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0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的張遼,方才恍然大悟,明白了顏良遲遲沒有動作的用意。
先前淩統處於心情正處於極端的亢奮之中,動之下拒絕投降,選擇決死一戰也不是沒有可能。
而今,隨著時間的消磨,淩統的情緒也漸漸平伏下來,那決死之心想必也在減降。
人非草木,一旦冷靜下來,必會思考。
一旦思考起來,生與死的抉擇就會變成了一件極為艱難之事。
想明白這內中的深意,張遼不對顏良投以敬佩之
,暗中
嘆他
察人心之能。
不知不覺中,又是半個時辰已過。
顏良看看時間也差不多,便是翻身上馬,徐徐的向山上而去。
張遼見狀,忙是率了一隊銳騎兵跟來。
顏良卻擺手道:“爾等都留在這裡吧,本將一人去勸降那淩統便足夠。”
“那淩統雖是被圍,但麾下尚有十餘殘兵,主公隻身上山,豈不以身涉險。”張遼忙是勸道。
顏良卻哼了一聲,傲然道:“一個淩統,再加上十幾名土雞瓦狗之徒,難道就能威脅本將嗎,笑話!”張遼一愣,方才猛然想起,自己眼前的這位主公,那可是有著堪比呂布的武藝。
當初酈城一役,顏良以一己之力,戰退曹仁等四將,以他武藝強悍如斯,淩統那一眾人又焉能傷得到他。
念及一此,張遼便不再勸說,卻問道:“若是那淩統不肯歸降,主公打算如何?”
“他若不降,本將便順便將他們殺個乾淨。”顏良輕描淡寫的留下句殺氣騰騰之言,接著便提刀徐徐的走上土山去。
那一人一騎,穿過千軍萬馬,直抵山頂。
而山頂處,正自狐疑的淩統,卻猛聽部下驚叫:“將軍,山下有一員敵將上來了。”淩統頓生警覺,急是翻身上馬,橫刀警戒。
見上山者只有一人,淩統便不急於動手,只滿腹狐疑,當他認出那人竟然是顏良之時,心中不大為駭然。
“他竟然敢隻身前來,此人的膽量,當真是非常人可及……”雖為敵人,淩統的心中,卻也不得不暗生敬意。
但旋即,淩統卻意識到,顏良之所以敢單騎前來,並非僅僅是膽量,更是因為他的自信。
自信可以一己之力,殺盡他和他的這些手下。
想到這些,淩統不有些想要苦笑的無奈。
神思間,顏良已策馬上得山頂,那刀鋒似的目光,一眼就鎖定了淩統。
瞬息之間,淩統忽然到如芒在背,就像是那雙鋒利的眼光,竟將他的內心深處的思想窺破一般,只讓他從腳底生出一股寒意。
對視半晌,淩統心神在按定,便中將手戰刀一握,大聲道:“顏良,你果然夠膽,而今單騎前來,莫非是想與凌某決一死戰不成。”顏良卻只微微一笑,“打打殺殺的多沒意思,本將此番上山來,是來勸說凌公績你歸順本將。”顏良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挑明瞭來意。
“歸順於你,哼。”淩統冷笑了一聲,似乎在諷刺著顏良小看了他的意氣。
顏良也不急,只緩緩道:“本將如果說得沒錯的話,凌公績,你淩氏父子眼下在東吳的子,應該不太好過,程普那班老傢伙,只怕沒少為難你父子吧。”聽得此言,淩統就像是被觸動了某
神經一般,心頭頓時一震。
顏良戳中了他的痛處。
當初柴桑一役時,他淩氏父子奉命進攻,老將韓當,正是死在凌家軍的箭下。
儘管他父子乃是奉命行事,但戰事結束之後,孫權卻並沒有為他二人澄清責任,便是因此,使得東吳上下,皆以為他父子為了爭功,而不惜將韓當殺。
程普、韓當、黃蓋三人,乃是孫氏三代元老,更是情同兄弟,聞知韓當的死因後,程普和黃蓋雖表面上沒有怨言,暗裡卻對他父子深有成見。
此二人在東吳軍中地位極高,吳軍的將領,偏偏又以江北人為主,對江東藉的將領,本就懷有幾分戒意,程普和黃蓋對他淩氏父子懷有成見,也連帶著其他將領也對他們漸生成見。
便是因此,淩氏父子近年來在吳軍中,便時常處於被排擠的尷尬處境。
顏良的細作遍佈大江南北,對於淩氏父子的境遇自也深知,而今他提及淩統的痛處,自然是在“挑撥”淩統對孫權的忠誠。
當顏良看到淩統眼神的細微變化時,他就知道,自己的說辭已然奏效。
“本將還知道,令尊因是受不了被同僚的排擠,憂憤患病,如今依然在臥不起。而今公績你卻拼著
命,與那些排擠你的人並肩而戰,為孫權那個不庇護你的主公賣命。難道,你當真就這麼心甘情願嗎?”又一番話,如同在淩統的傷口上,再次灑了一把鹽,直令淩統痛得暗暗咬牙。
見得淩統表情變化不定,顏良趁勢又道:“眼下襬在公績你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是歸順本將,榮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