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天子壽誕第一章入主齊國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姬凌雲率領大軍凱旋迴到了臨淄,姬凌雲、伍子胥等人在吳兵開路下,緩緩策騎,這時家家户户緊閉不出,大街上除了吳兵“的噠的噠”的馬蹄聲外,落針可聞。

姬凌雲心中慨,長嘆道:“齊人還是有些懼怕我等,我們必須近早解決這個難題。只要我們在將齊國融合,我國將成為僅次於晉國的強大國家。”姜良這時笑道:“大王無須當心,只須明。屬下保管臨淄百姓,上門求大王莫走。”姬凌雲好奇道:“太宰又有什麼妙計?”姜良搖頭笑道:“不可説也,大王明便知。”姬凌雲見姜良故玄虛笑道:“行,寡人明就聽太宰好消息。但事先聲明,若明太宰辦成此事,寡人重重有賞,倘若辦不到?嘿嘿…”姬凌雲陰陰笑道:“寡人將以重罪論處。”得意的看了鬱悶的姜良一眼,暗忖:居然在寡人面前裝模做樣,不懲治下你,還不曉得誰才是吳王。

姜良苦着臉認命的點了點頭,然後道:“如此屬下有兩個條件,其一將城中所有的將士都撤至南門營地;其二請大王委屈一夜,在軍營中休息。一個時辰後,屬下希望臨淄城內沒有一個吳國兵將。”

“好,寡人這就下令!”姬凌雲不清楚姜良在搞什麼鬼注意,但還是答應了姜良的要求,反正一切問題明就可以分曉。

帶着這個疑問,姬凌雲回到了臨淄南城的軍寨,看了會兒書,便有了睏意,在一旁的竹塌上睡了過去。

朦朧間,姬凌雲耳中傳來一陣陣的喧鬧聲“何人喧譁?”他不悦得直起了身子,大戰最耗費心力。無論是出謀,擬訂戰略還是上陣殺敵都在考驗着一人的心力。往往大戰後,姬凌雲都習慣美美的睡上幾覺,不讓他人打擾。

專韋聽到了帳內的聲音,大步走了進來道:“不知道為什麼,今個一大早我軍營寨外就聚集了一大羣的百姓…”百姓…難道…姬凌雲想起了姜良昨天跟自己的約定,驚詫道:“不會吧!他真的辦到了…”

“什麼不會?”帳中只有兩人,專韋還以為姬凌雲在同他説話。

“沒事!”姬凌雲應了一句,披上外衣向外頭走去。

來到營寨外。

老天耶,姬凌雲心底怪叫了一聲,‮腿雙‬都覺得有些發軟,這是在打劫,還是準備強攻軍寨,難怪一路上的士兵緊張西西。這一覺醒來,突然發覺自家門口多了二十多萬人,你會有什麼覺。

一眼望去,營寨外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人,不説二十多萬,至少也有十八萬以上,而且人數還在繼續上升。他們見到姬凌雲,先是一陣雜亂“吳王來了”

“吳王來了”類似的聲音此起彼落。

然後他們紛紛跪下,他們各説各的,亂做一團,顯然沒有準備,但意思姬凌雲卻聽的一清二楚,他們説的不是別的,全是要求自己留下,別走之類的話。

姬凌雲望着一旁的姜良,這轉變也太大了,昨天還害怕的不敢出門,今卻求自己別走,這算是怎麼回事?

面對姬凌雲詢問的目光,姜良只是微微點了點頭,表示這一切是他的傑作,因場合不對,沒有將實情説出。

姬凌雲搖手製止了諸多百姓的雜亂喧譁,高聲道:“我姬凌雲有何德何能,竟可得諸位父老鄉親如此愛戴,真是慚愧。”前方的一位古來稀的老太公道:“老朽活了那麼多年,還是首次見到想大王這般嚴謹的的軍隊,他們不但不拿我們一針一線,同時還幫助我們維護治安。如此正義之師,古來罕見。恐怕也只有百年前武王姬發的仁義大軍可以比擬。現今齊國無主,四方諸侯均想噬我齊地。老朽懇求大王為齊國數十萬户百姓着想,庇佑我等安危。”姬凌雲還未説話,又有一壯年道:“大王,當今世道,戰禍連連。一地若無強大的諸侯庇佑,必將陷入戰亂之中。並非我等不顧舊恩,但齊國王室血脈以斷。齊國已經不在,我等自趙鞅軾殺姜驁、姜萌後,以是亡國之民。為求生存,我等都願意加入吳國,求得平安。”再有一幼兒道:“大王乃世間英豪,為我齊國報仇雪恥,我長大一定要如同大王一般。做個好漢。”有三人開了頭,周邊百姓你一言,我一言發説了起來,主題都離不開勸説姬凌雲留下。

