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蘭香宜人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出國對於平凡的人來說,仍然是一件不可企及的事情。家裡有人出國就好像手中握著一個晶瑩剔透的寶貝,所有人都認為這個寶貝價值連城。如今韓江林手裡的寶貝被打破,金玉其外,敗絮其中,裡面並非碧玉,而是玻璃渣子。玻璃渣子不僅扎破了他的手指,還扎傷了他的心。
為了暫時忘卻痛苦,韓江林從書堆中翻出故事極強的通俗小說《教父》,躺在
上看了整整一個通宵。天亮以後,他在街道的喧鬧聲中輕淺地小睡。睡到下午兩點,餓得飢腸轆轆,頭昏眼花,他才爬起來泡了一袋方便麵填肚子,又歪在
上看小說。
手機鈴響,韓江林從睡夢中驚醒,用手扒了扒,碰了手機一下,卻沒有拿起來,任由鈴聲頑強地響下去。第三遍,聽得心煩,他才抓起手機,見是吳興財的號碼,不敢怠慢,趕忙拿起來。
"韓書記,在哪裡?"韓江林懶洋洋地說:"在家呢。"
"書記貓在家裡不接近群眾,群眾失去了領頭羊,哪還有什麼奔頭?過來吧,我們幾個群眾在蘭芳酒家。"
"哪些?"領導就是領導,地位越高,脾氣也大,語言值錢,說得越短,吃飯也不能像過去那樣,只要有飯吃有酒喝,什麼三教九都可以湊數。
吳興財忙說:"遠大化工的鄧總我們幾個蘭花愛好者,鄧總聽說明南江要搞風情節,想和你商量一下,能不能搞一個小小的蘭花展,據說廖建國書記對蘭花也非常
興趣,贊成
這麼一個展覽。"
"好啊。"韓江林心想,南江森林覆蓋達百分之八十,自古盛產蘭花,歷史上,南江的蘭花曾經做為貢品被送到京城。如今,城市的養花愛好者增多,可以考慮推出蘭花產業了。城市養蘭風興起,南江各村挖蘭成風,野生蘭花被風捲殘雲般地破壞,資源枯竭。先前的挖蘭人,如今有不少變成了養蘭專業戶。孫浩曾經在黨委會上提出擴大蘭花產業的想法,當時大家只是議了議,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南江蘭花一直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
辦蘭花展打造南江蘭花品牌,不僅能豐富風情節內容,擴大南江的名聲,還能夠引起市委書記的重視,這是一箭雙鵰的大好事。遠大的鄧總對蘭花興趣,願意資助花展,想睡覺碰到枕頭的好事,即使鄧總不找他,他也會主動與鄧總聯繫。
韓江林跳下,穿好衣服,
氣神又回到身上。與工作和事業相比,個人的憂傷實在算不得什麼。這個念頭一出現,
中有一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豪邁。
走進蘭芳酒家,韓江林看見一個悉的背影在抹桌子,心裡一愣,那點豪邁頓時像薄薄的紙一樣被捅破,委屈傷
的情緒恣意蔓延,骨頭也好像在酸水裡泡酥了。
夏蘭轉身看見韓江林,美麗的大眼睛裡閃過一絲驚喜:"小韓來了?"韓江林眼裡幽怨的神情把她嚇住了,忙問,"你怎麼啦,沒事吧?"韓江林正想說什麼,看見蘭芳姑媽從廚房裡出來,頭一側,叫了聲"姑媽",說了幾句話,
中恣意的酸楚沉靜了一些。
蘭芳說:"鄧總和吳老闆在樓上等你。"韓江林答應一聲,上樓前,目光與蘭關切的眼神碰了一下,淒涼地笑了笑。
蘭想說什麼,礙於養母的面,
言又止。
樓上臨江包房,除了鄧總、吳興財,還有遠大化工的兩位主管,另有兩位陌生人。鄧總站起來給韓江林介紹:"這兩位是南原市裡的老闆,一位姓王,一位姓李,都是遠大的客戶,也是愛蘭之人。"大家見過面,兩位老闆客氣地給韓江林遞上名片,說了一通"請多關照"之類的客氣話。
韓江林笑道:"-關照-可是本話,
本侵略中國的過程中,把許多詞語也輸入了中國。"
"鄧總如今變成國內的本人了。"吳興財突然冒出一句。
鄧總滿臉疑惑:"此話怎講?"
