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結局篇:萬里凱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秦二世十一年,初秋的咸陽,沐浴在柔和的朝陽中,愈發地明麗起來。高大的咸陽城牆着初升的朝陽,神抖擻地立在燦爛如新的天地之間。

咸陽那厚重的城門前,一羣衣冠鮮亮的文武百官,在一名身穿黑冕服,神莊重的八歲小小男童身後,焦急地凝望着遠處的地平線。似乎在急切地期待着什麼。

正當眾人的神漸漸不安起來的時候,一直數千人左右的隊伍,在華麗的旌旗簇擁下正緩緩而來。遠遠望去,那規制和形式,正是天子的御駕。城外接的數百官員和宗室同時一振,紛紛舉目向車駕望去。

這時,車駕已經緩緩來到了城門前,太子嬴熹,極其鄭重地正了正頭上的冠冕,這才上前一步,不等軟輿停下,便莊嚴地跪倒在地,朗聲道:“孩兒,接父皇聖駕…”他話音剛落,便見韓煥匆匆趕來,扶起地上的嬴熹,低聲道:“皇上命大家在大正殿見駕,太子殿下無需行禮,快快請起。大家隨韓煥前往大正殿見駕便可。”咸陽宮,大正殿中數百位衣冠鮮亮的官員喜氣洋洋地跟在一名身穿黑冕服,頭戴小小九疏冠,大約八九歲的嬴熹身後,神動而恭謹地望着御座上剛剛回到咸陽的張啓。

看着跪在丹陛下嬴熹那小小的身影,張啓再也忍不住地起身走下御座,一把將嬴熹抱在懷中,低聲嘆道:“熹兒竟長得這般高了,兩年未見,果然是長大了呢!”嬴熹小臉通紅地望着張啓,不安地道:“請父皇將熹兒放下,熹兒好能繼續行禮!”張啓聞言忍不住大聲笑道:“無需那些虛禮了。熹兒果然是我大秦的太子,太傅教導之功功不可沒啊!”這時,早已按捺不住的蕭何忍不住捻鬚笑道:“皇上的太子聰穎過人,將來必定如陛下一般可為我大秦世代罕見之明主!”張啓聞言,望着滿頭白髮的蕭何,點頭嘆道:“這兩年,朝中之事多虧丞相大力承擔,朕着實不盡啊!”説到這裏,蕭何拱手道:“陛下如今天下初定,舊秦法在趙高李斯之輩手中越加嚴苛。依照陛下當所提減緩刑法與民休息之策,微臣重新定製了九章律法。以此消弭民間的怨憤,使我大秦更加強盛!”張啓這時當真是有些大喜過望,沒有想到剛回咸陽,便得到了這樣一個驚喜,蕭何在治理國家上的才能,的確是難有敵手。他既然如此苦心重置律法,必定就是那著名的‘漢律九章’了!呃,只是這時該叫做“秦律九章”了!哈哈…哈哈…想到這裏,不覺仰首笑道:“好一個九章律法,待朕過目之後,便即推行天下!丞相之功,理當封賞才對!”説畢,抬手示意侍立在身邊的韓煥準備記檔,這才望着蕭何的滿頭白髮低聲嘆道:“蕭何為我處置朝政以來,兢兢業業。忠心耿耿,不記個人得失,一力為我大秦。如今朕理當封賞,以表朕之謝。今起加封蕭何為‘贊侯’食邑五千户。”蕭何聞言,當真有些猝不及防。

正要推辭,卻沒想到張啓已經宣佈了出來,只好跪下含淚謝恩道:“老臣能得陛下如此厚愛,實在…實在…”張啓低笑一聲,起身走下丹陛,親自將匍匐在地上涕零的蕭何扶起來。這才點頭道:“正如丞相所言。如今天下初定,還要繼續有勞丞相。丞相肩上擔着我大秦的重新復興的希望。定要好好保重才是啊!”這時旁邊的嬴熹悄悄地拉了拉張啓寬大的衣袖,低聲道:“父皇,母后還在宮中等着父皇呢!”張啓登時想起思念已久的眾位嬌愛妃,真是難以控制那心中地炙熱之情,恨不能立刻飛身去見苦苦等候的眾嬌身邊。只是眼前面對眾多朝廷重臣,也不敢十分忘形。

只好望着蕭何和殿中羣臣道:“今朕初回宮中,所有朝政,明處置,大家先行退下,晚上還有宮中晚宴,到時朕必定同大家一醉方休!”説畢,在一片震耳地山呼萬歲聲中,抱起嬴熹便向自己寢殿跑去剛剛來到寢殿前的廣場上,遠遠便看到皇后左芫身穿黑金繡鳳袍,頭戴鳳冠,儀態萬千地領着身後眾多嬪妃喜氣洋洋地盈盈一禮,她旁邊便是美絕塵寰的趙嫣。趙嫣懷中正抱着一個大約兩歲的幼兒,這時動人心魄的秀眸中滿是喜悦的淚水,直將張啓看得心頭狂跳。

