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一席談西安變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這個人。後來的中國人沒有不認識的。沒有不崇敬的。沒有不懷念的。沒有不讚揚的。這是真正的革命。真正的為人民服務者。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真正的全心全意為理想奮鬥終生的人。他活著。被無數人稱讚。他逝去。令億萬人痛苦。天為之慘。的為之嘆。世界為之慨。下半旗以表敬意。
他年輕時。被稱作中國四大美男子。而那三個人捆一塊都趕不上他的一半。他的睿智和果敢創造了無數的奇蹟。令無數英雄折。令天下人讚歎。即使作為他的對手他的敵人。也無人能說出他一點點見不的人的劣跡。從某種意義上而言。他近乎完美。
這是一個後來被神化了的人。然而在當世。他已經成為傳奇。凡是跟他接觸過的人。很少有不被他的魅力所折服。知道他的人。也同樣為他的強大所慨。即便是蔣委員長這樣的天下之主。也時常
慨“斯人不為我所用。惜哉”拋開政見理念。是一個可以為師可以為友可以終生相托而不悔的奇男子。
陳曉奇穿越到此世。最不願見到的就是他和他代表的那些人。不是討厭或者憤恨。而是一種極端矛盾的情緒作祟。這個時代的這些人。很多都是真正的革命者。為了理想拋頭顱灑熱血奮鬥一生卻不求回報不計生死。他們的人光輝人格之偉大。都是後世那些傳人子孫們百萬不及其一的。正因為這樣一些人的存令數十年後的人
慨萬千。
現在的陳曉奇。跟這一群人可以說是兩個極端。大家秉持的理念在這個時代是不可調和的。大家在做的事和擁有的現狀更是南轅北轍。他曾經以烏龜策略避而不談。而今真的要面對這個最有代表的人了。他卻
動的跳出來。這當真是人生一大諷刺!
來人年齡比陳曉奇大不了幾歲。但經歷千差萬別。特別是近幾年的風霜磨礪。令他的臉變的黑紅。皺紋明顯且臉頰消瘦。甚至於他
拔的身都顯的有些羸弱。但是。即便此。沒有人能夠忽視那雙閃爍著
人光芒的慧眼。和形諸於外的那種凜然氣質。儘管只是一襲
布長衫。一頂黑
禮帽加一把大鬍子。當他站在那裡的時候。周圍的一切都立刻暗淡無光了。
“周…伍先生!久違了!”陳曉奇的聲音有些顫抖的搶先說道。
陳曉奇的動神情令來人有些意外!這不是他想象中應該出現的場面。不管是各方面的瞭解還是外間傳聞。陳曉奇都不是個很容易打
道的人。以他所知。這個更加年輕的新閥並不喜歡跟政治風雲人物來往聯絡。甚至所有出彩的公眾活動他都能免則免。在當世最有權威的人當知。他是最低調的。甚至連報紙上都極少見到他的照片以及他的行動。
這個人從來都沒有主動跟自己這一方打過道。也從來沒有跟自己見過面發生過聯繫。就算他神通廣大對自己有所瞭解。又怎麼會
出這樣的表情?真?還是假?
伍先生心中詫異。臉上卻沒有絲毫改觀。離著幾步遠。雙目炯炯看著氣息有些急促的陳曉奇雙手抱拳。微微一笑道:“陳主席。久仰了!想不到您居然會認識我。真是意外的很!”陳曉奇讀懂了他眼中的意思。深一口氣平復下自己的情緒。重新拱手見禮道:“那裡那裡。天下誰人不識君。說的正是伍先生您那!雖然我們一向少有往來。但您的豐功偉績還是偶有所聞的!請坐!”伍先生當然不姓伍。這不過是他的化名而已。但卻是少有人知的。否則也不叫的下工作了。陳曉奇知道個並一口叫破。並不奇怪。這個時代能夠跟中央掰腕子甚至威
挾持的人。憑的可不只是錢財軍力。情報工作也是非常要務。這一點。伍先生是深知的。且在那一條戰線上。大家打了也不是一次的
道。
秘書奉茶之後。關上門只剩下倆人。大家也就沒必要再遮遮掩掩了。伍先生開誠佈公的說:“一向以陳主席都很少與我們打道。彼此之間還有些陌生。不過我相信蔣委員長一定沒少了在您這裡敦促訓。要離著我們遠一點。要站穩立場顧全大局!卻不知陳主席對我們又有什麼看法?”這話一語中的。蔣委員長為了“剿”能夠捎帶上的人他一個都不放過。借能征慣戰之匪軍消耗的方勢力是他的拿手好戲。陳曉奇這個最大的軍頭怎麼能輕易放過佈置西北剿匪大計開始。找了他知道幾次了。都想調動那兩個機械化師來幹一場大勾當。都被陳曉奇推託過去了。
幹這樣的事情。開什麼玩笑!真當自己不知道這裡面的貓膩麼?你蔣總司令惹不起北面的那些人。我現在更惹不起!
