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戰列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明軍異常猛烈的炮火,給寇造成的心理打擊是非常巨大的。以往,李舜臣的朝鮮艦隊也沒有這麼猛烈的炮火。而且,更讓寇心驚不已的是,明軍還在上千步之外就開始了炮擊,而在以往,朝鮮戰艦也只能在數百步的距離上進行炮擊!當然,讓寇更害怕的是,明軍戰艦使用的炮彈明顯要比朝鮮水師使用得好得多。這些炮彈落到甲板上就會爆炸,而且有的炮彈裏面還裝填了白磷,黃鱗,炸開之後,就能將整艘船都點着!

對李舜臣來説,明軍艦隊的突然出現,無疑是將他從絕望中救了回來。而朝鮮戰艦上的水兵得知明軍艦隊已經趕到(並不知道,朱祁鈺只有十艘戰艦),頓時士氣大振,力氣也有了,不多時便甩開了寇的戰艦,迅速嚮明軍艦隊靠去。

一接近,李舜臣也是大吃一驚,明軍艦隊就只有十艘戰艦!雖然這些戰艦高大威猛,光是桅杆就有數丈高,甚至近十丈高,不過,這些戰艦全是木製的,沒有包裹鐵甲!而十艘戰艦能有什麼用?不過,李舜臣還是得謝明軍的及時救援,如果沒有明軍艦隊出現的話,那他肯定完蛋了!

寇也立即發現明軍艦隊僅僅只有十艘戰艦而已,頓時信心大作。

即使明軍戰艦的炮火再猛烈,可他們的數量確實不多。軍艦隊已經將數十艘朝鮮戰艦給消滅了,幾百艘戰艦打十艘,難道還打不過嗎?到此,軍戰艦如同瘋狗一樣的嚮明軍戰艦撲了上來,不過,強烈的西北風讓艦的速度本就快不起來,而且越來越多的艦集中在了一起,給明軍戰艦的火炮一個非常好的炮擊目標!

李舜臣被接到了朱祁鈺的旗艦“岳飛”號上來,當他見到大明皇帝親自坐鎮指揮之後,心裏也鬆了口氣。朱祁鈺在北伐時的那些戰役他也聽聞了。每次明軍都是以多打少。最後戰勝了蒙古大軍。這皇帝肯定比較喜歡以多欺少,那麼,明軍的主力艦隊肯定就在附近!當然,這只是李舜臣的想法而已。

“陛下!”因為朝鮮是大明的屬國,所以李舜臣還是施了臣子拜見皇帝之禮。

朱祁鈺立即扶起了要跪下去的李舜臣,笑着説道:“李將軍,不用多禮了,現在大敵當前,我們還是以作戰為重吧,那些繁縟禮節。我們不要多在乎!”朱祁鈺説得中肯,李舜臣也就不多禮了,他猶豫了一下,問道:“陛下。聽聞大明水師主力去了海峽那邊,怎麼現在卻趕到了玉浦海來?”

“主力?主力確實是去海峽那邊,我們這裏不是主力!”

“不是主力?”李舜臣一驚。

“對,這只是一支分艦隊,是來接應李將軍的!”李舜臣更是一驚。心裏起了幾個翻覆,問道:“陛下,我們就這十艘戰艦?”

“對。就這十艘戰艦,不過現在看來,已經足夠了!”這下,李舜臣心裏的驚恐立即表現了出來,寇可有數百艘戰艦呢,難道就憑這十艘戰艦可以打敗敵人?

朱祁鈺也看出了李舜臣的想法,他笑着拍了下李舜臣的肩膀,説道:“李將軍,不用擔心,耐心一點。看看我大明水師的力量吧!”李舜臣也不多説,既然連大明皇帝都這麼有信心,他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呢?而且,他也發現,大明戰艦上的火炮都是用青銅製造的良火炮,不僅威力更大,而且程更遠。顯然,這要比朝鮮水師使用地那些鐵炮更好。

“李將軍,如果你有所擔心的話,那我請你到戰艦上看看,也許你就會明白了!”李舜臣沒有拒絕。幾十年前,大明曾經擁有一支舉世無雙的龐大將軍,而且在三寶太監的率領下航行到了天涯海角。眼前這個年輕皇帝的魄力絕不在當年成祖皇帝之下,那他打造出來的艦隊,也絕不會在當年三寶太監的艦隊之下!

