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章發展大計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當晚,一家人在大堂其樂融融,薛禮4人分別向家人訴説着這幾年在外學藝的趣事,在堂上也是笑聲不斷,還有就是薛府家眷對4個人在學藝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唏噓不已,也為他們的堅持而到高興。薛庭還對着4人説道:“你們現在學成歸來,武藝雖然已經已至上層,但是你們還是要好好學一下兵法韜略,這幾年,我通過各種渠道,也是收集了一些兵法,放在我的書房裏,你們以後每天
出兩個時辰去我書房看看這些兵法。”4人齊聲回道:“諾。”當下,時間也已經不早了,下人們各自領着薛祁3人回到各自的房間去休息,暫且不説,在説薛禮跟着薛庭走向他的書房,一進書房,薛庭就看着自己的兒子説道:“禮兒,這3年不見,你也長得更加結實了,為父看到你這樣,我很欣
。”然後把天下的局勢向薛禮説一下,薛禮聽到這幾年太平道已經在很多地方盛行,然後就計算了一下時間,現在是光和2年,也就是公元179年,那麼也就是説,黃巾起義還有5年就要開始了,然後對着薛庭説道:“父親,您對於現在的太平道是怎麼看待的呢?”薛庭頓了一下説道:“太平道是由張角三兄弟所創,他們廣收門徒,為老百姓贈醫施藥,其成員大多數是各地的貧民老百姓,這個不足為慮,而今朝廷內有十常侍當道,皇帝昏庸外有權臣把持,朝政紊亂,天下之禍源於此啊”薛禮上前對薛庭説道:“父親,雖然朝廷內有十常侍,外有權臣,但是這個太平道也是不可小瞧了的,將來萬一在太平道中有人心懷不軌,登高一呼,天下太平道教徒何其之多,到時立馬便可坐擁百萬之眾,而朝廷照現在的模樣發展下去,必定是不能平定此次叛亂,必須要依靠各地諸侯和豪強之力來平叛,而太平教徒只是一羣手無縛雞之力的農民,怎麼鬥得過各地豪強諸侯的
兵,所以等平叛成功之後到時各地諸侯必定割據一方,然後乘機稱王稱霸,自此天下即將大亂誒,而我薛家的機會也就是在這次平叛之中,到時候我們以遼東之地為
本,然後在加強榆關的防守,之後我們就依靠險關,進可問鼎中原,退可保守我們的遼東諸郡,不過我們在問鼎中原之前,我們薛家必須先平定扶余、高句麗等各個外族,而且還要藉機重創鮮卑和匈奴兩族,不能讓他們對我們的大業造成損害。”薛庭聽到薛禮對當下的局勢以及對將來薛家的走向分析的是頭頭是道,不覺心裏大驚,不過想到左慈對他的評語以及當年薛禮出生時候的異像,他也就釋然了,薛禮在聰明,也是自己的兒子,他的成就再大,也是遼東薛家的子孫。然後薛庭有想薛禮問道,那麼現在我們薛家應該怎麼做呢?薛禮想了一下便説道:“父親,我們現在要加強各地的生意,同時我們還要招收各地的
民到遼東來定居,我們還要在
民中招收一些無家之人,把他們訓練成我們的私兵,到時侯,加入天下大亂,我們也可以以此為
據,廣收
兵,乘機擴大基業。父親還要乘機向四方購買糧食,到時天下大亂,有了糧食才會有軍隊,然後父親還要在我們薛家招收一些在生意上有頭腦,而且他們的家室都在遼東的人,把他們培養成情報人員,向各地派遣,到時可以為我們傳送各地諸侯的情況,方便我們在將來統一天下時可以減少軍隊的損失。父親我們還要在遼東各處買下一大片土地,一來方便我們安置
民,其次也可以方便我們訓練軍隊,還有就是我們自己要開馬場,可以為我們薛家提供馬匹,訓練騎兵,還要暗中通過我們的各地商業網把各地的各種工匠招收到遼東,可以為我們建造各種器械以及鎧甲與兵器。不過我們還要得到遼東太守的名分,這件事情我們還要依靠大伯父在洛陽的關係,向十常侍買官,先拿到太守的名分,這樣我們才能名正言順。薛庭聽着薛禮的回答,微微點頭,説道:“這件事情關係到我們薛家的生死存亡,我還要和你祖母,大伯父以及三叔商量,到時候,你也來旁聽吧,順便把你的想法在説一遍。”薛禮説道:“好的,父親。”半個月後,遠在洛陽的伯父薛慶和伯母也到滄黎了,隨即在冀州的三叔薛莊也和夫人到達了滄黎,當晚,三家人共聚一堂,薛慶和薛莊已經有6年的時間沒見到自己的兒子了,現在看到各自的兒子已經長成偏偏少年,都是暗暗叫好,不過當他們看到薛禮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個成