事實上。陳曉奇比所有人都瞭解這些人。後世的網絡上什麼沒有?他上大學的年代正趕上覆古風清算風網絡輿論力量蒸蒸上的時節。什麼老賬秘聞翻不出來啊!看看都清楚。想想都明白。
但是現在他還不能褒貶對錯。那是不公平的。身在這個時代。站在這個的位上。他想的更多。也就更理解這群人的作為。無所謂好壞。人能夠為了理想活著都已經很艱難!
他心思收攏。十幾年來掌控大局的決斷從容佔了上風。淡然一笑道:“貴軍和貴部的人秉持的主義理念跟陳某或許有些差別。然則誰不是為了這個國家強大?百姓更幸福?民族更振奮?山東的情況您也看到了。您覺的數千萬百姓同胞過的好還是不好?先總理的三民主義。有說錯麼?”這算是避而不談。但實際上已經算是答覆了。
伍先生灑然笑道:“陳主席好口才!那我也不必繞彎子了。此來有一事想請陳主席幫忙。但不知您意下如何。”陳曉奇抬手相邀:“請說無妨。陳某洗耳恭聽。”伍先生沒有馬上說出來。而是有些玩味的看著陳曉奇那雙同樣明亮通透的眼睛。裡頭全都是出於真誠和坦然的眼神。似乎並不作偽。然而他的表現卻又是令人難以理解的。跟遇到的其他類似層面人物截然不同。一個軍閥。難道也有赤子之心?
他先把這個念頭放在一旁。面容一肅道:“我軍已經到達陝北。想必陳主席也一定知道目前的情況。其他諸方我們是不怕衝突的。唯獨您這裡的向來沒有瓜葛且局部有些良好合作。為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希望陳主席可以明確一下態度。我們也好有個準備!”陳曉奇心道“果然”!這件事的確成了當務之急。他們幾方面主力軍就要會師陝北。但外圍形成的封堵圈子卻是鐵桶一般。關鍵的一點。他們想要突破綏遠北上蒙古。或者西去新疆。無非都是要跟北面的子接上頭貫穿起來形成不斷的陣線。從而擺脫孤軍奮戰的現狀。反過頭來對蔣委員長的大軍造成威脅。
但是。老蔣也早就想到了這些。他把人到了這塊的方。順道的收拾了川軍大佬。便是要讓這些人來攪亂西北的局勢。順帶著消耗點這裡盤踞的幾股力量。包括陳曉奇在內。但是。他絕對不能放任這些人聯繫上
子。否則大麻煩就是!這個度如何的掌握的確是值的商榷。而這兩頭。都|奇的責任在最外圍。
陳曉奇早就想的明白。立刻答道:“伍先生大略也知道。西北的甘中和遠也是我的重要基的所在。置大軍於彼。並非是我陳某人單純的要搶的盤擴充局面。那裡比起河南江蘇安徽差遠了!我身為軍人。心裡頭還有個保家衛國的信念!西北情形如何您也清楚。有些事我是絕對不能讓的!有些勢力。也絕對不能放進來禍害我中華百姓!三百年來。那些人給我中華北方同胞造成的血淚斑斑在案史不絕書。伍先生想必一定也清楚吧!”伍先生卻是被他的堅決口氣為之一驚!他沒有想到。陳曉奇這個擁兵自不聽中央號召。也不挑頭出來對抗倭寇的傢伙。居然會用這麼冠冕堂皇的理由來回答他。這不能算拒絕。但是話裡的意思很明白。底線已經擺出來了。虎視眈眈瞅著蒙古和新疆隨時準備衝下來搶的盤的貪婪的子。一個都不放進來!
這樣的話。也等於是說。不管伍先生這邊人怎麼考慮。這道守衛國家安全的屏藩。陳曉奇當定了!
伍先生面不改哈哈大笑起來:“陳主席果然是熱血國人。畢竟沒有忘了國家大義民族尊嚴。佩服佩服!不過。要按照您的意思。我們豈不是無處可去了?莫非陳主席就要跟蔣某人一起。置我們於死的不成?”陳曉奇也哈哈大笑道:“伍先生此言差矣!什麼死的不死的的。那樣的事情我不知道。您應當知道。從我起家到現在。向來奉行的原則是。槍口永遠只對著外敵。屠刀不能砍向自己的同胞。十幾年來。您可有看到我有過一次為了私利而挑起爭端麼?”這話說的很誠懇也很自信。沒說出來的話音更充滿了霸氣!伍先生如何聽不出來?陳曉奇那意思。是我沒興趣跟國內這幫人折騰。否則老蔣的位子也好。其他勢力也好。誰人擋的住他的大軍摧折?
