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19-8-1小胖小兒名字叫李宏偉,今年六歲,明年就要上小學了。
小胖小兒是鄰居們給他起的綽號,原因是李宏偉能吃,長的太胖,很招人喜愛,大傢伙就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小胖小兒。
小胖小兒家住在民主鎮,民主鎮是一個不太大的小鎮子,小胖小兒家住在鎮子的東頭,三間瓦房,現在是小胖小兒的父親李大傻和母親傅紅雪,再加上小胖小兒三個人一起住在一間屋子裡,等小胖小兒稍微大點讓他自己住一間,另外一間是做飯吃飯的地方。
提起小胖小兒的父親李大傻,還有一段鮮為人知的往事。
李大傻的本名叫李清河,李清河三歲的時候得了一場怪病,家裡花了很多錢才把這個怪病給治好了,可是自打李清河家裡花錢把他的病治好了以後,李清河就落下了一個病,見人就笑,因為給李清河看病,家裡已經把錢花光了,而且凡是能賣的東西都變買了,再也沒有能力給他治療見人就笑這個
病了,時間一長,人們都說老李家出了一個大傻子,上小學以後,同學們背後都叫他大傻子,上了中學以後,這個愛笑的
病一點點自己就好了,可是李大傻這個外號也叫開了。
民主鎮有一個聯廠,當時還是國有企業,改革開放以後賣給個人了,李大傻和李大傻老婆傅紅雪都在鎮子裡的這個
聯廠上班。
因為是國有企業,一些人覺得國有企業是國家的,廠子裡的東西不拿白不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所以每當下班這些人就偷偷夾帶一點生或者是
食回家,這個
聯廠的廠長是個老好人,不願意得罪人,看到這種現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假裝沒看見,久而久之,這種風氣越來越嚴重,廠子裡幾乎每個人都往家裡帶東西,可知道,當時還是計劃經濟時代,
食無論生的還是
的都是要憑票供應的,一般家庭一個月是吃不上幾次
的。
李大傻和傅紅雪兩口子當然也和那些工人一樣,集體的東西,不拿白不拿,於是李大傻和傅紅雪兩口子下班了,一起往家裡夾帶東西,有時夾帶點兒生,有時夾帶點
食,所以李大傻家裡
食不斷,差不多天天有
吃。
改革開放以後,民主鎮也和全國各地一樣,開始對鎮內所有的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進行調查摸底。
民主鎮鎮政府組織有關人員,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摸底,據國企改革抓大放小的要求,為了穩妥起見,決定首先在縣屬企業的
聯廠,木材加工廠,和一個小型的手工編織廠搞試點,取得經驗,然後再全面鋪開。
這天上午聯廠在廠子裡的會議室,召開了全廠職工大會,會議上,廠長宣讀了鎮委鎮政府的關於民主鎮企業改革的有關規定,並且公佈了第一批改制的工廠名單,
聯廠排在頭一號。
散會以後李大傻和傅紅雪兩口子回到家裡,已經快十一點了,傅紅雪一進門就忙活著做中午飯,李大傻也在廚房給傅紅雪打下手,小胖小兒一個人在屋裡玩。
“這個廠子別看現在虧損,經營好了還是可以賺錢的,整個鎮子裡就這一家這樣的廠子,我想把廠子買下來。”李大傻說。
“好是好,哪有那麼多錢啊。”傅紅雪說。
“借點兒,再貸點款。”李大傻說。
果然,第二天李大傻找到了工廠廠長,經過一番砍價王大傻以最低價格買下了工廠。
原本生活就不算困難的王大傻家,從王大傻買下了工廠,當了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成為了工廠的小老闆,家裡的生活更加富裕了。
冬去來,到了第二年的
天,小胖小兒上學了。
好在有一所小學也在鎮東頭,距離小胖小兒的家不遠,徒步走到學校也就十多分鐘。
民主鎮一共有兩所小學,一所在鎮東頭,一所在村鎮西頭,學校的佈局還是合理的。
開學第一天,王大傻和傅紅雪兩口子把小胖小兒送到學校。
一進學校大門,就看到一個橫幅標語,上面寫著歡新同學幾個大字,王大傻和傅紅雪領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小胖小兒,走到一個門上掛著一個寫著教導處的木牌,木牌下面貼著一張紙,紙上寫著新生報名處的門前,敲了敲門。
“請進。”屋子裡傳出一個女同志的聲音。
這是學校在教導處設立的新學期一年級新生報名的地方,是教導主任何老師的辦公室。
李大傻和傅紅雪領著小胖小兒拽開門走了進去。
李大傻看到辦公室裡有一張辦公桌,辦公桌前坐著一名女老師便開口問道:“一年級上學報名是在這裡嗎?”王大傻問。
何老師正趴在辦公桌上寫著什麼,聽見開門聲和說話聲抬起頭來,看見一個大男人領著一個小胖小兒進來,便笑著說道:“是,是來給孩子上學報名的吧。”說完微笑著看著眼前這個長的虎頭虎腦,憨態可掬的小男孩問道:“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李宏偉。”李宏偉稚聲稚氣地回答道。
“今年幾歲了。”教導主任何老師繼續微笑著問道。
“我今年七歲了。”李宏偉還是稚聲稚氣地回答著,而且話說的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