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所謂假齊王,就是齊國的代理王。這就奇怪了,為何韓信沒有要求劉邦封他為真王,而偏來個假王,是不是他太不自信了?
如果你是這樣想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不是韓信的膽不夠大,也不是韓信的實力不夠強,而是韓信從來不做沒絕對把握的事。他在挖崛通往齊王之路中,必須也得給自己留一條退路,這種策略我們又叫兩全之策。
想想就可知道,韓信是以半要脅半商量的語氣向劉邦提出申請的,如果劉邦答應當代理齊王,那遲早有一天也會轉正的。但是,如果劉邦不識時務,徹底絕他齊王之路,那就對不起了,以前你奪過我一次帥位,這次你就想來奪相,門都沒有。同時,你也別想叫我替你去攻打項羽了,甚至惹我不高興,我還有可能替項羽反過來抄你老底呢。
韓信這招就叫虛張聲勢,探測虛實,進退有餘,實在是妙,甚至就是妙不可言。
然而,韓信這個所謂的兩全之策,到了劉邦同志這裡卻是一個兩難問題。在劉邦看來,不管他是否答應韓信,劉邦本人都虧本。
首先,酈食其本來就搞定齊王了,齊王這個位怎麼輪也輪不到你的,可你偏偏卻攻打齊國,害死了酈食其。這對你韓信來說是不虧什麼,可是我劉邦不但虧了一個酈食其,又虧了一個盟友,更虧了一支軍隊呀,你韓信手裡那些兵還是我叫蕭何從關中派出來給你用的呢。
其次,我劉邦整天被項羽追來追去,腳力都跑沒了,好不容易得相持不下,卻受了一箭,還差點沒命,現在好不容易療好傷,終於從成皋回到廣武堅持戰鬥,你都不想著怎麼來幫我,扶我,助我,卻一心就想賴在齊國享受成果,高枕無憂地過你的過
子,這世界哪有這等便宜之事啊!
所以說,韓信這個藉口表面看合情合理,實際卻是極其氓。對
氓耍
氓,那不是找
嗎?韓信這種人,真是
輕了良心都過不去,應該要狠狠地打,不打個人仰馬翻絕不罷休!
於是,當韓信使者向劉邦傳達請示時,劉邦當即就暴跳如雷,拍著桌子就戳破了韓信的陰謀:“我被項羽困在廣武哪裡都去不了了,我夜夜地盼星星盼月亮地盼著你來幫我,你沒有半點表示就罷了,竟然還想自立為王!”韓信,你以為劉邦是傻子嗎?大家都是在江湖上混的,腦子裡有幾
筋,彼此都是知
知底的,你又何必搞這種辱沒別人智商的動作呢?
你這個請立假齊王的藉口,不是想找就是居心叵測地挑鬥!挑鬥,那可是我劉邦一生中從未畏懼過的遊戲,你以為你嚇唬誰呀。
雙方都已經拉弓,如果沒出差錯的話,這肯定又是一場清理門戶的火拼。但是,就在這緊急關頭,張良和陳平跳出來挽救了劉邦。
當劉邦還沒來得及再次跳起來對韓信使者破口大罵時,只見張良和陳平不約而同地各從一邊狠狠地踩了劉邦一腳。
劉邦一下子愣住,像個木偶莫名其妙地看著旁邊這兩個陰謀大師。
張良馬上附到劉邦耳邊,告訴他道:目前楚漢相爭不下,形勢於漢十分不利,本就沒有實力
得住韓信自立為王的野心,不如就此順應他的要求,好好善待他,讓他守住齊國,保持中立。不然,真的忍怒了韓信,萬一他偏向了項羽那方,那天下就不可收拾了!
劉邦一聽,恍然大悟。現在的韓信不是過去的韓信了,他的翅膀是真的硬了,動不得了,更打不得了。既然如此,那隻能暫時哄著他了,像哄狼狗一樣哄著他,求求他乖乖蹲在狼圈裡不出來咬自己人就萬歲了。
但罵出去的話,就像潑出去的水,這還叫劉邦怎麼收回來?
劉邦的回答是,我不但能收,而且還收得特別的漂亮。劉邦第二次跳起來,提聲大罵韓信使者。但劉邦這次大罵,不要說使者,就是韓信在他面前也會甘心受罵,甚至還會當場跪拜謝罪。劉邦是這樣對韓信使者罵的:“男子漢大丈夫,要當王就當真王,當什麼假王呢?回去告訴韓相國,我刻好印後,馬上就給他送過去!”劉邦真不愧為天下第一變龍,龍捲風都沒有他轉得快,這場戲要放在今天,估計就是演和坤出名的王剛同志也要叫他一聲爺!果然,劉邦說話算話。
天二月,劉邦派張良給韓信送去了王印,韓信正式被劉邦封為齊王。
正所謂識時務者為俊傑,韓信,第一回合你贏了。咱們這場較量還只是剛剛開始呢,你就等著瞧吧!
三、向右,或是向左?
我們經常在電視畫面上看到這樣一句廣告詞,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然而在人生及戰爭的搏鬥場中,從來就沒有所謂思想,只有所謂野心。韓信的一生,我們可以這麼說,野心有多大,他就能做多大。
現在,韓信可是徹底把事業推向了至高無大的頂峰,大到了劉邦和項羽都不得不彎下來跟他說話。在項羽看來,過去的韓信,是他都沒正眼瞧的韓信,現在的韓信,是足以與他及劉邦三足鼎立天下的雄獅子。反擊已經不可能了,項羽唯一的出路就是利誘和對話。
對話就對話吧,以後的路還長著呢,將來的事,只能等將來再做打算了。
於是,項羽派人去和韓信談判,承包項羽這項遊說工程的是盱眙(今江蘇省盱眙縣)人武涉。武涉早就準備了滔滔遊說辯詞,這篇辯詞和當初韓信拜將時的演講風格如出一轍,但總結起來只有一句話:勸韓信背叛漢王,另起爐灶,三分天下,以鐵三角之勢互相牽制。
只要是出來混的都能看出來,項羽已經窮途末路了,不然他不會委屈到如此落魄之境。武涉也誠實地對韓信坦白,你韓信的實力的確已經強大到無人可奈何的地步,所以你向右投漢王則勝,向左投項王則勝。但是項羽曾經排斥你,而劉邦又十分賞識你,你是肯定要右投漢王的。
但是有一個問題必須搞清楚,如果你右投劉邦,其結果對你韓信不但沒半點好處,而且禍害有加。那是是聰明人都可以想到,劉邦收拾項羽後,肯定要把你韓信這顆眼中釘拔掉,臥塌之側,凱容他人鼾睡,這是歷史最深刻的教訓啊。
客觀地評價,武涉這翻話並沒有威脅韓信,也沒有一點坑人的意思,反而還特別厚道。後來的事實也證明,韓信無論投靠誰都會吃虧,唯有自成一勢,方可保得長命百歲和一世富貴,不然只能落成兔死狗烹的悲慘結局。
武涉幫韓信,當然也是在幫項羽,這是一個兩全其美之策。武涉或許會自認為這個計策無懈可擊,可是他錯了,因為他的對手不是一個簡直的勢利之徒,而是一個有著豐富情及人生閱歷的韓信。
韓信果斷地拒絕了武涉三分天下的提議,他的理由只有一個:項王不仁,投之不義;漢王深幸,背之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