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劫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李興彎弓,搭箭,一箭落范文虎的帥旗。緊接着,把大弓扔進貼身侍衞懷裏,從背後出馬刀,縱馬突入敵軍當中。

幾百名騎兵跟在他身側,策馬揮刀,如虎如羊羣般,從混亂不堪的新附軍當中踏出一條血河來。

文天祥給李興和蕭明哲的將令是,緩緩撤回福建,尋機殲滅敵軍一部,打痛范文虎,讓他在接下來的福建保衞戰中無所作為。經過與參謀人員商議後,李興和蕭明哲發現這項任務完成起來有點兒難。難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新附軍的戰鬥力強大,而是因為范文虎這個人,本不能以常理來衡量。

簡單一點兒説,這個先是靠做了人家女婿換來大宋軍職,然後把長江防線拱手賣給北元的範大都督,本不認識羞恥二字。只要你不把他的命要走,不把他所依仗的萬餘核心的部曲打光了,他就像個蒼蠅般,沒完沒了地糾纏你。無論打多少次敗仗,損失多少人馬,他都不會在乎。打了敗仗,他會向上邊報告,説是戰略撤退。損失了兵馬,他會從當地百姓中“補充。”核心部曲中隨便派出幾個士兵來,就可以抓到數十百姓。原來的士兵就可以升官為百户,千户,兩浙新附軍人數就會迅速恢復原狀。靠這個辦法,范文虎在臨安戰敗後不到二十天,就把在臨安城下損失的幾萬人馬“補充”了回來。兩浙的幾番惡戰,張唐、杜滸、李興、蕭明哲四部,每部消滅的范家軍都不下兩萬,但范文虎麾下依兵馬加在一處,依然是二十餘萬,只多不少。

這二十萬人數是他富貴和功名的本,有了這個數字,范家才能坐穩兩浙第一豪門的位置,他范文虎,才能保證在忽必烈眼中地位不倒。至於臨時抓來的,自備兵器鎧甲的百姓有多大戰鬥力,范文虎不在乎,他也沒打算真的憑着這些人和破虜軍硬碰。他只打算在元滅宋的最後一戰中,趕上去打打外圍的太平拳,從厚厚的功勞簿裏分幾頁出來,給自己的官位下墊幾塊鍍過金的磚頭,給自己子孫,留一些可以讓元庭重視的功績。

所以范文虎跟在回撤的破虜軍身後,不戰,也不走。破虜軍停他就停,破虜軍撤離,他就尾隨前進。偶爾破虜軍反擊,范文虎立刻壯士斷腕,扔下一部分非嫡系士卒,斷然後撤,決不給蕭、李兩人留下和自己碰面的機會。

李興和蕭明哲反覆核計,制訂了一條頗為冒險的計策。先分兵撤離,然後各自掉頭回殺,避開范文虎佈置在外圍的警戒人馬,直撲他的中軍。如果范文虎佈置在外圍的警戒人馬對他忠心不二,發現情況後迅速回援,破虜軍就要面臨腹背受敵的局面,不得不放棄范文虎,從重圍中突出去。如果范文虎佈置在外圍的警戒人馬不敢回援,或者回援動作稍慢。兩支破虜軍就可以做一次鉗形配合,擊潰范文虎的中軍嫡系,讓他短時間之內恢復不了元氣。

參謀們據新附軍的士兵作戰力,軍械鎧甲配備情況,行軍速度和范文虎的紮營習慣等情報,很快敲定的行動細則。破虜軍中沒有久經沙場的名將,註定他打不出官渡之戰、淝水之戰這種一戰定乾坤的決定戰役來。但這也讓破虜軍上下對將領個人智慧的要求降到了最低,不會奢望那種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傳奇。而是踏踏實實地,協助參目人員將一些戰爭的因素量化,帶入佈局謀劃當中。例如後勤補給的計算,敵軍人馬中老兵人數和新兵人數的分別統計,強弩、硬弓和重甲在敵軍中的配備情況等。據這些情況,再製訂出相應的計劃來,供主將選擇。