穩重的少年郎,和自家孩子一比,明顯要好很多,而且他們對於趙雲這個人也是很滿意,也是對他很親近,飯後,薛庭把薛慶、薛莊以及母親和薛禮叫到了自己的書房,讓薛禮把他對自己的話在和大家説一次,薛禮對大家又説了一次當時的話,各人都是低頭暗思,這時薛慶先説道:“據我在洛陽的這幾年,看到大將軍何進和十常侍的矛盾是
益嚴重,而且天下的
民也是
漸增多,太平道雖然沒有蔓延到洛陽附近,但是幽州、冀州等幾個大州確實是很嚴重,可見,天下大亂已是不可避免,到時我們薛家何去何從,確實是值得深思。”薛慶雖是朝廷大臣,但是他畢竟是商人出生,雖然他也深習儒家學説,但是還遠沒有達到深入骨髓的程度,所以在面對家庭安危的時候他還是選擇自己的家族,薛禮對着眾人説道:“祖母,伯父,父親,三叔,到時如果我們不能奪得天下,我們還可以依靠水軍,把我們的家人運到海外,或者投附與最有可能得天下的那一方去,我想憑我們薛家的實力,只要我們安安穩穩的,也是可以獲得一個逍遙侯爺的爵位的。”薛莊説道:“當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後被高祖劉邦收取,而當年劉邦也就是區區一個似水亭長,旗下也就那麼幾個人,而我們薛家雖然只是商人,但是我們有財富,有了錢財,我們就可以招收
民,建軍隊,難道我們薛家6個大男人還比不過那個
氓皇帝嗎?”祖母也説道:“我們薛家從曾祖開始,到現在已歷3代,俗話説,富不過3代,兒孫自有兒孫福,該怎麼做決定,你們自己決定,但是無論是什麼決定,你們都要謹記:我們是一家人,要共進退,共患難、共富貴。”隨後薛庭三人有商量了一會,説道:“先不管到時候我們薛家何去何從,是逐鹿天下,還是依附豪強,我們現在先按照禮兒的説法去做,先收
民,見軍隊。”然後一羣人走出了書房,此時已經是半夜三更了,大家就各自回房不提,只不過薛慶在走出房門的時候,看着薛禮離開的背影,眼中閃過了一絲滿意之
,又點了點頭,似乎他做了一個什麼重要的決定。就這樣,薛家忙碌了半個月,終於
來了薛老夫人60大壽,這一天,薛家是滿堂賀客,不過大部分是商場上的人,畢竟在東漢末年,世家門閥是看不起商人的,也不屑於商人往來,不過也有一個例外,遼東太守倒是來了,畢竟薛家在遼東也是豪門,而且薛慶還在洛陽為官,京官麼,作為地方官的他也是要來巴結一下的,正午的時候,終於到了吉時,薛慶作為長子,和其夫人,首先走到老夫人面前,下跪到:“恭祝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這時東海紫珊瑚,是兒子託人從東海購買的,請母親笑納。”眾人看到這件紫珊瑚,也是一驚,他們還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珊瑚,而且還是紫
的,薛老夫人笑着説道:“慶兒有心了,今天看到你們個個在我面前,我就很高興了。”然後是薛庭和其夫人,齊聲説道:“恭祝母親大人年年有今
,歲歲有今朝,孩兒知道母親平時愛看到家學説,所以我就着人買來了老子親手所寫的道德經,請母親一覽。”然後,薛老夫人接過道德經,説道:“起來,免禮免禮。”薛莊隨即和其夫人,跪於老夫人面前,説道:“恭祝母親身體安康,福壽永享,這時我命人打造的龍頭枴杖,由上好的沉香木打製而成,外部以黃金鍍成。”薛老夫人接過枴杖,説道:“好,好,快起來。”然後薛禮5人齊齊向老夫人下跪道:“恭祝祖母大人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這是我們5人親手製作的蛋糕,還請祖母品嚐。”説罷,薛禮讓人切下一份
給了老夫人,老夫人嚐了一下,説道:“好,孩子們,快起來,這個禮物,祖母非常喜歡,呵呵呵。”(當然這個蛋糕是由薛禮想出來的,不過還是5各人一起做的)。隨即,其餘眾人對着老夫人作揖道:“恭祝老夫人身體健康,福壽安康。”薛慶隨後説道:“請各位來客入席,上菜。”隨後一眾丫鬟把各
