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四顧何茫茫中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各位朋友新年好,在此向各位拜個晚年!祝大家豬年行大運!也祝我自己能在今完成本文!
《元寧實錄amp;#822;順宗卷》崇明九年三月,關中、江南六十二家世族彈劾天子。
史官惶恐地記下這次的事件,臣劾君,天崩地裂無過於此。
彈劾皇帝是世族的權力,元寧太祖以《大誥》明頒天下,但是,元寧歷史被大規模彈劾的皇帝屈指可數,至少在陽玄顥之前,皇帝被十家以上的世族彈劾的事情只發生過三次,其中還包括安閔王被廢的那一次,另外兩次是元寧正史中極力迴避的事件,因為,兩次都伴着血染山河的殺戮,因為,兩次被彈劾的皇帝都以不容置疑的方式告訴世族什麼是皇權。
陽氏的皇位的確是由各方的、妥協得來的,但是,能夠在三十年之亂中支撐到最後,佔領至略原國土的三分二,陽氏的皇位同樣也是用鐵血鑄成的。
後世有史學家説那些世族選擇陽氏最強硬的兩個皇帝作挑釁對像,但是,元寧皇朝保留下來的史料告訴他那個觀點錯得有多離譜——任何一個世族在選擇參與彈劾時,心態都是複雜,可是,其中絕對不包括挑釁,投機也罷,憂國憂民也好,沒有一個世族會願意挑釁皇帝,畢竟,如天的皇權不是人力所有抗衡,《大誥》同樣明文規定一旦參與,成敗不論,那個家族的宗主都將被終生圈宗人府;而且,世祖皇帝的確是強硬不假,但是,執政手腕從容婉轉的成宗皇帝遠談不上強硬。
陳觀有一句誅心之言“元寧彈劾重權在永寧王府。”作為對夏氏歷史最有研究的學者,陳觀的話是很具權威的。
那兩次幾乎清洗了整個世族的彈劾事件都涉及永寧王府,更確切地説,都觸犯了永寧王府的權威。
成宗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幽嫡母,世祖朝的那次是因為皇帝出繼皇子。
前所未有之事引來世族的恐慌,彈劾表章幾乎淹沒了尚書枱,但是,永寧王府站在皇帝的一邊,如果説成宗朝那次為維護聖烈大皇貴妃的尊榮,永寧王府尚留有分寸,那麼,世祖出繼五皇子為永寧王世子時,夏祈年完全是不留餘地,斬盡殺絕。
“本王已經告誡過不可行此事,不聽便是永寧王府的敵人。”世祖實錄中,夏祈年便是如此對世祖説。
及至安閔王時,永寧王世子一句“可”一句“嫡次子猶存”便定廢立大事。
如今,紫蘇為太后,若説這次彈劾她不知道,沒人會信,陽玄顥更不會信。
議政廳諸臣跪在欽明殿前,陽玄顥坐在殿內,臉蒼白,只説了一句“母后娘娘要廢朕嗎?”內官、宮女跪了一地,無一人敢應聲。
從曙初曉到
當正午,尹朔等人一動不動地跪着,殿門緊閉,
軍甲冑森寒,硬是讓幾位輔臣在這煙火三月
受了什麼是冰寒透心。
紫蘇是倚在榻上聽趙全稟報這個消息的,長寧殿裏只聽見宮漏的聲音,所有人似乎都屏住了呼。
“皇后在做什麼?”半晌,紫蘇卻轉頭問葉原秋一句不相干的話,所有人都是一愣。
葉原秋回過神,看到趙全的眼,忙對紫蘇道“慧妃娘娘微恙,皇后娘娘召了太醫詢問情況,此時應該在長和宮。”紫蘇撫着枕上的
蘇,淡淡地道“那麼,讓宣政廳去個人通報此事。”原秋應聲出去。
看着紫蘇的眼,趙全揮手示意宮人退下,扶着紫蘇起身,到書案前坐下,在一旁研墨,紫蘇提着筆卻不落字。
“太后…”趙全輕聲喚道。
“你先出去。”紫蘇看着素箋,頭也不抬地回了趙全。
趙全退了出去,深深地呼出一口氣,只是風雨來的惶恐仍壓在心頭,半分不退,葉原秋回來時,就見他垂手立在殿門前,怔怔地出神。
“趙公公?”
“噢…葉尚宮!”趙全回過神來,隨口問道“皇后娘娘如何?”
“還不清楚…”葉原秋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趙全訕訕地一笑,知道自己漫不經心過頭了。
謝紋接到宣政廳的通報,愣了半晌才回神,正在回話的太醫也晃了一下,顯然被這個消息嚇得不輕。
“照你方才所説,慧妃並非有喜?”謝紋開口第一句話仍是問方才的事情,太醫連忙躬身行禮,點頭回答“是,依慧妃娘娘的脈像,臣確定並非喜脈。”
“你退下吧!”看着太醫恭敬地退下,謝紋抬手撫上自己的額頭,疲憊地靠在扶手上,長和宮的兩位尚宮看着年少的皇后,卻沒有任何表示,只是靜靜地等皇后做出決定。
“擺駕啓祥宮。”謝紋端坐起來,平靜地吩咐,卻讓兩位尚宮同時一驚,連忙勸阻“皇后娘娘,沒有您去見慧妃的理兒!”
“本宮要去欽明殿,順路去看看慧妃也好!”謝紋不容反駁地做了決定,宮人只能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