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序幕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士貞同志,”王司長笑起來了“這就很正常了,世界上沒有一件事情是意見一致的,也沒有任何一個偉大人物不被批評指責的,爭論也好,批評也好,或者謾罵也罷,只能說人們都在關心國家的事。也正說明大家都來關心國家大事,我們的國家才能充滿前途和希望。同時也應該允許不同聲音,不同意見,不同爭論。中國已經不是曾經的中國,中國要融入世界,要和世界接軌,不僅經濟要改革,政治也要改革。你看,你的那場改革不是給西臾的經濟帶來效益了嗎?聽說美國那位商人正是看中了西臾的那場改革,才來投資的。沒有你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幹部人事制度改革,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商人怎麼知道中國還有一個西臾,又怎麼會到西臾來投資呢?”賈士貞一邊給王司長和洪處長添水一邊想,他剛從美國歸來,王司長就到了,他自己的許多想法還沒來得及整理,甚至還不知道該怎麼說。

“王司長,說實話,這次美國之行,雖然對我們來說機遇難得,也讓我們開闊了眼界,但是,”賈士貞看著王司長“就我而言,我真的到很遺憾,因為我們這些人英語水平太差,無法直接聽到美國那些一大學教授的講課,主要是靠翻譯,而通過翻譯以後,我認為本不能把美國那些先進的科學管理原汁原味地傳授給我們。”

“你說得對,如果你們能夠像當年馬凱、樓繼偉、海聞他們那樣,直接考入美國學習經濟,像那些在美國常藤盟校讀完mba的留學生,那肯定不一樣了。”

“但是,在美國,以及後來回到中國的這些子裡,我一直在想,一個領導幹部,特別是掌握著一定權力的領導幹部,為發展、為機遇敢闖敢幹,是一種責任心。大膽地試,大膽地闖,殺出一條血路,哪能沒有風險、責任?一個領導就要勇於承擔風險和責任,有不少領導不敢承擔責任,當官總是明哲保身或者在關鍵問題上推卸責任,實在是當今幹部隊伍裡的一大悲哀。我以為人無完人,為事業開拓創新,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誰都難免有失誤的時候。只要不是恣意妄為,不是惡意逃避,就應該總結經驗教訓,在跌倒的地方爬起來繼續前進,用李清照的話來說,叫‘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這就是一個敢於承擔責任的領導。”王司長興奮起來了,說:“說得好!想想中國經濟改革這二十多年的艱難歷程,當年小平同志南巡時說:‘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並且鼓勵說,‘沒有一點闖的神,沒有一點冒的神,沒有一股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王司長停了停又說“其實,關於政治體制改革,在經濟體制改革不久就已經擺到了小平同志的議事程了,但是他沒有來得及…”此刻,室內寂靜無聲,不知道為什麼,誰也沒有繼續說下去。其實,每個人的心裡幾乎同時都在想到這樣一個太嚴肅、太重大的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時期產生的一種重要的社會現象,豈是他們這三個人,豈是西臾這樣一個小小的市能夠詮釋的?

賈士貞並沒有小看王司長,但他知道,一個司長在北京又算得一個什麼樣的官員?

“士貞同志,希望你拋開一切顧慮,丟掉一切私心雜念。”王司長沉默了好半天,才說“不要怕挫折,不要怕失敗,所以…”不知道為什麼,王司長突然停住了,賈士貞有些莫名其妙,他不知道王司長所說的“希望”二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又是誰的希望?在這一瞬間,賈士貞在頭腦裡反覆轉動著,他相信,一定不會只是王司長,或者說只是中央調研組的“希望”臨近中午時,常書記打來電話,說他中午陪王司長吃便飯,晚上宴請王司長和洪處長。