菜式都拿了上來,而薛氏眾人則是女眷坐在一桌,男子有是坐在一起,大家都是互相暢談着。2個時辰之後,酒宴也結束了,來客紛紛告辭,薛家又是隻留下了自家人,不過大家還是很高興的在談論着,不過薛慶乘着今天高興的
子,也説出了放在心裏已久的心事,對着眾人説道:“母親,二弟,三弟,我薛慶雖然是薛家現任家主,不過我們薛家現在已經處在亂世,亂世必須要有能人來領導我們薛家,我們三兄弟各有所長,我好文,二弟善從商,三弟喜愛遊歷天下,自從成親後,雖然是居住在冀州,處理家族的產業,不過,我們三人都沒有在亂世中存活的能力,而在我們薛家二代子弟中,也就只有祁兒,禮兒、祤兒三人,三人雖然都習武,但是,經過我細心觀察,禮兒更加的沉穩,做事謹慎,而且對天下大事也是瞭如指掌,祁兒和祤兒,在這點上是比不過禮兒的,而且當年左道長也説過,我們薛家的前途和禮兒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想把禮兒立為下任家主,不知道母親大人和兩位弟弟覺得如何?”薛庭説道:“大哥,千萬別這麼説,大哥是家主,自古長幼有序,我相信禮兒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請大哥不要這麼做?”薛庭還想繼續説下去,薛慶繼續説道:“二弟,你不要勸了,禮兒現在才13歲,就能看清天下大勢,而且又能為我薛家指出一條明路,你我三兄弟13歲的時候有禮兒如今的見識和武藝了嗎?而且我也觀察了很久,發現祁兒也沒有這種見識,所以我今天才説這麼一些話,還請母親定奪。”薛老夫人看着三個兒子,又看向三個孫子,然後説道:“這件事情,你們先問一下他們3個,讓他們自己決定,只要我們薛家一家人不分裂,該怎麼做就該怎麼做吧。”然後薛慶把薛禮3兄弟叫了過來,問道:“祁兒,禮兒,祤兒,如今天下將要大亂,為了我薛家之後的大計,如今我想讓禮兒成為我們薛家的下任家主,你們覺得怎麼樣?”薛禮剛想上前推辭,薛慶就制止了他,薛祁上前説道:“父親,我贊同你的做法,我自認為我的武藝不比二弟差,但是我喜歡馳騁疆場的大將軍,不希望成為一個天天為了家族發展的人,所以我同意你的説法。”薛祤也説出了同意的意思,然後,薛禮正式成為了下任家主,當然,這個事情對外面來説不害死一件什麼大事,不過對於後世來説,這是一件決定今後歷史的問題,因為自今天之後,未來叱吒疆場的薛家軍的統帥,一統天下的大皇帝,正式出現了。話説自從薛家定下發展大計之後,就積極開始招
民,建軍隊的事情。然後由薛慶出面向遼東太守
涉關於購買荒地的事宜,薛家把大部分的土地買在了滄黎縣的外圍,由於當時遼東地處北方,而且罕有人跡,所以太守一見薛慶想要買土地,也就半賣半送的把大部分荒地給了薛家,薛家又選擇了幾處偏僻的地方建立了2個馬場,以及一個可以容納5000人的軍營,再由薛庭出面,分別和扶余、鮮卑人進行貿易,分批買入大量的馬匹,並把他們送進馬場,把一些年老的戰馬送到外圍馬場,而把一些
壯的駿馬送入軍營背後的馬場,作為騎兵的供養基地,由於中原地區的
民
漸增多,大漢朝廷也有把
民安置到遼東的打算,所以薛庭通過種種手段,招收了20000各
民,其中青壯年有10000,老弱婦孺10000,然後挑選出了5000各15到20歲的青壯年,分批安排到軍營中。然後薛禮等4人則負責具體的練兵事宜,薛禮打算把5000在經過3個月的集訓之後,留下2000人,作為常規軍隊,其餘的人則通過家族的護衞,也
調出部分人作為密探滲入到各地,一部分作為家族護衞。留下的2000則作為騎兵來訓練,薛禮是這樣考慮的,在遼東馬匹資源豐富,而且騎兵作為冷兵器時代野戰中的王者,自己是一定要好好利用這一點的,而且他還打算把這2000人練到上馬是騎兵,下馬是步兵的程度,而且他還準備創造馬鐙,以此來加強騎兵的戰力,使其能夠在馬上騰出雙手,成為一支無敵之師。在一切準備好之後,薛家就開始了秘密的大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