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九章制訂規矩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元皓先生,怎麼還有這麼多。有些事情您也要幫我決斷着點啊。”田豐呵呵一笑。心道,要不是我幫你處理了大部分事情,怕是現在公文都能把你埋了起來。

“主公,有些事情是必須您親自處理的。放權有放權的規則,太小了,不顯的您重用人;太大了,很容易成尾大不掉之勢,這也是您以後必須面對的問題。”

“也多虧元皓先生了,要不然我還真有點不知所謂了。”鄭嘯起身行了一禮:“當以元皓先生為師,多多學習。年輕時,逆悖老爹,不願學文,只練了一身武藝。現在才知道,錯的有多麼厲害。”田豐很高興,子回頭金不換啊。更何況,鄭嘯有一顆赤子之心,還沒有被政治玷污掉。現在的鄭嘯,還是一塊渾金璞玉,很好雕琢。雖然鄭嘯沒有學到他老爹百分之一的本事,但是卻也被他老爹打了紮實的基本功,學起來還會不快?

“主公言重了。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方今亂世,若無武力支持,一切都是空談。掌握武力,掌握軍隊也是您成就大事的基,現在您做的很好,已經是所有士兵心目中的神。”

“元皓先生謬讚了。”

“同時。”田豐話鋒一轉,開始教導了:“戰國時,齊國大司馬田穰苴説過故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現在的天下,第一是戰爭,第二是戰爭。第三還是戰爭,所有的都為戰爭服務。

好戰必亡的意思,不是説一直打仗就會失敗。現在的天下。必須一直打仗,否則無法完成統一戰爭。好戰必亡地意思,是不顧國力。窮兵黷武,導致民不聊生,故國亡耳。主公您不會有這個問題,單單主公您愛民,就不會讓您陷入這個深淵。”鄭嘯也放下公文,聽田豐説了起來。他對田豐很尊敬。不單單是尊敬田豐的才華,更尊敬的田豐地實幹。可以説這幾年自己征戰四方,錢糧無虞,全是自己這位外管家田豐的功勞。

“這忘戰必危,現在還不到時候,一旦天下一統。太平的時間久了,忘記戰爭,忘記磨難。就會滋生蛀蟲碩鼠。啃食王朝基,直到王朝轟然倒塌,漢朝便是前車之鑑啊。”

“不錯,這門閥吏治是本問題。我現在已經在着手改造這些,只是任重而道遠啊。”

“主公您已經做地很不錯了。漢之所以亡,是因為失去了民心。為什麼會失去民心,除了當皇帝的昏庸無道。更因為門閥官場陋習過多。積弊難改。”

“削弱門閥,難。改革官場。更難。都是難上加難的事情啊。”

“哈哈…”田豐一陣大笑:“主公您也有憂慮的事情啊,其實很簡單。門閥吏治必須改革,而且也容不得您不改革了。”

“為何?”

“您現在的行為已經動搖了門閥官吏的規則,他們同您已經勢同水火。必須決出勝敗,到一方臣服為止。”

“是這樣,只是任重而道遠啊。”

“主公您何必作此慨嘆。您地風格那裏去了?只要您堅持您的風格,卻是這世上百姓的福氣。”

“我的作風?我的作風可是用強啊,呵呵,這點不好,您不是常常勸我要修身養嗎。”

“修身養是沒有錯,但是那是對於擁護您的,對於百姓。而對於您的敵人,您殺伐果斷的格是必須地。主公可知為何大亂之後必有大治?”

“先生請賜教。”

“呵呵,大亂之時,山河顛覆,百姓離。一場場腥風血雨是必須地,可就是因為這一場場腥風血雨才造就了後面的大治。

這天下一統,最終是要武力解決的。武力解決的基礎是一個殺伐果斷,強勢無比的君主。無人敢於違逆,無人敢於作亂,官場陋習為之一輕,門閥弊端為之一鬆。為何?皆因殺伐二字。”

“可是殺戮過重不是不好嗎?大秦僅有十幾年的壽命,不就是因為刑法太過嚴苛,殺伐太過殘暴嘛。”

“那只是漢朝儒士們詆譭大秦之言,大秦滅亡的源依然是門閥官場。官場積弊導致太子贏扶蘇死,大秦後繼無人,二世贏胡亥不過是傀儡。門閥則是六國遺脈,這些門閥尚未肅清,而秦始皇卻死了。門閥作亂,官場傾軋才造成了大秦地覆亡。

朝堂之上趙高一個閹人指鹿為馬,百官莫敢反對。百姓民不聊生,受盡欺凌。此時門閥登高一呼,百姓自然望風景從。”

“可這門閥官場陋習依然存在啊。”

“是地,依然存在。為何會大亂之後才有大治呢,就是大亂之中,君王強勢,門閥官場之風被鎮壓。這個就是潛伏的危險,若皇帝聖明強勢,這些都不是問題。若君王昏聵,這些就成加速王朝滅亡地誘因了。”

“明白了,一場大亂。將門閥官場之風徹底砸爛,需要時間形成新的風氣,才有可能讓這皇帝放開手腳,治理國家。”

“不錯,這就是為什麼世家門閥皆以家族延續為第一,而跟從誰,卻全然無所謂的原因。試想,現在天下,豪門世家是國家的支柱。可同時,總容易出問題,最容易叛變,最容易滋生想法的也是這些人。

這國家的支柱是什麼?是百姓,而不是所謂的貴族。門閥只要存在一,這危險就潛伏一。若壓制了門閥官場之風,便可大治。”鄭嘯心中恍然,怪不得田豐讓自己用自己的風格呢。殺伐,打爛了重新建設,這和自己的想法不謀而合啊。

“元皓先生。可這官場門閥該如何是好?總不能不讓人做官吧,那如何治理領土。若是將門閥全部殺光,那也就動搖柄本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