他們的談話始終沒有結束的意思,賈士貞越談越覺得和王司長越有些相見恨晚,甚至有永遠說不完的話題。而王司長也越來越覺得賈士貞是一個很有思想、很有個的領導幹部。

最後,王司長說:“這次來西臾,不準備再召開市委常委會了,上次是出於例行公事,一方面是和市委常委們見個面,另一方面也想利用座談會的形式,聽聽常委們的意見。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把中央調研組調研情況彙報後的意見反饋給你們,領導對西臾前段時間的幹部人事制度的改革暫時不向媒體宣傳,但可以繼續在深度、廣度、高度上作一些討論,作一些大膽的探索,可以像當初深圳經濟特區那樣進行試水,取得經驗,糾正錯誤,據中國的國情和特點,進一步推動西臾的經濟發展。”其實,直到目前為止,西臾市的幾位領導真的並不瞭解王司長的真實身份,雖然常友連在中央黨校學習期間也去和王司長見過幾次面,但是那都是王司長用車把他接到某一個地方的。從地點看,像是中央機關,但王司長始終沒有表明自己的身份,所有的人都只稱王司長。當然賈士貞逐步明白,這也許是高層領導工作的需要。

最後,王司長在小範圍內換了意見。實際上中央調研組要說的話,已經基本上都在分別換意見時表達了,只不過是換一種形式罷了。王司長是一位很有理論水平、很有思想、很有表達能力,甚至很幽默的領導。原本十分枯燥而且十分微妙的政治理論問題,從他口中表達出來卻是那樣讓人回味無窮,琢磨不盡。當然,常友連、邵明,還有賈士貞能不能深刻、全面領會中央調研組的深刻含義,這就是他們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問題了。

從美國學習回來,賈士貞似乎變了一個人。剛來西臾那陣子,他像是一個朝氣蓬、熱血沸騰的青年,整天風風火火,有一股使不完的勁。而現在突然間變得老沉穩重、寡言少語,好像每時每刻、每件事情上都處在深深的思考當中。其實自從那場轟轟烈烈的“三公開”選拔縣區領導幹部以後,他就一直在想,一個人,在一項工作上做到了制高點之後,難道永遠朝著未知的頂峰攀去嗎?那頂峰究竟在哪裡呢?有頂峰就必有低谷,那麼路到底應該怎麼走?他不止一次,也不止從理論上去想,更重要的是在實際工作中如何去作,怎樣具體去實施。他面前就彷彿是茫茫大海,無邊無際,不知道深淺,得不好要葬身於大海的!到時候怕連屍體都找不到!除此之外,賈士貞越來越覺得他和玲玲之間將要出現什麼難以預料的問題,不是他不理解子,也不是玲玲不理解他,而是社會環境把他們推到這樣尷尬的位置上。

中央調研組走了,王司長走了,卻給賈士貞、給西臾這塊土地留下了難以回答的沉重的話題。

市委組織部派出來的三個調研組結束了對四縣兩區領導的考察和調研。經過兩天的彙報,由衛炳乾寫成綜合材料。從各縣區領導班子情況看,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幾乎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當“平安官”現象,只希望在自己任職期間平平穩穩不出什麼大亂子,幹幾年之後升官走人。即使有些同志有才幹、有思想,卻受到現有的制度、體制侷限,沒有真正把自己的主觀能動解放出來,更沒有把自己看成是一種生產力解放出來。因此,在任職期間,那些地區的經濟、文化、各方面工作始終沒有明顯的起

賈士貞把如何選拔縣區黨政一把手的設想提給市委組織部中層以上幹部進行討論。僅僅是靠“三公開”或者靠群眾選舉,能不能把一個幹部的主觀能動調動起來?現在看來確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於是賈士貞提出來:能不能像農村體制改革那樣,把土地聯產承包責任制引入幹部制度的選拔當中去?聽了賈士貞的意見,這些人個個都目瞪口呆,許多人本還沒有清是怎麼回事。

在討論過程中,常務副部長韋旭一直沉默不語,直到會議快結束時,他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幹部人事制度不是承包菜園子和養雞場,而是上層領域裡的深刻理論,企圖打著改革、解放生產力的旗號所謂的改革,恐怕只能給少數人臉上貼金,創造出一點出風頭的政績。他說,目前幾乎各地,各級黨委都在大張旗鼓地進行“公推公選”西臾也應該循序漸進。

