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是這個意思。”莊文伊解釋道。

“有的時候,我們單刀直入突破一點,還要被擋住呢。你這羅列上幾十條,鋒芒在哪兒?只要有一條,給你擺上兩個實際問題,你的建議就是一張廢紙。再說上二十條有什麼用?”人們都被縣委書記的嚴厲震懾住了。

李向南又看了看龍金生和莊文伊兩個人。

“你們倆有什麼矛盾?各有各的片面。一個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教訓,習慣了那一套舊東西,認為幹不成,所以不用幹;一個是不正視事情的複雜,只憑想象力,認為什麼都應該幹,但實際上,光是埋怨官僚保守,紙上談兵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寸步難行?”李向南把目光轉向莊文伊“你說首先是縣委要下決心,縣委決心怎麼下?”他一指在場的常委們“如果縣委就是官僚主義,你怎麼辦?是改革完了再來種地養魚呢,還是在種地養魚中來改革呢?不改革就不能養魚,這可能是你的邏輯。可實際上你會明白,就是抓住養魚這樣的具體事情,一個一個點集中力量突破過去,我們才能推動改革。”李向南掃視了一下眾人,目光落在兩個人身上:“開誠佈公吧,今天來黃莊水庫,第一個目的是針對你們兩個人的,就是拿你們兩個人的思想開刀。”小胡冷冷地瞥了李向南一眼。

李向南在人群中搜尋著,招呼道:“老朱,你來。”朱泉山走到眾人面前。

“把你們的計劃談談。”李向南對朱泉山說。

朱泉山依然很遲鈍地笑了笑,好像很為難似的,然後開了口。不多的幾句話,就有條有理把事情講得分外清楚:黃莊公社黃莊大隊從前年開始就準備和水庫管理處簽訂合同,租用水面養魚;養魚收入三七開。七分歸大隊,三分歸管理處。另外,大隊負責把水庫的渠道、涵、堤壩的全部維修無償包下來,由管理處做技術指導。大隊還負責在水庫周圍的山坡上植樹造林,五年內全部綠化,防止水土失,減少水庫淤積。

“這是你在暗裡給大隊出的主意吧?”李向南微微笑著問道。

朱泉山敦厚地笑了笑。

“是老朱給我們出的謀,劃的策。”黃莊大隊支部書記高大樹在一旁答道。他可謂名如其人,個子高出旁人一頭多,嗓門卻不大,還有些喑啞,三四十歲的樣子。他一邊敞懷攤手地笑著,一邊把一包“牡丹”煙開了盒,自自然然地散在眾人手裡。

“養魚是個很複雜的事情,自然條件,技術問題,銷售問題,我們古陵歷來都很難過關啊。”李向南說著輕輕掃了龍金生一眼。

“我們已經到外地請好了養魚技術員。”高大樹面五指張開地伸出大手比劃著“和他們也談妥了合同。我們是兩頭訂合同,一頭訂合同租水庫,一頭僱用技術員。銷路沒問題,我們都聯繫好了;運輸自己搞。現在只要把水面租到手,我們就可以在三年內讓這水庫每年產魚二十萬斤以上。”

“你這實際嗎?”李向南明知故問“你拿什麼能讓我們相信呢?我們這些人是隻相信實際的。要不,你說破天也不行。”

“我們在我們大隊的小水庫已經養了四年魚了。一年畝產三十斤魚,實實在在的。還要提高呢。”

“這樣有把握的好事情,為什麼早沒簽訂合同呢?”李向南繼續問。

“不批准唄。”高大樹一攤雙手說道,扭臉看看朱泉山。朱泉山會意地略回了一下頭,站在他身後的一個技術員立刻遞給他一摞材料,他轉手遞到了李向南手中。

李向南若有所思地掂了掂,然後遞給同車來的縣水利局長:“這些我已經看過了,現在,請大家傳著看看吧。看一看,再想一想。”這是黃莊公社、黃莊大隊、黃莊水庫管理處兩年來聯合打的十幾次申請報告,請縣裡批准雙方的合同。十幾份報告的空白處幾乎全部被鋼筆、筆、圓珠筆、紅鉛筆寫的各種批示擠滿了。報告的紙邊都卷著,一部分已經爛了。報告在人們手中傳遞著,李向南揹著手在大壩的石欄邊慢慢來回踱著。人們很快都看完了。本來這十幾份報告他們都經過手,一翻就都回憶清楚了。很多人都在報告上面看到了自己的批文。縣水利局馬局長是個一臉絡腮鬍子的矮胖子,這會兒可能有些熱了,拿出一團手絹不停地擦著額頭的汗。沙沙的翻紙聲停止了,大壩上一片寂靜。只聽見波輕輕拍打花崗石大壩的嘩嘩聲。

縣委書記在人群面前站住了。他聲音不大,甚至可說是低沉平和地說道:“這是不是犯罪啊?”沒有人吭氣。小胡在這種氣氛下沒敢像剛才那樣,再用漫不經心的溜達來表示自己對李向南權威的蔑視。他又不甘心,於是就抱起胳膊,斜伸著一條腿,用這種姿勢來表示一下自己的反抗。

李向南並沒注意小胡,他蹙眉凝視著眼前什麼地方。

“兩年時間,簽字批文,公文旅行,扔掉了幾十萬斤魚。影響全縣五萬畝水面養魚的推廣,扔掉的就更不知多少了。國計民生,都不在我們心上?”他停頓了一下,看著眾人“這些批文都有你們的份吧?這麼清楚的申請報告,這樣明擺的於國、於民、於集體都有利的事情,都沒看出它的合理?”沒有人說話。

“老龍,這裡也有你的幾次批文吧?”

“是。”

“好,現在先不追究責任,我們先來解決這個合同的審批問題。”他停了停說道:“縣常委縣政府除了個別同志,都在。水利局的幾位局長今天都請來了,現在我們就開個會討論這件事。縣委常委從政策上研究一下此事的可行,縣政府、水利局具體研究一下此合同的審批問題。上上下下有什麼需要商議的,就在這裡當場碰頭。你們看,這樣行不行?”事情明瞭得不能再明瞭。不到十分鐘,審批這個合同從政策方面到具體事宜的各個環節,全部通過了。沒有任何人能提出反對。

“你們需要貸款嗎?”李向南問高大樹。

“我們自籌資金完全可以搞。”高大樹使勁著大手,滿臉紅光地說。

“我知道你們大隊有錢,可你們伸手搞的項目也多。如果你週轉不便,想搞得痛快一點、需要貸款,我已經把財神爺請來了。”李向南指著縣財政縣銀行的幾個負責人說道。

“那好。貸我們幾萬,兩年就連本帶利還清。我們大隊是敢借、敢花、敢掙。”高大樹豪地說。

“有關貸款的具體事項你們下去談。合同手續也下去蓋章籤辦。”李向南把那摞報告遞到康樂手裡,對大家說:“同志們,這麼一個利弊分明的事情為什麼被我們拖延了整整兩年時間呢?到底為什麼批不了,大家坦率談談,總結一下原因。”

“我們是怕負責任,往上推。”矮胖的水利局馬局長嗓門啞地承認道。

“還有互相推。”又一個人說。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