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落日餘暉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Ⅰ“皇上投水!”悲痛至極之呼喊在甲板上響起。發出呼喊的是宮女和宦官。從帝舟所傳出來之叫喊,傳到了周圍之軍船,絕望與悲哀之低瞬時如連鎖反應般地不斷擴大。
有宦官從船上對着黑暗的海面一邊哭泣一邊大叫道“皇上、皇上”也有宮女昏倒在被血和海水浸濕的甲板上。
“鏗鏘”一聲,帝景之外祖父俞如珪將手中之長槍拋開。
“啊,太令人痛心了,皇上!老臣這就來陪您。”俞如珪將盔甲從頭上扯掉,散亂的白髮早已被血浸濕。身穿冑甲對着孫子投水之海面一拜,老人接着從甲板一蹬。
“國舅投水!”在這一聲叫喚之下,乘坐帝舟之人忽然同時間地展開行動。文官、宮女、宦官們爭先恐後地奔向船側,縱身入海。有衣袖之中放置重物跳海之文官;有和親近友人抱在一起躍入海面之宮女,也有用衣帶將兩腳捆住投水之宦官。在越來越深的夜與厚重雲層之下的黑暗當中,
彩明亮的衣服像雪片般漫天飛舞,
引住迫近帝舟之元兵們的視線。
“宮女和文官們一一從船上縱身入海。大概是因為衞王已經投水,所以打算追隨其後而去吧!”接到這個報告,元軍總帥張弘範低聲説了句“不妙”立刻從船樓之上,以不同於往常尖鋭聲調向部下們下令。
“看來衞王已經投水了。快搜!一定要把他找出來!”元軍仍然繼續殺着頑強抵抗之宋軍,但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開始搜尋帝景。所有的小舟都出動至海面上,一面閃躲着火、煙以及敵我雙方之軍船。一面在海上環繞穿梭找尋屍體。
禮部侍郎鄧光薦之異命運正等待着他。他在投水之後,由於衣袖中所放置的重物掉落,而浮上了海面。儘管他急急忙忙地想再次沉入水中,但是卻被張弘範之子張珪發現,心想“這位定是顯貴之人”而將他救起。張弘範從兒子口中得知事情之經過後對他説道:“既然你將他救起,就要以他為師終身加以侍奉。這個人毫無疑問絕對值得如此對待。”張珪奉父親之命當場向鄧光薦行弟子禮。鄧光薦起初極為困擾並予以婉拒,但是終於被張珪的誠意打動,允諾為其師表。
後來得知元朝將編纂《宋史》之時,鄧光遠不嘆息。
“唉,於崖山一戰失去陸丞相之著作實為可惜。在那多事之秋,陸丞相對於海上朝廷之事記錄甚詳。倘若該紀錄存留下來,《宋史》必定會更臻完璧。”鄧光遠被救起之後不久,帝舟上又展開了一場戰鬥。在元兵闖入之下帝舟似乎已經被控制住了,但此時卻有一艘宋船劃破黑氣急速靠近。船舷相接之際,手持大劍躍上帝舟甲板之武將正是張世傑。
“皇上!皇上到哪裏去了?”張世傑之大劍無人能敵。七八名元兵在噴血及慘叫之下倒地,其鮮血即刻就被海水沖掉。
大劍上淌着血,張世傑在船上大步前進。
“陸丞相!俞國舅!”無論他如何呼喚就是得不到回應。一名宮女蹣跚地從濃煙中走了出來。
“唉,已經太遲了。皇上早已在左丞相的揹負之下投水了。”宮女之泣聲,令張世傑從耳朵震撼到內心之中。這樣氣勢充沛,彷彿不知恐懼和疲憊為何物之男子,因失意與衝擊而步履搖晃。正疑惑哪裏傳來了奇妙之聲響,原來是身上的鍰甲撞上了欄杆。
“天哪!”張世傑仰望夜空。
“天哪!蒼天哪!為何如此無情!”一陣風掠過他的身體。哭泣的宮女站了起來,從船側躍入海中。張世傑反地伸出手去,然而卻只
受到絲綢從指尖滑過而已。張世傑凝視着漆黑的海面。等他再度回過身來,部下們都茫然地立於一旁。
“張樞密,我等目前身陷重圍之中,該怎麼做才好呢?”一股極盡強烈的失落包圍住張世傑。自杭州臨安府以來,總是一起行動的陸秀夫不在人世了。他不但是最值得信賴的同志,也是共同分擔辛勞之盟友。支撐着海上朝廷的二
柱子斷了一
。不光是如此,就連屋頂也已經崩塌,牆壁也已經毀壞,只剩下一
柱子而已。
“你叫我一個人怎麼辦啊?君實!”張世傑在心中呼喊着亡友之名,同時以堅定的眼神注視着楊亮節等三人。
“皇太后目前應該平安無事才對。各地也尚有宗室之血脈存在。看是要推舉哪一位,只要還活着的一天就一定要奮戰到底。”
“好!”楊亮節等人齊聲贊同。
只要張世傑還健在,他們的前途就終會有重見光明的一天。張世傑率領着三十艘軍船衝潰了阻擋在前之元軍,逃入狂風呼嘯之外海。
沒有月亮也沒有星星,夜晚漆黑而巨大的雙翼逐漸壓向海面,然而元軍仍然無法得到休息。
“點燃火把!當心有人趁黑暗逃走。就算是已經勝利也不能輕忽大意。”李恆及張弘範焦急地大喊。火把雖然被點燃,但是在冷空氣和風的作用之下,看起來彷彿隨時都會熄滅一樣。只有持續燃燒之軍船火影,在低垂密佈的雲層反之下,顯現出異樣之紅光。持續進行搜索之軍船不斷地撞擊到漂
物。不知有幾千、幾萬之屍體漂浮在黑暗的海中,實在令人難以想像。
“據説衞王在陸秀夫的揹負之下沈入了海里,一定要把屍體找出來。”只要屍體尚未被發現,就絕對會有人不相信帝景已死。或許哪一天還會出現打着反元旗幟,自稱是“宋朝後裔”之人物也説不定。
仁立在船樓之上,張弘範默默地眺望着夜晚之海面。
水之香氣與屍臭一起隨風飄了過來。
“你同情宋軍嗎?”回到船上的張弘正責難其兄之態度。
本沒有那個必要。那些不明大義更不識時務的愚蠢之人,只不過是自食惡果、死有餘辜罷了,不是嗎?早在臨安府開城之時,就痛痛快快投降的話,不但可以避免無謂的
血,自己本身也不至於這麼辛苦地淪落到這種地步。再説,他們絕不會因為受到我等之同情而沾沾自喜的。”你説的沒錯。”張弘範認同意最後一點之正確
。
不識時務之愚人。數百年以後,倘若元朝面臨滅亡之命運,為了元而捨棄生命持續奮戰之人,或許亦會被如此稱呼吧。這樣的想法掠過張弘範之懷。只不過他並非皇后察泌,這樣的話他是無論如何絕對不能説出口的。
另一方面,心中充滿着極大的喜悦也是事實!他將宋這個偉大的帝國完全滅亡了。這絕對是個不下於伯顏,甚至是凌駕於伯顏之土的蓋世功勳。即便是父親張柔,也未曾建立過如此這般之功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