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回玉璽之戰二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袁術既得汝南,在汝南又徵兵四萬,見徐州陶謙軟弱,聚大軍於壽待攻取徐州。而汝南之地,只留張勳率兵二萬防守。

袁術聞訊,親率大軍十二萬趕往汝南。到達汝南,張勳接進城來。袁術聚眾將相商,袁胤說:“黃巾餘黨,擊敗容易,而其敗而復聚,甚為麻煩。今不若遣使說降,如此既可增我軍力,又免除後患。”袁術然之,遂遣袁胤為使招降。

官亥等見袁術率大軍來援,知非其敵,待撤軍,轅門報袁術使者到來。遂請使者入帳,袁胤到得帳中,見官亥、劉闢、龔都均在帳中。說:“袁將軍派胤前來,為諸位前程而來。今群雄四起,汝等雖有兵卻無基之地。若我大軍往剿,汝等無葬身之地。”龔都聽得此言大怒,拔劍斬袁胤,為官亥阻住。袁胤接著講:“今袁將軍招降諸位,與諸位共進退。不知諸位意下如何。”官亥說:“我等若降,袁將軍如何待我等。”袁胤曰:“諸位仍為領兵之將,諸位親兵可隨諸位,餘兵編入各軍中。然後袁將軍為各位向朝廷求取官職,你我等皆主公之人也。”三人對視,官亥又道:“我等士兵,可與貴軍士兵待遇相同?”袁胤道:“這是自然。”官亥三人嘀咕片刻,答應歸降。

袁術收編三將後,兵力更盛,達二十四萬。陰有圖徐州、譙城之意。

此時下邳戰局又起動盪,袁紹、曹因下邳久攻不下,袁紹又派大將文丑率兵五萬,前往相助。下邳孫堅更顯兵微,集眾將相商。

孫權說:“對方兵力已達十九萬。而我軍兵力不足七萬。且城中糧草只能供三月之久。若聯軍傾力而攻。城必破也。長沙王曾言。兵危時可往投之。長沙王知才善用。我等前去必受重用。況長沙王雄才大略。已收得天下四分之一之地。民望頗高。若兵敗往投。必為輕之。不若伺機出城。投向建業。”孫堅見眾人皆無異議。定下方案。伺機棄城。又派人前往建業。請諸葛亮派兵接應。

至夜。孫堅於城上虛旗幟。大軍悄無聲息。開西門沿路往西急行。聯軍探路小校得到消息。急往中軍報告。夏侯淳得訊。與曹洪等引軍追擊。

孫策率三萬騎兵斷後。見聯軍追來。便率兵衝擊。且戰且退。行至半途。孫策所部軍力已疲。被聯軍緊緊裹住。孫策率軍左衝右突。聯軍卻越裹越厚。

正在危急時刻。只見紅面長鬚大將引兵殺來。其兵銳利。曹軍莫能能擋者。殺出一條血路。正是金旋大將關羽。統軍殺入陣中。救得孫策眾人。兩將合軍整兵殺出。

原來是諸葛亮接孫堅消息。引大軍前來接應。關羽為大軍前鋒。見孫策危急。殺入重圍救出孫策。

此時諸葛亮大軍已到,排下軍陣,放關羽、孫策兩將所部入得陣中。只見孔明手搖羽扇,到得陣前。道:“請夏侯將軍答話。”夏侯淳策馬趕到,道:“我等奉旨前來剿滅叛軍,先生為何如此,莫非想作亂不成?”孔明道:“孫堅已與我家主公聯姻,其已放棄下邳,將軍已可差,何必趕盡殺絕。再則,長沙王明將具表上陳,夏侯將軍可如實回去稟告。”說完,撤軍往返建業。

夏侯淳見長沙王兵馬強盛,不敢輕啟戰端。而下邳已下,遂上書告捷。

金旋聞訊,與典韋、祝融夫人、孫尚香星夜趕到建業,拜見孫堅。孫堅見金旋如此,不由動。金旋曰:“前聞岳父戰於下邳,旋無藉口不能出兵相助,心愧難安。幸岳父與諸位將軍無事,否則旋無顏見各位也。”孫堅慨:“今為玉璽所累,若無長沙王相容,堅無立身之地也。”隨取出玉璽獻給金旋。金旋曰:“此無用之物,旋先取回,待明與眾文武計議決定行止。”孫堅又道:“今王爺手握重兵,得此正好名正言順。況如今王爺兵峰所指,眾諸侯皆望風喪膽。為何不據為己有。”金旋道:“非勢也,非時也。今我雖有十二郡之地,然此地人口分散,二郡人口方能頂得中原一大郡人口。若據此為己由,天下諸侯則皆對我兵戈相見。雖勝負難料,然不利於我戰略發展。”取出地圖,曰:“今西川劉琪、荊襄劉表,勢力皆強,袁術等虎距枕旁。我近將以報仇之名發兵四川,然後北上滅劉表,如此天下半數皆歸我。而中原之地,郡雄四起,但最終必為袁紹、曹所瓜分,候其相爭之時,旋以平叛為名,進軍中原,則天下唾手可得。待到彼時,此玉璽定有人雙手捧上。”孫堅大為慨,曰:“王爺雄才大略,堅不如頗多,王爺如此,堅願跟隨王爺,蕩平天下。”隨即召集所部眾將,曰:“從今起,我孫堅追隨長沙王,從今起無孫堅之兵,皆長沙王之兵也。”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