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期:2009-04-2216:40:38很快的,莊青翟拉到了三個幫手。此三人,名字分別是朱買臣,王朝,邊通。
這三個人,只有朱買臣是臉,連名字和麵孔都是陌生的。不過,其他倆人可以忽略不計。因為,此三人中,朱買臣才是主要角
,另外兩個,則是主動來幫忙的。
朱買臣,曾當過諸侯接待總監(主爵都尉);王朝,曾當過首都長安特別市長(右內史);邊通,當過濟南國相。全都是兩千石的部長級別高官。
如今,三人全都跟著莊青翟混。擔任職務,全都一樣:丞相府秘書長(丞相長史)。
我認為,無論是戰爭,或是群毆,或者獨打,最能使人迸發智慧和拼盡體力的力量,不是金錢,不是信仰,而是另外兩樣東西。
這兩樣東西就是,仇恨和恐懼。
一個人,如果將仇恨和恐懼加於一身,我相信,鬼神避之,鋼鐵大炮不足以畏之。恰恰是,仇恨和恐懼這兩個鬼玩藝,猶如病毒被植入了三長史體內。而成功替他們動手術,移到體內的主治醫生,當然就是張湯。
醫生整病人,病人反整醫生。我認為,在所有的醫療事故中,這都不是稀罕的事。
三長史,為何將張湯仇在心上,恨之入骨。此事說來,很是久遠。但是,一點也不麻煩。
首先,當初三長史都混得很開的時候,張湯還是小吏。所謂混得開,就是他們都已經是部長級別幹部,張湯還在官場底層苦苦拼搏。然而一眨眼,張湯因為法律業務湛,被劉徹一路提拔,竟然攀上了御史大夫的高位。
我認為,做官就好像排隊打飯,什麼都要講個先來後到。所以,在官場裡,排資論輩是顯而易見的。果其然,當初汲黯混得開的時候,公孫弘和張湯還不知道在哪裡混呢。後來他們倆扶遙而上,惹得老人家極是鬱悶,經常對劉徹發牢騷。劉徹還罵過他愚蠢。
我講這些,意思應該很明白。張湯一路升官,朱買臣一行前輩就算沒有得紅眼病,至少都是不舒服的。但是,這都不是兩派人結仇的本原因。因為,在西漢時期,窮人當官,一夜紅遍天下,都不是什麼稀奇的事。
劉邦開拓的漢朝,本來是靠窮人兄弟打出來的。自劉邦開國以來,漢朝官場從來都是對窮人敞開懷抱的。而到了劉徹當皇帝,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誰有才,就拜誰為官。以真才實學拼得天下,才是正道。正因為這樣,劉徹才罵汲黯愚蠢,不應該得政治紅眼病。
但是官場遊戲規矩,卻又是殘酷的。你爬上去,就意味著將別人踩在腳下。張湯向來都是只相信實力,而缺少官場人文關懷。此思想帶來的好處就是,他一路升;然而此思想帶來的後遺症,遠超出他的想象。
爬得高的,偶然小瞧蹲在底下的,也是正常的。問題就在於,爬得高的,不但高高在上,洋洋得意。更可怕的是,他竟然故意從高手往低處扔石頭,撒把汙辱。
這,就真的太不像話了。
史書沒有待張湯怎麼故意羞辱朱買臣等人,但是有一點記載得是非常清楚的。在工作上,張湯視朱買臣等人為小吏,從來都是使勁呼喚,沒有正眼看他們。
損人也罷,瞧不眼也罷,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都是故意的。到底欠過你張湯什麼,竟然還如此變態。這就叫,狗眼看人低。要讓他不低,就必須打回人樣,或者拆下來裝在樹上。
恰恰是,朱買臣等人已經選擇了後者。因為只將張湯打回人樣,那就太便誼他了。想當初,我朱買臣窮得老婆都跑路,差點沒餓死。幾經磨難,終於出頭,盼的就是渴望別人把他當人看。沒想到張湯,卻不將他當人看,那實在太刺人了。
除此之外,更刺朱買臣的,是張湯做了一件不應該做的事。
那就是,張湯殺了朱買臣的老鄉。
老鄉還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此老鄉還是朱買臣的大恩人。這個恩人,就是被淮南王造反事件被砍頭的嚴助。
當初,朱買臣從吳地跑來京城找工作。眼看自帶的糧食都要吃完了,工作還沒著落。正當他舉目無親,絕望閉目時,嚴助出現了。嚴助將朱買臣向劉徹推薦。經過劉徹面試,果然是人才,被拜他為中大夫。
後來,東越屢屢要跟漢朝過不去,朱買臣進了一計。劉徹聽後,便拜朱買臣為會稽郡守,讓他去對付東越王。
朱買臣是哪人?吳人。是吳人,且還是窮吳人。對於這些,劉徹是知道的。所以,劉徹還特意對朱買臣說了一句話:富貴不還鄉,如衣繡夜行。
這話不是劉徹原創。原創者,就是當年輸給劉邦的項羽。富貴了不歸還家鄉,就好像穿著漂亮衣服,在夜裡行走,只有鬼才看得見了。
所以,富貴還鄉,從來是讀書人,特別是窮讀書人最愛玩的一個把戲。而在那一刻,劉徹成全了朱買臣。
但是,朱買臣不是那種一中大獎,就唯恐天下不知的輕浮之徒。他受過官印,穿上舊衣服,步伐從容地走回郡邸。當時,郡邸的工作人員,也沒太意他。當朱買臣故意出郡守印,工作人員抓來一看。不得了,竟然是郡守印章。
於是,一人驚呼,變成十人驚呼,百人驚呼。不久,長安官車駕到,接朱買臣,消息傳出後,整個會稽郡都驚呼了。
老實說,朱買臣狠狠地耍了一回威風。儘管他不是故意的,但是接他到任的會稽郡領導及群眾,大長了他的志氣。也應了當初他對
子說過的那句話,我年五十當富貴。
此話後面還有一句話:汝苦久,待我富貴報汝功。
這話翻譯過來就是,您跟著我受苦很久了,等我發的時候再報答你。
在那時,他子認為那是一翻鬼話。因為是鬼話,所以不信。不但不信,還離婚改嫁,嫁了個有飯吃的人。那男人也不錯,有一次夫
倆看見朱買臣餓得要死,還給他飯吃。
前那頓飯,救活了朱買臣,卻害死了自己。朱買臣榮歸故里,遇到前
,接到車裡。然後又將當年欠她的那頓飯,還了回去。結果,前
吃完飯,覺得大受其辱,找來
繩,頭一掛,人就沒了。死後,棺材還是朱買臣買的。
顯擺完畢,朱買臣沒忘工作。他不負劉徹期望,搞定了東越。因為立了功,回到長安被拜為主爵都尉。數年,不知為何犯法,被免官。後來,又被拜為丞相長史。
這就是朱買臣的基本事蹟。無論世事多少變化,無論腳步留在何方,在朱買臣的心中,嚴助之恩,永不相忘。一句話,沒有嚴助,就沒有後來的富貴還鄉,更沒有他今天還能東山再起。
但是,嚴助卻死在了張湯的刀下。理由近乎無情,只因嚴助是淮南王的私。劉徹都說不殺,張湯卻執意剁了開心。
你說,我朱買臣不剁了張湯狗的,那不但愧對恩人,更愧對我自己是人!
所以,我和張湯之間,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何況,現在張湯連丞相都想整了,下一個輪到他們三個長史,也是難說的。不如先發制人,郡毆他得了。
人多打人少的,從來都是劣勢。開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