順説:“好了好了,一瑋的心意我領了,適可而止,適可而止。”蘇一瑋告辭出來,覺兩腋處已滲出冷汗,不覺暗笑了起來,心想,本大人還從來沒有這麼緊張過,今天怎麼是這樣一個德行?想想,平裏,那些部局級幹部見了他,不也像他今天這麼謹小慎微唯唯諾諾嗎?在中國這片大地上,官本位思想早已滲透到了每個讀書人的靈魂深處,官場中等級觀念,也就自然地被世代為官者繼承了下來,潛移默化地成了大家的潛規則,這是誰也無法改變了的事,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就必須遵循這一遊戲規則,如果真的都把這些看透了,到了無視它的存在的時候,説明你已經被官場淘汰出局了,或者你壓兒就沒有進入到官場。

一陣輕風拂來,他不住打了兩聲酒嗝,一股臭烘烘的氣味奪口而出,他拿手煽了煽,竟暗自慶幸這聲酒嗝打的正是時候,倘若剛才坐在沙發上打出來,不正臭着了謝長順嗎?這樣想着的時候,就不住竊笑了起來,笑着笑着,便笑出了聲。

從明天開始,他就名正言順地全面負責市政府的工作了,雖説那個“代”字還沒有戴在他的頭上,但畢竟登上第一步,只要站穩了這一步,以後的事兒就好辦多了,倘若這一步讓別人踏上了,他就將處於被動地位。

看來,謝長順也不過如此,拿下他,只是遲早的一件事。

再次想起馮副書記的話,真是暗藏着無限的玄機。

他不由得更加佩服他的領導藝術。

如果有這樣一位領導給他做後盾,再由謝部長幫着説上一兩句好話,不愁西川市的市長不是他的。

王天壽的追悼會開得十分隆重。

會議地址設在市殯儀館,參加追悼大會的有市裏四大班子和各部局的領導,還有王天壽的親屬,省委組織部部長謝長順代表省委省政府也參加了追悼會。

會場周圍放滿了全市各單位送來的花圈,市各新聞媒體也來作了報道。

會議由市委書記、治喪委員會主任關天宇主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蘇一瑋致辭悼詞。

蘇一瑋聲淚俱下地歷數了王天壽的種種執政為民的業績,把王天壽説得跟孔繁森都差不多,搞得整個會場悲悲切切得好不令人揪腸。

蘇一瑋非常明白,儘管他的內心十分高興,但是,表面上還必須要裝成無比悲痛的樣子,儘管他對王天壽的工作有很多看法,但是他還得把他説得天花亂墜。

這就是官場,這就是政治。

在官場中你永遠不可能喜形於,更不能快意恩仇,否則,你就不是一個成的官人,就不是一個成的政治家。

在瞻仰遺容的時候,蘇一瑋看着白護單中的王天壽正安詳地躺在那裏,像睡着了一樣。

但是,再怎麼安詳,灰暗的氣已經表明他不是一個活人了,那個平時頤指氣使獨斷專行説一不二的他,從此離開了人世間,如果再給他一次生命,他還會選擇那樣的生活和人生嗎?蘇一瑋不由地默默地閉上了眼睛,恭恭敬敬地鞠了三躬,心想,老夥計,好好休息吧!沒有你的今天,哪有我的明天?睜開眼,看到站在他前面的衞國華的小頭兒梳得很有形,每一頭髮都被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還散發着一股好聞的髮膠味,心裏不免一驚。

他暗想,王天壽一死,偷偷樂着的不僅是自己,而且還大有人在。

想起昨天晚上衞國華從謝長順那裏出來的樣子,心裏也肯定裝滿了如他一樣的希望與寄託。

在市長人選沒有確定之前,凡是有條件的人,誰都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

除了衞副書記,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在瞄準這個位子?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決不能掉以輕心。

王天壽的事兒處理完後,謝長順又在西川市待了兩天,分別找市委的幾位常委和副市長們進行了談話,黃處長和那位副處長卻與一些重點部門的一把手進行了談話。

談話的內容幾乎一樣,就是讓他們推薦一至兩名市長人選。

在這兩天裏,蘇一瑋真有點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他真的吃不準,如果單以推薦的票數為準,他能不能勝過衞國華還很難説。

他知道,在西川,他有他的勢力範圍,長期以來已經自覺不自覺的形成了一個圈子,一個上下級關係的網,或者叫做幫派體系,這一體系中的人,無一例外地會推薦他,也期盼他能當上市長。

因為他一旦成了市長,他肯定會重用他信得過的人,而受益者自然是他們。

在官場中,雖然口頭上都講任人唯賢,但是,真正做到卻是十分的困難,這並不是有人故意要同有才能的人過不去,主要的問題是你不悉他,不瞭解他,就沒有情,即便他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德才兼備,你寧可用你悉的人,也不會用他。

早在幾百年前,中國的老百姓就説過朝裏有人好做官,這是從民間的立場上來看官場的,他們盼望着朝裏有自己的人,他們更希望朝裏的這個人官位越大越大好,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庇護與提拔。

以此類推,擁護蘇一瑋的這邊如此,擁護衞國華的那邊又何嘗不是這樣?衞國華也是從基層滾爬到上層的老幹部了,同樣也有他的勢力範圍和幫派體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