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燕王劉旦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武皇帝共有六子,與其父、其祖相比,子嗣不繁卻也因為嫡庶有分,儲位早定,除劉據之外的五位皇子並沒有太多的心思可想,畢竟,先帝對長子的維護是不遺餘力的,本不允許任何人挑釁長子的地位,更不必說,太子身後還有兩位大司馬為恃。
燕王旦是第三子,廣陵王胥是第四子,兩人是一母同胞,在皇子排行中都是不上不下的位置。
都說排在中間的孩子容易被父母忽略,但是,即使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劉胥都是最年幼的皇子,也沒有得到君父太多的關注,因為,除了長子、長女,雄才大略的孝武皇帝眼中本沒有任何一個子女的印象,對他們都是一視同仁的淡漠。
既然連長公主、皇太子一母同胞的兩位公主都是這個待遇,既然連生母深得聖眷的齊王也不過是封王時稍得了一點照顧,那麼,非嫡非長又非寵姬所出的兄弟倆又能有什麼不滿、不甘之類的想法呢?
正是因此,無論是受社(注1)封土之前,還是之後,燕王劉旦都從沒有產生過一絲關於帝位的妄想,畢竟,論嫡,皇子中誰也比不過劉據,論長,他上面有兩位兄長,論賢,劉據幾乎是天下歸心,更別說論母親所受的寵愛,他與廣陵王的生母也只能排到皇子生母的最末位——哪怕她生了兩個皇子。
他們的母親姓李,只是齊王生母王夫人的婢女,不過是在王夫人有孕時,被王夫人安排,承了一次帝恩,便有了劉旦,後來,劉旦三月命名之,天子又留宿了一夜,便又有了劉胥。
雖然生有兩個皇子,可是,他們的母親只是美人,這個位號在宮中僅次於夫人,倒也不能說低,但是,其他皇子的生母都是夫人,這樣一比就比較顯眼了。
武帝時與漢初已是不同,諸侯王對封國已沒有太多的權力,劉旦也樂得花更多心思在各種學問上,經學、雜說皆有涉獵,若不是出了巫蠱之亂,太子起兵自殺,劉旦覺得自己一定會成為與河間獻王一樣的賢王,做自己喜歡又與國政無關的事情,受到天子的褒揚。
——但是,偏偏就出了巫蠱那場變亂。
得知長兄死訊後,劉旦還在悲痛發懵,燕國諸吏便尋思起儲位的事了——太子死了,齊王死得更早,他們的大王不就是天子長子了?
當然。大漢帝位從來不是非嫡非長不傳。不過看看其它皇子——鉤弋子太小。不必考慮;廣陵王行為無法度。被天子痛斥已不是一兩次了;昌邑王倒沒有什麼缺點。但是。這位大王沒有繼承被贊以傾國傾城之名地母親地美貌。倒是繼承了那位李夫人地虛弱體質。都不知道他能活多久!
——還有比燕王更合適地儲君人選嗎?
燕國上下都如此認為。被王后、寵姬以及左右近臣夜勸
地劉旦漸漸地也這麼認為了。
於是。後元元年。他以長子自居請求宿衛長安。得到卻是一句“生子當置齊魯禮儀之鄉!”使者被下獄。之後。又坐藏匿亡命。被削良鄉、安次、文安三縣。天子卻沒有額外多置一字。
到這時。劉旦也明白過來了。自己做錯了。
——自己地上書幾乎就等於是再一次提醒君父。太子據已卒…
他的君父從來不是一個恪忍的人,遷怒是必然的…
劉旦明白這一點,但是,他從未想到,他的君父居然選擇了年僅八歲的幼子——這完全不合道理!
——主少國疑!
——他的君父一世英明,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嗎?
後元二年,武帝崩,在接到賜諸侯王的璽書時,他覺書檢上的璽封比以往要小,自然無法不生疑。
雖然在比對之後,證明“封小”只是他的錯覺,但是,劉旦還是派了壽西長、孫縱之、王孺等親信以問禮儀為名,前往長安打探消息。
當時,新帝已立,消息紛亂,百官皆謹言慎行,一行人在長安竟進不了任何一個重臣的門,甚至連素來與燕王好的鄂邑公主也將他們拒之門外,最後,還是王孺想辦法見到了執金吾郭廣意,他沒有敢多問,只問:“先帝因何病而崩?立誰為帝?年幾歲?”受了重禮的郭廣意也沒有含糊其辭,很明確地回答:“我當時只是待詔五宮,並未親歷。宮中雚言帝崩,之後,諸將軍共立太子為帝,年**歲,葬時也未出臨。”一行人回到燕國,就把這個唯一明確的消息報給了大王,同時也報告了郭廣意被免職的消息——見過王孺的第二天,郭廣意即被免職,由河東馬適建任執金吾。
劉旦更奇怪,復遣中大夫至長安上書:“竊見孝武皇帝躬聖道,孝宗廟,慈愛骨
,和集兆民,德配天地,明並
月,威武洋溢,遠方執寶而朝,增郡數十,斥地且倍,封泰山,禪梁父,巡狩天下,遠方珍物陳於太廟,德甚休盛,請立廟郡國。”奏報聞,霍光不許,但褒賜燕王錢三千萬,益封萬三千戶。
這個結果讓劉旦大怒:“我當為帝,何賜也!”——他是武帝的長子,不是任人施捨的民乞丐!
這個結果也讓劉旦開始對帝位動了心思。
——為先帝立廟郡國都不許…新帝當真是武帝親子嗎?
他身邊的近臣也勸他:“大王壹起,國中雖女子皆奮臂隨大王!”劉旦開始與宗室中山哀王子長、齊孝王孫澤等結謀,詐言以武帝時受詔,得職吏事,修武備,備。又與劉澤謀為書,言少帝非武帝子,大臣所共立伐之。使人傳行郡國,以搖動百姓。
劉澤謀歸臨發兵,殺青州刺史雋不疑,與燕王一同起兵。劉旦大喜,送走劉澤,便開始招攬人馬,賦斂銅鐵作甲兵,並頻繁檢閱燕國的車騎材官卒,又建旌旗鼓車,頭先驅。之後,劉旦又帶著相、中尉以下諸吏,勒車騎,發民會圍,大獵文安縣。
不是沒有人勸諫——郎中韓義等人數諫,結果,所有參與進諫的十五人全部被劉旦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