如此,一旦行動展開,除非自己這一方主將過於白痴,或者敵方將領是個蓋世英才,否則,結果都不會太出乎人的預料。

顯然,范文虎不是什麼名將。他老老實實地按自己的習慣紮了營,也按自己的習慣,在中軍外圍,南方和東方兩個方向佈置了外線營寨。唯一的變化是,今夜他放在東側外圍營寨的主將是田鳳鳴這個文職,而田鳳鳴發現中軍大營被劫的情況後,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逃走。

田鳳鳴一逃,蕭鳴哲這路破虜軍立刻沒有了後顧之憂,一直負責監視東側敵軍行動,並量力進行阻擊的斥候們,立刻在空中打出了相關信號。蕭明哲看到信號,馬上對戰術做出調整,全軍撲向范文虎的後路。

後陣一亂,已經被李興衝得焦頭爛額的范文虎立刻失去了繼續戰鬥的勇氣。在他眼中,對面不遠處那個呼喝酣戰的宋將簡直就是個莽夫,作為一軍主帥,不在後陣擂鼓助威,監督麾下將士衝鋒,而是提着把血淋淋的刀衝在最前頭,專往新附軍的薄弱之處殺。片刻之間,范文虎佈置的阻擊陣地已經被他突破了三重,每一次突破後,他都立刻撥轉馬頭,利用戰馬的衝擊力,將這一層新附軍分隔成碎塊。然後,破虜軍步兵就會排着隊殺過來,將不肯放下武器的范家軍一一格殺。

“發火箭,令左營和右營人馬向中軍靠攏!契丹鐵衞,準備出擊!”范文虎低聲喊道,同時向身邊的親兵使了個眼。此刻,營寨內被着了火的帳篷照耀如白晝般亮,他已經不敢再挑起帥旗,也不敢大聲呼喝。包括李興在內,來襲的破虜軍中有幾個人箭法甚高,已經兩度落了他的帥旗,現在雙方距離不超過二百步,如果被人看出自己是主帥,説不定李興那個莽夫就會拉弓過來。雖然身上的猴子甲的防護力驚人,範大都督可不想親自去試黑漆弓的穿透力和猴子甲防護力那個更好些。

親兵會意地點點頭,跑開數步,點燃一支火箭。淒厲的嘶鳴聲和絢麗的焰火立刻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左右側新附軍將領一看,立刻奮不顧身地向中軍靠攏過來。而范文虎和自己的貼身侍衞卻趁着這功夫,悄悄地撥轉了馬頭。

“做女婿換功名的小子,哪裏走!”身背後,突然傳來一聲大喝。范文虎的身體在馬背上晃了晃,驀然回首,只見李興放棄對手,撥馬向自己衝來。

“壞了,上當!”兩浙大都督范文虎立刻知道,自己中了人家的計。

中軍戰旗被落後,李興也失去了目標,亂軍之中,本不知道範文虎轉到了哪個方位。旗花火箭一出,他立刻把目光轉向了范文虎的親兵。報着碰碰運氣的想法,喊了一嗓子。居然真的讓范文虎回了頭。

李興腳磕馬腹,策馬撞倒兩個新附軍。彎刀一揮,藉着戰馬的衝力,將面衝過來的一個新附軍千户抹去了半截。

下的戰馬雪無痕是破虜軍用鋼弩從北方換來,這匹產自上京遼國馬只有四歲口,跑起來就像風一樣。幾個新附軍騎兵衝過來攔截他,被雪無痕縱身一躍,就甩到了身後。跟過來的破虜軍騎兵立刻上去,將李興的後背護住,本不給別人從背後傷害他的機會。

一杆鐵矛面刺來,藉着火光,李興看到對手兇悍而茫然的眼神。不止一雙,在對手的身後和身側,還有三十個臉上帶着同樣絕望的武士。那是范文虎麾下的契丹鐵衞,忽必烈賜給范文虎的私兵,如果范文虎死,他們全部要殉葬。

長矛一往無前,直奔李興小腹。馬背上的武士獰笑着,身上的甲葉在顛簸中發出嘩嘩的聲響。這一矛他算得相當確,縱使無法將李興挑落下馬,對方手中的馬刀,也砍不動他護身的鋼羅圈甲。