韋旭的發言把在場的人都嚇得不知所措。在組織部門工作時間長的同志更是嚇得不敢抬頭。誰都知道,在組織部門,不要說在會上公開反對領導,就是在背後誰也不敢有任何不滿情緒。賈士貞看看大家,臉上沒有任何表情,或者有人想到,韋旭非一般人物,他是省委某領導的親戚,而且不久的將來,將成為西臾市委組織部的接班人!

賈士貞不想和韋旭爭個子醜寅卯,就像去年的那場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樣,網上對他的那些評論,有的都十分尖銳和刻薄,但大多數群眾還是支持他的那場轟轟烈烈的改革的。

經過認真醞釀,公開選拔一縣一區黨政一把手的方案提市委常委討論了。

這個方案提出,在全市範圍內,凡年齡在四十歲以下,現有的正副縣處級幹部,以及去年公選幹部時的前三名(一名已經選入機關副局級)均可報名。競選程序由個人報名,組織審查,以及進行相關理論知識‮試考‬、演講、答辯、經專家評定四項考核組成,取綜合成績優秀的前五名,提市委全委會無記名投票,決出前三名候選人。最後將三名候選人進行差額選舉。縣區委書記由該縣區全體黨員,以及按黨員人數一比一產生各級群眾代表,共同參加差額投票選舉。縣區長則由縣區人民代表,以及全縣幹部按各職務的30%推選代表,農村村民按10%產生群眾代表,共同參加差額投票選舉。三名候選人中必須獲得半數以上贊成票方可當選。若第一輪選舉時,三名候選人均不超過半數票,則取得票數較多的前兩名再進行第二次投票。

這個方案通過後,市委便通過媒體對外公佈,市委組織部便全力投入準備工作。

這天晚上,賈士貞剛從辦公室出門,一看錶,已經晚上九點多鐘,正要鎖門,發現駕駛員小苗出現在身後。

“小苗,這麼晚了,你怎麼不休息?”賈士貞停住手裡的鑰匙。

“賈部長,我…”小苗吐吐地言又止。

“什麼事,來,進來。”賈士貞開了門,回頭看著小苗。

“賈部長,我剛才看到韋副部長和張敬原、莊同高,還有另外兩個陌生人在宏業酒店喝酒。”

“小苗,晚上吃飯有什麼奇怪的?”

“賈部長,你說韋副部長怎麼會和張敬原、莊同高到一起的呢?他們並不悉啊!”賈士貞看看小苗,頭腦裡突然想到前幾天省通廳肖志民副廳長來西臾,直言不諱地託他關照莊同高的提拔問題,這說明莊同高、張敬原兩個人一天都沒有停止過活動。韋旭和莊同高、張敬原在一起喝酒,說明他們已經打通了韋旭的關節。

賈士貞雖然並不介意他們在一起喝酒,但對市委組織部的常務副部長在這樣的場合和這樣的對象在一塊喝酒自然有些想法。張敬原和莊同高把這事越搞越複雜了。

中間僅過了一天,賈士貞從下臾縣開完會,剛回到辦公室,韋旭就進了他的辦公室,說:“賈部長,最近我聽到一些同志反映,而且機關裡也都在關注這些的問題。”韋旭似乎有幾分動,卻又沒有說下去。

賈士貞站了起來,問:“什麼問題?”

“賈部長,幹部問題也是關心群眾,也要人化管理。”賈士貞有些莫名其妙了,睜大雙眼看著韋旭:“是啊!韋部長,組織部門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關心幹部,但並不是說提拔就是關心。每個幹部都希望提拔,可是你能做到嗎?”韋旭笑笑,說:“是啊!比如說過去市委組織部的科長提拔那是理所當然的,畢竟是組織部的幹部嘛,長期把他們晾著,影響多不好!”

大家正在读