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有不少成績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不過,到了後來,這個優勢就無法繼續下去,同盟會作兩大超級兵器的隱憂終於浮現,巨大能源需求,令供給出現問題。
本來就動作緩慢的獨眼石人,在能量供給吃緊後,行進更是緩慢,經常是每三天只有一天活動,再不然就是“單號出動,雙號休息”這種單打雙不打的形式。
聖貝貝爾要的情況好一點,浮翔半空的能力是個秘密,耗能不是很多,但轟擊出的每一炮,都要耗損能量,一旦缺乏能源,龐然要
也只不過是個飄在天上的巨大金屬,沒什麼實質意義。
如果沒有這兩大超級兵器的輔助,同盟會的人力、兵力、武器,都遜於朝廷官兵,雖然差得不是很多,卻仍是有一段距離,正面鋒,草莽出身的同盟會便顯出弱點,人命死傷較多,幸好在戰爭前期,同盟會早已料到會有這情形出現,利用獨眼石人、聖貝貝爾要
的優勢,儘量攻城掠地,破關拔寨,如今能量供給不繼,就以守代攻,一面養
蓄銳,一面等待能源重新供給上來。
目前,同盟會與大武王朝的勢力消長,大致維持五五波,各擁半壁江山的局面,同盟會憑靠多年經營,還有廣得人心的優勢,舉兵未滿一年,已擁有了比當年太平軍國十餘年征伐更大的成就,倘使這麼繼續下去,穩紮穩打,即使兩大超級兵器不能再動用,也不是沒有希望成就大事,然而,這場大義之戰進行至此,同盟會也面臨了另一個要命的問題。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有一條言開始在同盟會之中傳開,說這次同盟會揭竿起義,要推翻大武王朝,並未得到主席陸雲樵的許可,完全是同盟會的幾名長老、袁晨鋒這幾個人的自作主張。
最明顯的證據,就是戰爭進行至今,陸雲樵始終不曾面指揮,雖說這些年來,陸雲樵近乎不問世事,同盟會的大小事務都
由弟子處理,自己什麼人也不見。
但同盟會揭竿舉兵,這是何等大事,他不可能還置身事外,更何況,當初同盟會起義,就是用他的名字號召天下,也是因此才獲得許多百姓、江湖門派支持,如果說陸雲樵其實不贊成同盟會起義,一切只是旁人假傳號令,那…
那就是天下不容的大詐欺了,陸雲樵儘管多年來處於半退隱狀態,但在太平軍國時期的種種英雄事蹟,俠義英風,至今仍為人所津津樂道。
尤其是他親手擊殺天妖,武功蓋世,十餘年來穩坐天下第一高手的寶座,這項武道上的巔峰成就,令陸雲樵在江湖上、民間都擁有崇高聲望,一呼百諾。
若不是憑著他的號召力,同盟會的起義絕無法得到這許多支持,當有關陸雲樵並不支持舉兵的傳言開始散播,同盟會的麻煩就來了。
為了避免軍心動搖,同盟會開始闢謠,做出了種種解釋,但這些解釋並無法穩定浮動的人心。
最後迫於無奈,同盟會終於請出陸雲樵,由他在高臺上遙遙現身,對士兵們鼓勵致意。這個應該能起勵作用的行動,最後形成了反作用,並且變成同盟會開戰至今最錯的一個決定。
陸雲樵的偉大地位,很大一部份來自他天下無敵的武功,同樣的,要證明陸雲樵的身分,也不是幾個動作、幾句慷慨昂的話語,而是要展
他的獨門絕學五絕神劍。
那個在高臺上朗聲說話的人,從頭到尾不曾使用武功,也沒有展示任何能讓人相信他身份的證據,結果那次閱兵一完,謠言非但沒有破除,反而更讓人堅信陸雲樵不支持現今的同盟會,高臺上之人不過是個形貌相似的替身。一旦連這種話都說出來。
後頭的言就再也無法控制,各式各樣的臆測,如野火燎原,短短几
內便傳遍中土各角落。
最開始,謠傳的內容沒有太大變化,就是當前的同盟會高層自作主張,舉兵起義之事,自始至終都不曾得到陸雲樵的同意。
漸漸地,這些言越傳越過火,從近年來陸雲樵不問世務的異狀,推測背後的理由。陸雲樵為何在聲望、武功如
方中的盛時,採取這種幾乎是歸隱避世的作法,一直是江湖上的大謎團,只不過因為他武功太高,人們從未想過他身遭不測的可能。
但如今隨著謠言的擴散,已經有人開始往這方面質疑。
“陸主席可能早已不在人世了,就是因為他已不在,所以才無法面的。”
“陸雲樵當年決戰天妖時,多半已受了致命重傷,幾年後就傷發而死,同盟會把這秘密刻意隱藏,其實人早就不在了。”
