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當時講的是:如果我當大隊長,一定把生產、社員收入搞上去。這個,你們可以到村裡去調查。我的目的是改變農村面貌。”
“你認為就是你能改變嗎?”
“我覺得我的想法比當時的大隊長紀鴻儒更符合實際。”老董轉頭和另兩位調查組的同志換了一下目光。那個女同志一邊記錄,一邊不時用同情的目光看看李向南。
“社員聽了你一篇講話就都支持了你?”老董又問。
“我在那之前已經當過一年小隊長。那一年,我們小隊分紅提高了一倍。”這個回答很有力。老董沉了一下。
“當時的形勢是處處排擠打擊老幹部,你作為年輕人,當時對老幹部是持什麼態度?”他口氣平緩地問道。
“我對老幹部是尊重的。”李向南答道,同時想到紀鴻儒這個解放初期才參加工作的“老幹部”來“我對紀鴻儒同志也始終是尊重的。不過,我們之間始終在農村政策上發生衝突。”
“什麼衝突?”老董注意了。
“他單打一隻抓糧食產量,我主張還要搞經濟作物,搞林牧副漁,隊辦企業,全面發展。”
“你當時就反對‘左’的路線了?”
“當時,大寨誰也不能不學。不過我有我的解釋,要結合本村實際。”李向南誠懇地笑了笑“我當了兩年大隊長,社員分紅翻了一番。”
“你當時哪來的這樣實事求是的思想基礎呢?”李向南蹙眉垂眼沉默了一會兒,說道:“我那時已經讀過《資本論》了。”
“《資本論》?”老董觀察地看了看李向南“什麼時候開始讀的?”
“1966年11月。”
“為什麼是11月?”
“我父親在1966年11月被打倒了。”李向南答道。
老董點了點頭:“你現在能給我講一點你對《資本論》的理解嗎?”李向南想了想,說:“商品生產的整個發展過程說明了社會經濟,更廣而言之是整個社會的發展都是辯證的,不依人意志為轉移的。超越歷史的階段是不可能的。”
“不是經常有人想超越嗎?”
“有人想超越,有人想拖後,在一個時期他們的政策甚至可能推行幾天。歷史發展的辯證法就是不斷使他們都垮臺,最後表現出自身的辯證法和必然。更廣地說,就連這些想超越歷史、拖後歷史發展的力量,它們的存在,本身也是歷史發展必然
的豐富表現。”老董用一種注意的目光看了李向南幾秒鐘,然後不易覺察地微微頷首。
這位調查組組長始終不出任何傾向
。
談話就是這樣有問必答地進行著。隨著談話的進行,李向南越來越對寫揭發材料的人到憤怒,很多事情幾乎到了捏造的地步。他極力控制著自己,但終於失控了。
“你在生活上有過什麼不檢點嗎?”老董問。
“什麼意思?”
“就是說,你在生活作風上有過什麼啊…問題沒有?”
“我不明白。”
“這些年你在省裡,包括後來在大學,總之,在生活作風方面檢查一下自己。”李向南憤怒了。看來揭發者是廣為蒐集“材料”了。顯然這絕不是紀鴻儒個人的那一點歷史嫌隙在起作用了。他隱約到,上上下下有一些人、有一個勢力在對自己下手了。而其整個背景,他現在是難以一時看清的。
“我拒絕回答這個問題。”他說。
“你要冷靜,要配合組織上調查清楚。”老董和氣地說。
“揭發人可以提出具體事實,你們可以去調查。我要確實犯了黨紀國法,可以處理我。”
“向南同志,我們也是幫助你把問題搞清楚。”那個女同志這時溫和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