姬凌雲大喜再度制止了一干百姓的喧鬧,高聲道:“既然諸位如此看得起姬某,那麼今姬某就答應諸位之請,並再此立誓。今後無論齊人,吳人,寡人都一視同仁,決不徇私偏袒。吳國制度也將逐步在齊地展開,只有諸位能夠安分守己,寡人保證你們衣食無憂。諸位大可散去,寡人一言如九鼎重,決不失信於諸位。”四方百姓聽了四散開來,不一會兒城中已是爆竹四起,百業爭相開張,家家户户都是張燈結綵,香花紅燭擺滿大道兩旁,全城百姓就像過年過節一樣穿紅着綠,個個都是喜氣洋溢,湧向城門去接吳軍入城。

姬凌雲心中竊喜,但還不知這唱的是哪一齣戲,看着姜良道:“太宰,你這是如何作到的?太不可思議了…”姜良微笑道:“其實,這並不困難,只是合了百姓的意願而已。百姓是最純樸的人,只要有能管住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便會無所依求。我姜氏商行在臨淄立足多年,口碑極好,人緣也是極為廣闊。臨淄上下所有商行皆與我多有來往。昨傍晚,我讓老管家着手搬遷一事,來去沖沖,得臨淄上下人所皆知。人見了紛紛打聽,老管家依我之言對他們道‘吳王並未入城,顯是沒有留下之念。鄙人麾下的行腳商人探之,晉國、魯國、衞國、蔡國、莒國都有軍隊在我齊國邊境待命。如今齊國無主,以無實力抵抗。而吳大王姬凌雲卻又無心齊地,只要吳大王一走,這些國家必然紛紛出兵,攻打我齊地。吳大王仁義無雙,對我們齊地秋毫無犯,但晉國、魯國、衞國、蔡國、莒國他們都是豺狼之國,一旦大舉入侵,我齊國必將陷入更大的戰火之中。到時那些豺狼之國在我國土地上大師掠奪,我姜氏家大業大,豈不成為這羣豺狼的主要目標?因此,我以決定將重心移至吳地,在吳地發展。兄弟,聽老哥一句話,去吳地發展吧。吳國現在或許不是最強,但是他們連強大如此的晉國都能夠戰勝,我相信這天下霸主必然是吳王無疑。’”姜良道:“這番話很快的從臨淄傳揚開來,臨淄百姓、商家紛紛惶恐。他們不怕苦,不怕累,惟獨怕那戰火的襲擾。在屬下刻意宣揚之下,臨淄上下人盡皆知。”姬凌雲心中大悟,原來如此。這消息説的是一板一眼,半真半假。晉國、魯國、衞國、蔡國、莒國都在邊境屯兵不假,但那一切都是為了自保。吳國勢頭如此強盛,他們懼怕吳國會入侵他們領土。

這消息在姜良口中一傳,成了諸國意圖併齊地。百姓最怕的自然是戰禍,因此這戰禍一起,背井離鄉的民比比皆是。

可誰又希望,喜歡背井離鄉呢?於是,自己這吳國就成為了他們的依靠,他們均認為吳國連天下第一強國晉國都能打敗,得到他們的庇佑一定能夠避開戰禍。

在有心人的煽動下,百姓們自當紛紛來軍營外求自己別走。

姬凌雲一拍姜良肩頭笑道:“真有你的,這種法子你也想的出來。只是,這人數也太多了一些吧?差不多都達到二十萬了!”姜良苦笑“略計算了遍有二十二萬人左右。”老天,這不是等於我吳國五分之一的人口了?姬凌雲驚道:“這麼多?”姜良點頭道:“大王太小看這臨淄了,臨淄是我大周第一城池,無論是大王的姑蘇還是天子的洛邑都無法跟這臨淄相比。齊國負山帶海,自泰山東至琅,北至海,地方二千里。這裏是天下的中心,也稱齊地為齊州。齊即臍,意為天之臍,即天地之腹心之意。秋初賢相管仲把臨淄劃分為二十一個鄉,每鄉二千户,共四萬二千户,二十一萬人。齊國未內亂時,城中僅可以出征的男子就有一十五萬。時一般城市就是“千丈之城,萬家之邑”但臨淄的人口在鼎盛時期,僅一城便高達五十萬餘人。由姜太公治理齊國始,這臨淄的人口便是天下之最,直至現在臨淄城的人口依舊是天下之最。一夜之間,聚集二十餘萬百姓並非難事。”(,請登陸qidian,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閲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