“這些推測全都是錯的,陸主席是被陰謀殺害的,同盟會之內爭權奪利,趁著陸主席閉關修練,施以暗算,將他害死,所以才不敢對外界明言的。”所謂的越描越黑,就是眼下這種狀況,隨著謠言如野火般一發不可收拾,同盟會的軍心士氣確實被動搖了。
以袁晨鋒為首的同盟會高層,雖然也極力試圖澄清,但先機已失,他們澄清謠言的方式也毫無效果、效率可言,幾經努力之後,結果就是越來越多人相信,陸雲樵早已遇害身亡,同盟會的舉兵不過是奪權,說不上吊民伐罪。
本來打著的大義旗號,如今失去號召力,對於同盟會而言,這可比兩大超級兵器失去能量更嚴重許多,若是再處理不好,軍心渙散,這場打了一半的戰爭便要就此潰敗了。
而且,另一個讓人頭痛困擾的問題,也正在發生。陸雲樵多年來不問世務,誰也不見,照理說,本不可能還有什麼親信。
但事情卻非如此,即使不面,他仍是至高無上的
神領袖,同盟會的新生代,幾乎都是從小聽他各種傳奇故事長大的,敬他有若天人,一聽到他可能遇害,豈肯幹休,多個分舵的舵主數次聯名上表,希望讓主席出面釋疑,在幾次上表得不到迴音後。
最後一次的上書已是語氣嚴厲,隱約帶著威脅,若是再見不到陸雲樵,不但從此不再遵行號令,還可能聯合起來,打回總部,為主席伸冤雪恨。
前方戰事吃緊,後方內戰一觸即發,碰到這樣的狀況,同盟會不可能不焦急,無奈全然沒辦法可想。站在同盟會對面的立場,朝廷則是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的發生。
甚至…不只是旁觀,同盟會之內的質疑聲,在短時間內一發不可收拾,處處都是質問之聲,這種異乎尋常的惡化速度,本身就很不對勁,明眼人一看即知,背後絕對有人在
作情報。
事實上,這個推論百分百正確,當同盟會焦頭爛額的時候,在幕後造成這一切的推手,正好整以暇地觀看著各地潛伏人員送回的報告。
“…不管武器再怎麼犀利,戰爭終究是人在打,這個道理從太平軍國至今,從來沒有變過。”銀劫搖頭道:“誰手上的槍比較大支,誰就贏面較高?戰爭可不是這麼簡單的事,不然太平軍國就不會戰敗了。”這些話銀劫說得輕描淡寫,彷彿在說一件再正常也不過的小事,因為聆聽他說話的人,是他一手栽培起來的諜報人員,這些年輕人都是太平軍國之戰末期出生的新生代。
對於那場轟轟烈烈的戰爭並不悉,一切都是從書本、記錄中得知,當真正面對那些超級兵器時,他們缺乏支撐的信念與信心,銀劫必須利用各種機會,把信心的種子種下。
作為走過太平軍國之戰的強人,銀劫在部屬心中,也是個令他們深具信心的人,儘管這份信心和“以德服人”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但對銀劫的能力與才幹,每一個跟過他的部下都會點頭,認同只要是在此人麾下,便有克敵制勝的信心。戰爭開始以後。
原本擔任御前侍衛總管的銀劫,奉皇帝聖旨調往軍部,擔任情報部門的首腦,獨立進行各項工作,只需要向皇帝本人負責。這位十數年來名震中土域外的特務領袖,重新執掌舊權職後,所進行的工作。
除了探查敵人的大小情報,就是設法猛扯敵人的後腿,讓敵人不戰自潰。從目前的結果來看,銀劫的分裂策略獲得了極大成功,同盟會陷入嚴重的內鬨,但若以為銀劫這只是見縫針,尋找同盟會的弱點,設計分裂,那就未免太過小看這個特務頭子了。
“兩大聖宗、同盟會、萬紫樓…無一不是人多勢眾,財力雄厚的組織,這麼強大的地方勢力,早晚會對朝廷產生威脅,既然早知如此,便要提前準備,絕不可以事到臨頭,才坐等一切的發生。”銀劫寥寥數語中,已經包含了他這些年裡所做的一切,若不是這十幾年裡,想盡辦法在敵人陣營裡安暗樁,或滲透,或收買,無所不用其極,現在又怎麼可能一聲令下,在敵人陣營中的大小
細立刻反應,把己方所散佈的謠言,在最短時間內傳到該傳去的地方。
並且適當地煽動目標人物,促成之後一波又一波的反應。這些準備工作,耗費銀劫十餘年的心血,同盟會由於成員複雜,算是最容易得手的一個,潛伏工作進展順利。
但河洛劍派外弛內張,想要安細進去,難度就高得多了,而萬紫樓…這個一夜之間崛起的神秘組織,背後的真面目是什麼,銀劫自然清楚,要對這些妖魔鬼怪玩陰謀詭計豈是易事,十餘年下來,雖然也有不少成績,但只要想起這之間的每次
手,都令銀劫
到椎心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