當朱祁鈺帶着李舜臣在“岳飛”號上轉了一圈之後,李舜臣的信心也樹立了起來。明軍水師第一次出海作戰,卻表現出了遠超過朝鮮水師的素質與能力!那些炮手,每一分鐘就能將一發炮彈打出去,而且動作非常地有規律,從不出任何的錯誤。即使是在朱祁鈺去視察的時候,炮手也都在做着自己的事情,沒有因為皇帝到來而放慢了手上的動作。另外,明軍使用的炮彈也是他以前沒有見過的,不過,效果他卻已經見到了。有這麼一支強大的艦隊。還怕打不過寇嗎?

“李將軍,這次我也早就聽聞寇要採取打規模的行動,對付朝鮮水師,所以我先遣主力艦隊進駐朝鮮海峽,封鎖寇與朝鮮的連接,攔截寇的商船隊,而我則率分艦隊北上,準備接應將軍。看來,我們的時間來得正好啊!”李舜臣尷尬地笑了一下,問道:“陛下,戰艦以這麼快的速度炮擊,炮彈夠用嗎?”

“炮彈?當然夠用,這次所有壓載的貨物都是彈葯,而且我們只帶了不到一個月的給養物資,儘量多帶彈葯,放心吧,在擊潰寇艦隊之前,我們的炮彈是很充足的!”確實如此,朱祁鈺在率領艦隊出海的時候,雖然沒有想到會跟寇艦隊打起來,不過柴匯送來的情報顯示,寇的戰艦都在對馬島集結,且朱祁鈺下定了決心要打劫寇的運輸船隊,所以儘量多帶了炮彈,少帶糧食。現在,這起到了明顯的作用!

當兩人回到了指揮艦橋上的時候,戰鬥已經進入了到了白熱化階段。明軍戰艦在進行了三十多輪炮擊之後,右側的火炮已經打得過熱了。艦隊立即順風轉向,調頭向南航行,用左舷的火炮開始擊。

當炮擊再次開始的時候,寇的艦隊也已經發動了衝擊。不過,戰場上的局勢對寇非常不利,風向對他們不利,陣型對他們也不利,當然,火力對他們更為不利。寇戰艦上的火炮本來就少得可憐。而且不擅長使用火炮作戰,明軍則充分的發揮了火炮的威力,且佔據了上風口,擺出了防禦陣勢,用火炮在遠距離上,一點一點地消耗着寇的戰鬥力與士氣!

已經打順手了的炮手的動作更是迅速,而當兩支艦隊的距離拉近了之後,明軍炮手更是大膽地將兩份發葯,兩發炮彈同時裝入火炮,一次進行兩輪擊。火力密度頓時翻倍!當然,前提條件是,明軍的火炮質量必須夠好,如果火炮質量差了的話。這就只會炸膛,傷着炮手,而絕不可能對敵人構成威脅!

顯然,青銅炮的優勢在此時顯現了出來,明軍神機營的炮兵就不敢這麼做。因為他們的火炮都是用生鐵鑄造的,生鐵的韌遠沒有青銅好,裝葯過多的唯一結果就是炸膛,炸傷炮手。當然,陸戰中,炮兵也不需要這麼做。而現在,水師的炮手則對自己的火炮充滿了信心,這都是用最好的青銅一次澆鑄製造的,炮身的韌非常好,且炮手也經過了一年多的訓練,對炮擊戰術非常地瞭解!

打到這個地步,寇也逐漸亂了陣腳,擺在他們面前的現實非常的殘酷!猛烈的西北風。讓寇的戰艦隻能夠緩慢的靠近明軍戰艦,而且戰艦被大風吹到了一起,當炮彈成批地落下時,總會有幾艘倒黴的戰艦被擊中,然後燃起熊熊大火!而撤退吧,打到這個地步了,傷亡這麼慘重,要撤,甘心嗎?而且,明軍戰艦佔據了上風的位置,要撤,還不一定能夠跑得過明軍的戰艦呢!

當越來越多的艦起火燃燒,退出戰鬥的時候,寇心裏驚慌了。

雖然對手就只有那麼十艘戰艦,組成了一道封鎖線,他們卻本就無法越過明軍火炮組織起來的火線,本就無法靠近了與明軍打接舷戰!撤退,是寇唯一的選擇,如果不想將軍僅存的戰艦全部賠在這裏,那就只能撤退!