"投資賺錢,把不少詞語也帶進來了,比如說-埋單-什麼的。"
"苗家銀飾、酸湯魚不是向全國?"鄧總見吳興財滿臉壞笑,知道上當,對韓江林說,"強龍難壓地頭蛇,酒桌上我還從來都不是吳總的對手。"韓江林說:"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你們是惺惺相惜。"鄧總點頭贊同,說:"我們公司在許多地方辦廠,南江黨委政府的支持最為得力。"吳興財說:"那當然啦,要不怎麼韓書記那麼年輕就能當上部長呢?"韓江林不想
得像王婆賣瓜似的在客人面前賣
,問王老闆:"你們
覺南江的蘭花怎麼樣?"王老闆點點頭。
"南江蘭花讓你們賺了不少吧?"
"挖蘭和養蘭就像釣魚,釣魚只是培養閒情逸致,鑽山挖蘭還鍛鍊身體,一舉兩得。"
"還賺錢。"吳興財說,"王老闆今天挖了一株蘭花,市場上要賣一萬多。"王老闆說:"去年我和一位朋友到天華山挖蘭,他挖到了一株蝴蝶蘭,養了一段時間,被一位老闆十萬元買走。"難怪那麼多人趨之若鶩,韓江林心想。他好奇地問:"十萬元,怎麼這麼貴?"
"這還是普通的,廖建國書記養有一株蘭花,值五十萬元。"韓江林倒一口冷氣,只聽說蘭花值錢,沒想到這麼值錢。既然廖建國書記這麼喜歡蘭花,他彷彿看到某種命運的曙光,對辦好蘭花展充滿了信心。
鄧總笑道:"蘭花貴,但有價無市,許多花值那麼多錢,是炒起來的。就說廖建國書記的那株蘭花,屬於人貴花榮,是這幫養蘭的朋友哄抬起來的。"他的小眼珠轉了轉,"我剛才倒是看到了一株更美麗的蘭花。"
"在哪兒?"王老闆抬頭張望。
李老闆淡定地笑笑:"樓下啊,樓下看到的那位漂亮女士,就是鄧總眼裡的絕蘭花。"鄧老闆
地說:"你還真別說,那臉盤、那膚
、那身段,堪稱天下無雙。"吳興財輕咳一聲:"說蘭就說蘭,別說其他,你們說的女人是酒店主人的女兒,白雲一枝花,韓部長的姨表姐。"王老闆說:"姨表姐這樣,老婆一定美如天仙,韓部長真是好福氣。"這話戳到了韓江林的痛處,他無言地低下頭。
李老闆說:"如今有一句順口溜,小姐公有制,老婆私有制,姨妹股份制。"吳興財見韓江林臉不好,舉起手止住李老闆的話:"暫停暫停,菜上來了,請問各位喝什麼酒?"
"茅臺。"鄧總說。
吳興財說:"土茅臺還是洋茅臺?"鄧總滿臉疑惑:"茅臺就茅臺,哪來什麼土茅臺洋茅臺?莫非茅臺把廠辦到國外去了?"劉主管著濃重的浙江口音說:"聽說茅臺酒出了茅臺鎮,醇味自然不在。"王老闆解釋說:"我們這裡把本地米酒稱為土茅臺。"鄧總恍然大悟,說:"上洋茅臺吧,呵呵,茅臺鎮茅臺酒廠出品的茅臺。"服務員擺上大杯,打開茅臺正要酌酒,鄧總出手阻攔,說:"正如花分君臣一般,喝酒也分三類,小杯為品,大杯為喝,大碗為豪飲,茅臺為酒中君子,自然要慢慢品嚐,換小杯吧。"李總說:"鄧總行走天下,廣聞博見,對喝酒還頗有研究。"鄧總笑道:"對於書中閒友,喝酒是文化;對於江湖朋友,喝酒則是情誼;對於生意場中人,喝酒則是生產力。"王老闆拍手:"今天都是愛蘭之人,這酒當何解?"鄧總說:"愛蘭是君子之事,喝酒是歷史文化。"
"有理。"王老闆笑道,"不過,現在從地上拖起一隻爛繡花鞋,都可以研究出許多文化,今天我們也就沾一點文化的光,聽鄧總講解酒文化。"鄧總見韓江林無語,生怕蓋了書記的風頭,便說:"對於酒文化,還是書記研究得深,現在書記關注什麼,什麼行業就興旺發達,我們的生意能夠有今天,多虧黨委書記的關照,對南江的酒文化,韓書記最有發言權。"眾人都把目光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