一身大紅深衣的魯元正牽着將滿六歲的嬴啓,向張啓含笑望來。

看着眼前思念已久的眾位嬌,張啓實在有些按捺不住,忙放下懷中的嬴熹,上前一把將皇后輕輕挽起,低聲嘆道:“朕實在是思念大家啊!”左芫嬌軀一顫,含淚笑道:“陛下,還是先進殿中更衣吧,臣妾已為陛下備好的洗塵宴。”張啓點了點頭,抱過趙嫣懷中的幼兒,這才驚訝地道:“這是我們小公主了?”趙嫣玉容一紅,亦是含淚點了點頭,向懷中那粉妝玉琢一般的小小人兒,低呼道:“玉兒,快些見過父皇啊!”張啓將女兒那粉嘟嘟的小手放在口中輕輕地含了一口,低聲笑道:“朕總是兒女雙全了,哈哈…哈哈…今起,朕的乖女兒為玉陽公主,食邑五千户!”説到這裏,趙嫣上前低聲道:“陛下,這麼多年了,陛下能否赦免麗姬呢?看在熹兒的份上吧,若陛下能赦免麗姬,熹兒長大了,才不會記恨皇后,否則,恐怕會枉費了皇后這番苦心教養之恩啊!”張啓看了一眼親暱地偎依在皇后懷中的嬴熹,低嘆一聲點頭道:“也罷,就先將麗姬接出冷宮,暫時以夫人之位住在你那邊吧。待將來時機成,再讓他們母子相見吧。”尾聲初秋的夜晚,清涼的夜風從城外的渭河吹來,帶着一絲淡淡地氣,輕柔地拂過大地。夜中的咸陽正是萬家***的時候,由於皇帝御駕親征,萬里凱旋。舉國上下局勢徹夜狂歡,街道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羣,朝廷的樂府,也派出數十枝樂舞,在城內各處舞蹈各唱着上天對大秦的眷顧和二世皇帝那驚人地偉大功業。到處都是喧囂地笑語,沸騰的人羣,無數庶民百姓,一邊滿意地議論着皇帝地凱旋,一邊嘆着漸富裕安逸的生活,大秦的強盛。

這時,一隊十幾名十二歲的少年邊歌邊舞地一路而來,直向王宮行去,那裏他們將把自己最動聽的歌聲獻給大秦的二世皇帝。

遠離喧鬧的渭水河邊,一輪圓月高懸在遙遠的蒼穹上。淡淡的光華灑滿了廣袤的大地。月光中,張啓輕輕地握着虞姬那微涼的玉手,沿着渭水慢慢地走着。無聲的沉默中,一種難得温馨彌散在兩人心中,彷彿一雙無形的手將兩人更加親密地聯繫了起來。

着張啓那温情的笑容,虞姬瞥了一眼遠處喧鬧的歌舞,搖頭笑道:“明便要進宮,難得陛下肯答應我做這一次真正的民間夫,虞姬實在…”張啓無聲地笑笑,如水的月光將他那潔白的牙齒襯得熠熠生輝起來,將虞姬看的一陣芳心巨跳。好半晌,她才低聲嘆道:“眼前的平靜,真讓虞姬有種置身夢境的覺,只盼這夢境永遠不要醒來才好。”張啓用力握了握虞姬的玉手,低聲笑笑,望着那亙古不變的圓月,想到自己那個悉的時空,那些再也無法見到的親友,曾經並肩而戰的戰友,一時失神地道:“即便是夢境又如何?若説夢境,朕的遭遇恐怕更是一場荒誕的夢境了!只是,不論是現實也好,夢境也罷,也應該積極度面對所有的苦難。否則,人生的意義又在哪裏呢?”虞姬痴痴地望着燭光中,目光堅定的張啓,低聲道:“虞姬能夠與陛下相遇,實在是上天的恩賜,陛下…”張啓微微一笑,攬着那柔軟的肢,低聲道:“虞兒,朕還另外備了一份禮物送給你,記得當那管煙花你沒有燃放,今,朕便將它再一次送給你吧!”他話音剛落,便見夜空中忽然綻放出無數美麗璀璨的煙火,將夜晚的喧鬧和繁華推上了頂峯。張啓輕輕握住虞姬那微涼的玉手,低低地笑道:“這煙花,朕當贈你,卻沒有來得及燃放,如今朕再把它送給你,你可喜歡?”虞姬痴痴地望着夜空中不斷綻放的美麗煙火,喃喃地道:“陛下…這一刻,虞姬永遠不會忘記…”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