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發·*·新·*·地·*·址5x6x7x8x點.c.0.m“普通讀書人為了博取功名利祿,我們身為皇族,讀書自然為了治理國家。”李承乾的答案趨近現實,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普通人為了改變命運的“利”,原本的利益集團為了守住地位的“利”。
“為了百姓安居樂業。”突然,一道與眾不同的答案響起。
我轉頭望去,問道:“這位皇子怎麼稱呼?”
“晉王李治,是我的九弟。”李承乾回答到,我點點頭,說道:“往大了說,我輩讀書人的使命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剛說罷,原本出隱光之
突然炸起一道驚雷,像是天機被刺探後,上蒼的暴怒轟鳴,連帶著我本人都被嚇了一跳。
“武先生,學生必將今之語謹記於心!”聽罷此言之後,李承乾等一眾皇子都以學生自稱。
我不動聲地繼續說道:“真理自在你們內心,讀書人往小了說,便是從“善”之事,立“善”之心,尋常人家的父母帶著有讀書天分的孩子路過農田時,會指著辛苦的老農說道‘若你不用功讀書,那你以後只能像那般辛苦’,而心懷善意的父母會說,‘若你用功讀書,今後才能改變這片天地,讓辛苦耕種的老農能夠頤養天年。’”說罷,全場鴉雀無聲……
我往講臺上躺坐下,等著這群錦衣玉食的皇子消化我的世界觀。
“先生是‘大善’……”李承乾苦笑著搖頭,“請問先生,我等身為皇子,該如何做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即便我等夜不疲的工作,也難以有大的改變。”
“做個簡單的比喻,拖一戶人家若每年吃一百擔糧食,才可能頓頓飽餐,但是這戶人家每年只能生產五十擔糧食,即便國家不收一絲一毫的稅,剩下的五十擔也不能憑空變出。”我早已預料到了太子的問題,淡淡笑道:“若我說我能夠讓每家每戶都生產出一百五十擔糧食呢?”李承乾呵呵一笑,有些不以為意:“若先生真能做到,那先生可是天下百姓的大恩人,不過此事過於奇幻了。”
“那你等先坐好了,我之後講的知識可不是之乎者也了。”隨後,我向他們講起了孟德爾的豌豆試驗,而後又引申到抗倒伏的雜試驗,最後引出了雜
水稻。
在講解過程中,皇子們不斷提出問題和質疑。
能解答的部分,我都會現場解答,若需要試驗才能證明的部分,我都留給他們自已去試驗,只是告訴他們最後的結果。
“……所以我將之稱為生物科學,這個領域需要人用盡心力去培育,在座的各位可以報名,我將擇一而教授,今後你就負責這一領域的發展。”
“先生?生物科學真有如此神奇,通過所謂的雜便能將產量提升好幾倍?”
“確實可以,但需要大量的試驗,一代又一代的改良,就看你們誰願意奉獻其中。”沉默片刻後,六皇子站出來承下了這份職責,解釋道:“先生,我不喜歡廟堂之事,若此事真能讓百姓過得更好,那今後我便投身其中。”我聽聞後哈哈一笑,隨後表示讓他改可到我的府中,我再送他一份大禮。
而後我又講解了化學、物理、數學等學科,並且都是略地向他們解釋每個學科的用途和概括
知識。
雖說各位皇子面疑
,但至少都在認真聽課。
“先生,並非我等不相信你的知識,只是這有悖於常識,例如在物理學科中,你說兩個重量不同的銅球是同時落地,是因為重力加速度相同,但是若我們思考個極端情況,那為何羽和銅球同時放下時,銅球卻第一時間著地呢?”我面
讚賞地看了一下提出問題的人,“你能想到這一點很不錯,那是因為空氣中有阻力,羽
的阻力大,導致下落的速度比不上銅球,當你想清楚了這件事,那麼在物理學領域,你又進了一步,你便是這個領域開拓者,後人將站在你的肩膀上思考問題。”我接著說道:“最後一門課程是——說夢,我當初夢遊仙境,看見了許多國度的興衰,說夢這門課程就是講各個國家的發展過程,沒有任何的專業知識,你們自已考慮想學哪一門吧。”片刻後,李治和李承乾很默契地都選擇了‘說夢’這個課程,其他的幾位皇子都擇一科學知識學習。
待確定好上課的安排後,我便開始告退,準備從明起開始正式授課。
而當我離開後,為我引路的王公公徑直向太極殿走去,將我之前對皇子所講的一一複述出來。
李世民瞬間狂喜:“妙人!妙人!朕果真有福緣,這可真是意外收穫。”
“但陛下提的‘和’字……”王公公低聲提醒道。
“這才是朕說妙的原因,倘若朕的皇子都能在他所說的科學領域中有建樹,那即便是朕的太子登基後,也不會捨得殺他們,畢竟朕的皇子可都是每個領域的奠基人,這個武滔,還真是個天才!哈哈!一舉兩得!一舉兩得啊!”
“恭喜陛下有得一福將,那上次暗探查出太子和武先生都貌似和黑族有染,這當如何處理?”
“那就讓他閉嘴!朕的帝師誰都不許動!”
“那太子的消息是否繼續查下去?”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查!以國為重……朕長女夫君蕭銳的失蹤這件事,和太子脫不開關係,朕的兒兒女女可真不讓我省心,為何前朝沒這種醜事?這詭異的種族像是憑空出現那般,如蟑螂那樣繁殖迅速,現在殺也不是,不殺又難辦,王總管,你是怎麼看的?”這段話彷彿乾了李世民所有的力量,原本雄渾的氣息竟略疲軟下去,要知他可是馬背上的戰神啊……
如今卻只能和身旁陪伴他十餘年的太監心。
“事到如今只能等太子犯錯了,到時奴才出手除掉那所謂的黑皇,再將太子生擒到陛下身前,如此一來,廢掉太子也有理有據。”李世明對他的話沒有質疑。
王公公雖說不顯山不水的,在皇宮中甚是低調,但只有那些年歲大的老臣知道這個太監不簡單,當初他在千軍萬馬中多次保護了陛下的突出重圍的景象還歷歷在目,這可是高宗皇帝留給他的護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