刀側與槍尖相,擦出一串淒厲的火花。李興用刀側面將刺來的矛杆撥歪,藉着馬速,衝到了對手近前,兩匹戰馬在相撞前的瞬間彼此錯開,李興的手腕一壓,刀刃偏斜下,快速從對手身側衝了過去。

長長的刀刃在對手的戰馬身上劃過,開出了一條暗紅的口子。眼角的余光中,李興看見那個契丹人手拼命想安撫坐騎,結果,血如噴泉般從馬刀切開的口子了出來,然後,他聽見了契丹武士的落地聲,和戰馬無助的嘶鳴。

科學院專門為騎兵設計馬刀樣子細長,刀背輕薄,不利硬砍,但利於劃切。對付契丹騎兵上身的羅圈甲有不逮,但對付戰馬的皮膚卻是輕而易舉。一旦造成創傷,就會血不止,對方的騎兵就會變成步兵,進而被接踵而至的奔馬活活踩死。

跟着李興衝上前的破虜軍騎兵沒有李興般嫺的身手,與身披重甲的契丹鐵衞接觸後,幾把馬刀剁在了甲葉上,沒給對手造成實質傷害。久經戰陣的契丹武士立刻捕捉到了戰機,將破虜軍士兵打於馬下。戰馬的嘶鳴聲引起了李興的注意,馬刀在自己與放對的契丹武士毫無遮擋的喉嚨處劃過後,李興收刀,從馬鞍後摘下騎兵弩,轉身了回去。

如此近的距離,追過來的契丹武士本來不及做出反應。眼睜睜看到短弩紮在自己的眼眶裏。隨即,李興放慢馬速,撥轉馬頭,再次殺了回來。

一個契丹武士揮矛上,李興撥開對方矛頭,馬刀用力一,將武士的左手齊腕切斷。沒等長矛落地,李興棄刀,抓矛,雙手一擰矛杆,藉着馬力將矛尖刺向另一個契丹武士的口。

“砰”地一聲悶響,痠麻的覺從腕間傳來,李興的身體在馬背上的晃了晃,又瞬間坐直。他對面的契丹武士的腹甲上被撞出了一個大坑,整個人鷂子般從馬背上飛了出去,半空中翻了幾下,一頭栽落於地。嘴角、鼻孔、眼睛、耳朵一同出血來,眼見就不得活了。

得到強援的破虜軍騎兵發出興奮地叫喊,漸漸靠攏起來,再次結成攻擊陣型。破虜軍高價換來的北方戰馬,衝擊力遠遠好於對手。馬背上的騎兵們越戰越勇,遇到身穿皮甲或者沒有鎧甲保護的新附軍,則用馬刀劈砍,遇到身穿羅圈甲的契丹武士,則遠遠地用手弩殺。轉眼間,在范文虎急召過來的護衞士卒中間,再度撕開了巨大的缺口。

就在這個時候,營寨外圍突然傳來嘈雜的喊殺聲。范文虎留在主營南側的士卒,在主將的帶領下,殺穿破虜軍的阻擊陣地,衝了回來。破虜軍的腹背受敵,陣腳登時有些亂。

“只殺范文虎,無關的人閃開了!”李興見敵軍越聚越多,而自己麾下的士兵人數遠遠不足,靈機一動,大聲喝道。

新附軍靠攏過來的勢頭登時緩了緩,有些人趁帶隊的軍官不注意,偷偷地向後挪動腳步。剩下的契丹武士卻放棄對手,拼命向他衝了過來。

“不好!”李興心中暗暗叫苦,知道自己捅了馬蜂窩。蒙古軍中,一直有長官戰死,逃護衞要被統統殺死殉葬,家屬充做官奴的習慣。如果護衞與長官同時戰死在陣前,他的家人就會得到朝廷的撫卹,子孫也會據情況被授予一定武職。這些身材高大的契丹武士明顯是范文虎的護衞,家人估計俱在北方。如果范文虎被殺,他們誰都逃不關係。所以,所有人都向李興撲了過來。