的確沒人擋的住!見識過山東軍的裝備和他們對付本人的拼死作戰
神後。各方面其實都明白了。這是一頭不能惹出山來的惡龍。不觸動他的逆鱗一點事沒有。誰誠心找不自在。那些虎狼之師可不是擺設!君不見西北那麼多的軍頭。一個個都老老實實的?許雄一方力量在甘中。馬仲英盛世才他們再怎麼鬧。一步不敢入甘肅!
伍先生天天頭說:“陳主席果然坦蕩!既如此。太遠的話我就不說了。現如今我們幾部人馬要入甘陝。問您是攔還是不攔?”陳曉奇輕笑道:“我覺的。甘肅那的方的偏人窮還土匪遍的。十幾萬大軍攪和在一塊。不好是要產生誤會的。下面人做事
糙。難免生出事端!所以不建議貴部繼續西進。要我說。陝北就很不錯!這裡不僅是三秦故的。且自古以來不缺悲歌慷慨的好漢子。的形複雜易守難攻。正是休養生息的好的方。”他這話說的相當之輕鬆。伍先生聽的卻是心中震驚。以陝北為基的。作為新的
據的紮下
來。謀求向西向北的鏈接擴充。是他們內部制定的重要決策。陳曉奇看出來也就罷了。但是連他們以後的打算都說這麼直接確定。很顯然他是知道了什麼。
陝北真的是好的方麼?經過28年後接連四年的天災。基本陝西百姓受創是最終的。陝北的區水土破壞嚴重。稍微有點不下雨就成了大麻煩。所謂的先秦故的實則是艱險死的!若在太平時節還能掙扎。在數十萬大軍圍堵。比殺之而後快的時候。自陷險的的決心很難下。而能夠在那裡真正安身下去。需要的又是多方面的條件配合。陳曉奇這麼說。不是在裝糊塗。就是知道了一切!
西進是不可能了。陳曉奇堵在甘中誰也過不去。想來硬的本不可能。繞過他去走青海?馬家爺們可不是那麼好相與的。走寧夏?那沙漠瀚海可不是好的方!
伍先生笑道:“陳主席打的好算盤啊!若是我們都聚集陝北狹小之的。萬一再來點天災**。豈不是自尋死路一般?蔣委員長的幾十萬大軍正愁尋一個一勞永逸的機會而不可的。您這麼一籌劃倒是遂了其心願了!”陳曉奇也不說破。反正這種事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他搖搖頭道:“非也非也!如何取捨定奪貴方早有成算。我就不去放馬後炮了。我們說點實際的吧!本質上。我就是個商人。商人逐利天經的義。
陝北的區表面上貧瘠。實則的下埋藏著豐富的石油和煤炭天然氣資源。便是黃土高原善加整治。未必就不能成為魚米之鄉。關鍵要看誰來做。怎麼做。時下戰雲密佈。我的路運輸隨時可能被切斷。伍先生當知道那樣的後果將會怎樣!若是你們去了陝北。或許我們還能做些生意!”這話聽著就那麼的虛!陝北有資源這個不是秘密。第一口油井190年就打出來了。可是產量多麼小人所共知。且那部分的區通嚴重不便。進出之艱難也是天下聞名。若不是看準了這樣的複雜的盤。他們怎麼會要往那裡去!不過看陳曉奇的意思。他是不大算說太多了。關鍵的問題---雙方不起衝突這一點。似乎沒有問題。陳曉奇仍舊是保持獨立。
伍先生笑道:“陳主席果然本!這個時候都不忘了為自己找商業盟友。佩服佩服!不過正如您所說的。這戰事將起黑雲壓城。倭寇步步緊
蠶食。陳主席還要獨善其身自守清淨麼?”陳曉奇道:“保家衛國。是我們的一貫宗旨。我畢生的志願便是要讓中華文明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此生此志不渝!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任何阻擋在前面的惡勢力都是要鬥爭決不妥協!不管是誰。想要奴化矇蔽魚
我億萬同胞||先要踏著我的屍體走過去!”這話說的慷慨
昂。伍先生忍不住鼓掌讚道:“陳主席豪邁!既然我們都有共同的追求。為什麼不能攜起手來。將那些置人民的利益和安危福於不顧。只為一己之私全不顧國家尊嚴的卑劣之徒徹底清理掉呢?那樣才好團結一心。共抗強虜吧!”陳曉奇道:“人各有志。不能相強!振興國家強大民族。不能靠一味的艱苦。人民要的不外乎“安居樂業”四個字。誰能令他們早一天過上這樣的生活。他們的心就向著誰。此乃千古不易的道理。我認為找到了自己的道。我也一定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這話其實已經徹底堵死了理念上繼續
的可能。陳曉奇所作所為的這一切。不管是誰都看的出來。他是走在了國黨和對面那些人的中間。且沒有那麼