明軍戰艦上的炮手也都瘋狂了起來,此時左舷上的火炮也打得過熱了,不過,沒有時間讓明軍戰艦調整航向,炮手將海水汲上來,澆在炮身上降温,有的甚至乾脆就在火炮上撤,以降低火炮的温度。

見到艦要逃跑,朱祁鈺下達了自戰鬥開始以來的第一道命令:追擊!

十艘明軍戰艦迅速地調整航向,由朱祁鈺的“岳飛”號率領,排成一字隊型,所有戰艦都揚起了風帆,迅速地向軍戰艦殺去!顯然,明軍戰艦的速度與機動能,以及明軍水手優秀的素質在此時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十艘戰艦就如同一個結合在一起的整體一樣,沒有絲毫的混亂,成長蛇狀,迅速的向寇艦隊殺去!

李舜臣心裏也是大驚不已,這種以往他沒有見過血戰艦所表現出來的優秀能,讓他自以為豪的龜船都相形見絀。雖然,龜船在防禦能力上要比明軍的戰艦好一點,不過,明軍戰艦的速度,火力:機動能力,這些都遠超過了龜船!特別是在順風航行的時候,明軍戰艦的速度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朱祁鈺沒有給寇打接舷戰的機會,很簡單,現在寇仍然有兵力上的優勢,而且是非常明顯的優勢,如果打接舷戰的話,明軍艦隊不是寇艦隊的對手。朱祁鈺利用的是明軍戰艦的靈活,速度,活力!

十艘戰艦迅速地穿入寇艦隊核心,就如同在大草原上突擊的騎兵一樣,殺入寇艦隊之後,十艘戰艦兩舷的火炮同時開火,炮兵們更是發了瘋似地將火炮的速提高到了極限,很多情況下,本就不需要瞄準,只要將炮彈打出去就保證能夠命中目標!而戰艦上的水手除了一些帆,掌舵的之外,也紛紛拿起了火槍,對準艦上的水手就是一番猛!而當時,明軍戰艦上幾乎人手一槍,所以很多人都準備了好幾把火槍,極大的加強了明軍的火力!

本戰艦基本上都是單甲板型的,見到明軍艦隊殺到,艦上的大部分人員都集中在了甲板上,以準備在接舷的時候殺上明軍戰艦。不過,讓他們本就沒有想到的是,明軍戰艦沒有給他們任何一點機會,密集的火槍子彈立即奪走了大部分寇的小命,而當寇從打擊中驚醒過來的時候,明軍戰艦已經飛一般地離開了!

明軍艦隊飛一般地從寇艦隊中殺過,雖然大部分戰艦都只有數次開炮的機會,而且無法集中火力打擊任何一艘艦,不過,十艘戰艦依次衝過,連續十輪炮擊,對艦來説,絕對不是好玩的事情。特別是大部分的寇都集中在了甲板上,準備接舷作戰,當密集的炮火打過來的時候,寇的傷亡非常慘重!

如果將這場戰鬥比作兩個劍客對決的話,那麼明軍艦隊此時已經一劍穿透了敵人的膛,雖然寇艦隊還沒有土崩瓦解,不過卻也沒有剩下幾口氣了!一輪衝擊下來,數十艘艦都失去了戰鬥力,不是因為傷亡過於慘重而不得不撤出戰鬥,就是因為戰艦上燃起了大火,本無法繼續作戰了!

打到這一步,明軍艦隊已經掌握了戰場上的主動權,而且搶佔了戰場上的下風位置,擋住了寇艦隊逃跑的路線,明軍也是士氣大振,在給了寇重創的同時,他們幾乎沒有什麼傷亡,這士氣不爆棚才是怪事!

此時,李舜臣也不得不佩服大明皇帝了,以往,都説朱祁鈺是大明不世出的天才將領,現在看來,這個年輕的皇帝不但能夠在陸地上戰勝大明最強大的敵人,而且在海洋上,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是他的對手!連李舜臣自己都得承認,即使他率領朝鮮艦隊,也不一定能夠打贏這支強大的明帝國艦隊!

而打到這時,戰場上的局勢也出現了變化,寇艦隊在遭受重創之後,已經被到了絕境。而明軍絕不收容寇俘虜的事情也早就是不成文的規矩了,寇要想活命,就只能拼死突圍,投降,對他們來説照樣是死路一條!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