説時遲,那時快。就在李興又挑翻了兩個新附軍軍官的時候,幾匹戰馬同時衝上。當先的一名契丹武將縱馬提槍,直取李興口。好李興,一見自己已經避無可避,雙手擰矛,腳跟一碰馬肚子,對着契丹武士衝了過去。二人雙矛互對,各不想讓。

三十幾步的距離轉眼被雙馬縮近,矛尖處的寒光已經清晰可見。契丹武士咬牙切齒,臉鐵青,不閃不避。李興緊夾馬腹,毫不退縮。周圍酣戰的士兵紛紛吶喊起來,暫時沒有對手者甚至停住了腳步,目不轉睛地看向了馬背上對沖的二人。

馬頭相接,契丹武士眼中閃過了一絲恐懼,輕輕側了側身子。李興把稍微彎了彎,口中爆出一聲大喝,長矛端得紋絲不動。

“砰!”沉悶的撞擊聲震撼了戰鬥在周圍的雙方所有士兵。沒人看清楚那一瞬之間發生了什麼。悶響過後,二人同時落馬,兩匹戰馬嘶鳴着錯跑開,又慢慢停住腳步,嘶鳴着跑了回來。

衝過來的雙方士兵同時一愣,不約而同放棄對手,奔向己方將領落地之處。

泥地上,契丹將領仰面朝天,雙眼不甘心地望向天空。肚子上着一杆鐵矛,血從羅圈甲的縫隙中緩緩了出來。

距離他很遠的地方,李興仰面而卧,碎裂的護板甲被甩在一邊,血順着內襯的鋼鎖鏈的縫隙湧出,染紅了半邊身體。就在此時,地面上的李興動了一下,捂着肩膀搖晃着站起,拉過雪無痕,飛身跳上。順手接過一把破虜軍士卒送上來的馬刀,呼喝着衝向了新附軍將士。

百餘名破虜軍士卒,緊隨其後。

契丹武將在關鍵時刻的膽怯行為讓李興揀了一條命,就在他側身避矛的剎那,李興的彎了彎。兩個不同動作的結果是,契丹武將的長槍失去準頭,刺在李興的右處。掛在細鏈鎖甲外的龜板形護甲被巨大的撞擊力砸得四分五裂,長槍上的力道,也多半被護甲分散了去,刺破鎖甲後,無法再多進入李興身體半分。而李興手中的鐵矛,準確地扎進了對方的小腹。

新附軍將士哪裏知道其中有這多關竅,望着“刀槍不入”滿身是血的殺神,不由自主地避了開去。李興一馬當先,切入敵軍,轉眼,將近前的新附軍陣型衝散。

緊接着,李興又揮舞着馬刀從人羣中殺了出來,邊衝,邊向所有新附軍將士喊道:“范文虎早溜了,你們不逃,跟老子較什麼勁?”幾個騎在馬背上的將領舉目四望,人羣中果然已經不見范文虎的蹤影。而大營後側的喊殺聲越來越近,一杆“蕭”字大旗當空飛舞,旗幟後,不知道有多少破虜軍從那個方向殺了過來。

剩餘的契丹鐵衞再次尋覓了一遍不可能出現的范文虎,看看渾身是血的李興,留下欽佩的一瞥,率先撤了開去。臨近的新附軍將領見狀,緊跟着撤向西撤走。附近的新附軍士卒本來就已經被殺得膽落,見長官敗走,一聲發喊,扔掉武器四,撒腿跑了開去。

轉眼間,戰場形勢逆轉。幾千破虜軍將士佔據了完全主動局面,在低級軍官帶領下,追着十倍於己的新附軍廝殺。而被他們追趕的新附軍士卒跑得動的,決不回頭戰。跑不動的,則撲通一聲跪倒在泥地上,叩頭如蒜。

“追,莫跑了范文虎!”李興大聲喊着,面蒼白如紙。眼前的場景他曾經見到過,那是當年宋軍被元軍追殺的時候。從那時起,他做夢都夢見自己能這樣追殺元軍一次。

蕭明哲遠遠地衝了過來,死命拉住他的繮繩。李興回頭,看見是蕭明哲趕到,神頭一鬆,身體晃了晃,趴到了馬背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