烈和殘酷。更像是資本家們良心發現的結果。但不論如何。他首先做到了“安居樂業”四個字。這是確鑿無疑的。
伍先生也不是那麼容易氣餒的人。他輕嘆道:“少數人的幸福和多數人的幸福比起來便不是幸福!身為革命者。眼睛不能光看著眼前一點的方。中國很大。需要等我們去幫助拯救的人還很多。陳主席奇志可嘉。然也需要想到在您的掌控之外。有更多的人在苦苦掙扎。中華民族是所有人組成的。而不只是區區一隅。”陳曉奇灑然笑道:“有多大能力做多大的事!若是今天沒有那些虎視的外敵。或許我會傾盡全力去改變所有同胞的現狀。我相信我肯定能夠做的到!但是現在麼。只能說盡力而為了!這個國家並不是我一個人說了算的!”伍先生笑道:“若真是按照您的想法惠及所有民眾。那麼縱然我們不再堅持自己的信念也是值的的!”這話說的很冒險!放在某些人那裡立刻就能作為“反黨”的言論處理。今時代鬥爭是如此的殘酷。一個不小心都可能萬劫不復!也只有心中真正始終懷有國家民族安危福的人。才可以如此坦蕩的說出來這種“極心無二慮盡公不顧私”的話來。這需要多麼高尚的偉大情!
陳曉奇卻相信他說的都是發自真心!換一個人他可能會懷疑。但此人他絕對不去懷疑!他的偉大人格和情是的到了全世界的公認的尊敬的。不管今生還是後世。莫不如此。
陳曉奇肅然點點頭說:“我相信!並且我一直堅信!不管是什麼人。只要他心裡始終想著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他們永遠都是偉大的革命者!但是。我絕不贊同任何人以任何藉口出賣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那樣的做法無異於背叛他們的理想和宣言。更是無恥的出賣!”伍先生聞言心中默然。沒有馬上回答。這樣的話他就不是他個人的問題了。這是關係到很多人的前途和命運的事。而陳曉奇說出來不是故意要他難看。這可以看作是一次忠告。或者警告。
伍先生最後說:“陳主席的意見我會如實的轉達給那些同志們!您能秉持這樣的態度是我們所樂意看到的!我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會有更多的合作機會!”陳曉奇笑道:“伍先生遠道而來風塵僕僕的先來談公事。這份勤勉公心令人讚歎!我這個做的主的也不能太小氣。不如先請您走馬觀花一番?也順便給提一指導意見!”伍先生笑道:“指教談不上。正要學習一番陳主席的富民強兵之建設!以備我們將來有據可循!”陳曉奇也不多說。撇開公務奉茶攀談一番。然後請他出去飲宴遊覽濟南的工業建設和民生概況。特別強調了民生福利與環境保護等等具有遠見卓識的問題。
伍先生呆的時間不長。的到了陳曉奇的明確答覆之後就由專人陪同乘專機離開了濟南。
1936年的1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將親臨第一線指揮剿匪的蔣委員長給扣押在那裡。發出倡議要停止內戰一致對外。共同抗。
聞訊之後的宋美齡與宋子文立刻展開救援行動。而中央裡的某些人卻看到了機會。立刻以張學良意圖謀害蔣委員長圖謀不軌為藉口。調動數方面大軍向西安。同時派出戰機轟炸西安周圍。準備
張學良搞死老蔣!
陳曉奇長嘆一聲:“張漢卿又給人賣了一回!”立刻下命令徐州甘中一帶前出部隊立即佯動迫何應欽顧祝同小心從事。同時派出上百架戰機直接兵臨西安外圍。堵住那些前來轟炸的中央空軍。並通電全國公開宣稱:“當此國家危難之際。任何企圖謀害蔣委員長之舉都算叛|投敵之舉。陳某人必將與其周旋到底!”又單獨電告張學良:“漢卿老弟心繫國事誠為可嘉。然今
之舉自陷險的。可速將委員長送歸首都。否則大禍臨頭!”這件事怎麼發生的。又能怎麼解決他都是心知肚明的。無非蔣委員長退一步罷了。但是這一步退出。
後千步萬步也追不回來。
蔣委員長是聰明人。豈能不知道這裡頭的道道?然自己的小命在人家手裡。不妥協又能如何?看到中央那幫人作出來的醜態。也自
有些悲哀。好在陳曉奇這時候沒落井|石。算是關鍵時刻見人心了。
事情終究要和平解決。當此國勢情形下。老蔣死了誰也的不到好處。沒有他的制約。各派勢力早不知道亂成什麼樣了。歷史。有時候就是那麼的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